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第四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会议广外召开

文字:通讯员:王栋 张闻涛 林舒雅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11-15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1112日至13日,由英语语言文化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会议在我校北校区隆重举行。除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澳门大学等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的从事话语研究的学者以外,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来自英国、澳大利亚的海外学者。

据悉,前三届新话语国际会议分别于南开大学(2006年)、兰开斯特大学(2007年)、天津商业大学(2009年)举行。

    12日上午,开幕式在第七教学楼举行,英文学院副院长余盛明主持开幕式。我校副校长方凡泉、英文学院副院长方开瑞在致辞中均表达了对出席嘉宾的诚挚谢意。他们还阐述了举办此次会议对话语研究以及我校的国际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凡泉致辞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Paul Chilton教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Theo van Leeuwen教授、浙江大学施旭教授和吴宗杰教授分别作大会主旨发言。Paul Chilton教授将认知语言学与CDA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结合起来,提出了价值(values)在CDA分析和评价中的缺失问题。施旭教授则专注于话语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中包括文化话语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的话语学习、中国的人权话语等。van Leeuwen教授分析了话语的多模态性,特别分析了图片等视觉符号作为新的“写作手段”的典型特征。吴宗杰教授将CDA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的文化遗产研究,特别是将其与孔子的叙事策略结合起来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进行意义的建构。他们的精彩演讲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海外嘉宾演讲

    此外,与会的专家学者还于12日下午和13日上午进行了分组研讨会,分享了各自在话语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与心得。研讨会上,学术气氛浓厚,各位代表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共同探讨当代中国新话语的发展。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