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首届中国文化节开锣 文化摊位展示活动受热捧

文字:记者 戴春晨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5-19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519日下午,由中文学院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文化节开幕式在北校区云山健身室前空地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许国彬,副校长陈德萍,宣传部部长胡文涛,中文学院院长陈彦辉,中文学院党委书记李和民、副书记李江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为期3小时的文化摊位展示活动受到我校学生的欢迎。


开幕式表演合影

  许国彬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强调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他谈到,中国文化节相关活动的开展对繁荣校园文化有积极意义。陈德萍对中国文化节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希望中国文化节能够带领广外师生走进中国文化的世界。

  陈彦辉宣布,首届中国文化节开幕式正式开始。开场的武术表演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不同特色:南枝拳刚猛有力,富有节奏感,方寸之间变化多端,有平民百姓的刚强;太极拳和武当拳动作舒缓,柔中带刚,富有道家精神;长拳动作舒展大方,优雅飘逸,有君子之风。长拳表演的弹跳、侧翻等高难度动作赢得在场师生的喝彩。随后的话剧《屈原》节选表演,“屈原”深情吟诵《橘颂》,则展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人格魅力。

  开幕式后,文化摊位展示随即在相思河畔的校道两侧进行。13个展示摊位各具特色,分别涵盖了书法、茶艺、姓氏与生肖文化、酒文化、民间小吃、民间食疗、民间工艺、维吾尔族风情等中国文化元素。各个摊位引发了不少学生驻足观看,其中,美食摊位尤其受到学生的热捧。


静心品茗


民俗魅影

  只见现场美食摊位“御膳房”前人潮涌动。“很受欢迎,简直收钱收到手软。”该摊位的两名同学难忍兴奋之情,“两个小时的功夫就把两个款式的食物全部卖光了。”她们还不忘向记者介绍“御膳房”美食的中国文化特色:“肉夹馍是东北风味,可乐鸡是中西合璧。”与“御膳房”相类似的美食摊位“仙客来”等,也斩获了不少人气。


美食摊位积攒了不少人气

  值得一提的是,在13个摊位中,有两位“摊主”是来自校外的民间手工艺者。这两位民间艺人的加入也使本届中国文化节更具看点。其中一位“摊主”来自小洲村,泥巴在她手中经过捏塑和彩绘,变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狮子和熊猫。另一位“摊主”叫施真兴,他的剪纸与众不同,他能够用普通的黑纸剪出人的侧影,将人的形态表现得活灵活现。施真兴对记者说,他父亲去世后,为了继承祖传手艺,他从学舞蹈转学剪纸。他表示,当下民间手工艺正面临生存危机,他希望借文化节这个机会宣扬民间艺术。“如果可以达到宣传效果,我免费帮你们做也没有关系。”他说。


施真兴在帮外国观光客“剪侧影”

  王同学是多个摊位的“粉丝”。他表示,中国文化节的摊位展示“很好玩”,同时让他了解到许多中国文化知识。“以前姓氏生肖什么的都不清楚,现在了解了。我特别喜欢剪纸那个摊位。”

  作为工作人员的陈同学告诉记者,他早在中午就开始工作了。“其实我们在开学初就准备中国文化节,我们的前期工作做得比较充分,比如今天我们采取了应急措施,在六教报告厅被占用的情况下临时更换地点,保证了开幕式的顺利进行。”陈同学说,“我觉得在外语类学校搞中国文化节很有意义,西语有欧罗巴文化节,希望中国文化节也可以延续下去,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为校园文化添上一道色彩。”

  许国彬、陈德萍等在中文学院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各展示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