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校郁南挂职团干刘勇“实挂”办实事 教育帮扶显成效

文字:校团委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6-23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我校团委现任专职团干刘勇同志被团省委选派到团郁南县委挂任副书记至今已有近半年的时间。到任以来,刘勇一面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一面加快角色转换,虚心请教,正确把握县级团委工作的内涵和特点,进而扎实推进自己分管的宣传、学少、希望工程、珠三角社会事务等各项工作,特别是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以教育帮扶为挂职主线,开展校地合作,寻找社会资源,为落实幸福广东第一棒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深入调研为基础,正确把握县级团委工作内涵,“实挂”而非“虚挂”

  自挂职起,刘勇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的“青年夜校”和郁南县组织的“书香大西关”读书讲座等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积极思考共青团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模式和途径等问题;坚持入乡随俗,积极主动地将自己融入到当地青年中,与当地团干同吃同住,不计较工作生活条件好坏,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以踏实的工作态度,打动当地群众;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先后深入政府机关、学校、企业等地开展“两进三同”活动,与青年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了基层青年的心声和诉求。

  目前,刘勇已经深入全县15个镇开展了相关工作调研,覆盖率达100%,先后深入县城的5所中学和乡镇部分中小学进行调研,基本摸清了全县的社会经济状况、共青团工作情况对于下阶段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深入青年群众,积极融入当地工作生活

以教育帮扶为主线,多方争取社会资源,积极拓展校地合作项目

  在任期间,刘勇积极寻找共青团工作与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契合点。郁南地处粤西山区生态保护县,当地经济条件和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团县委内部达成共识,决定以教育帮扶为团县委工作主线,积极争取各类社会资源帮扶郁南青少年教育等事业的发展。

  积极参与香港烛光教育基金会和东莞阳光助学社的联系组织工作,寻求社会爱心机构和人士对郁南县青少年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的支持和帮助。近期,香港烛光基金会同意投入100万元港币用于郁南县妇幼保健院培训综合大楼的建设,并分别为大全中学和历洞中心小学资助28万、32万人民币用于校舍建设。今年以来,东莞阳光助学社先后两次来郁南县开展助学走访工作,资助贫困学生资金共3万多元。此外,积极投入希望工程南粤会亲项目,倡议社会爱心人士对单亲等贫困少年儿童开展结对帮扶,帮助贫困少年儿童完成学业。

  以留守少年儿童“希望家园”建设为契机,加强我校与郁南县的校地合作项目的不断深化。在原有的师资培训、学生支教等合作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学生支教的规模,并结合团省委建设“希望家园”的工作部署,充分寻找我校闲置教学资源,加强郁南县留守少年儿童“希望家园”建设。在校团委的积极努力下,目前已获得我校20台电脑的支持,用于郁南县留守少年儿童“希望家园”的建设。


积极争取多方资源,促进当地青少年教育帮扶事业

以创新工作方法为抓手,积极引进新思路和经验,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针对基层团干工作压力大,专业化水平和工作热情有待提高的现状,刘勇引入基层团组织考核、“团干之星”评比等方式激励基层团干在工作中比学赶超,以提高基层团干的工作热情和专业化水平。通过策划素质拓展等活动,增进团干之间的友谊,加强工作上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团干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挂职以来,刘勇主动承担起团县委的宣传报道工作,拍照、写新闻稿等工作都是亲力亲为;开设了郁南共青团微博,利用流行网络元素进行宣传,希望通过密集和有效地宣传,提高团县委和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真正落实胡总书记“两个全体青年”的重要指示。

  自2010年11月,团中央发出《关于从全国高等院校中选派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的通知》至今,已有半年,我校派出的青年团干在地方的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切实做到了实挂而非虚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