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除了在纸上画画,你还能想到用什么材料画画?答案令你意想不到——在木屐上作画。12月14日下午,一场“木屐彩绘”活动在广外外校地球广场前举行,近百名学生现场挥毫作画。
活动现场,大多数同学都先用铅笔画上草稿,然后再用颜料彩绘,整双木屐都可以任意作画。学生们笔下的图案都具有浓厚的岭南色彩,如广绣、潮阳剪纸、岭南建筑等,这些图案多半花色复杂,效果华丽。
对于用木屐作画,不少同学表示“很新鲜”、“好玩”,也有学生慷慨表示,如果有机会,他会将这项民间手工制品推向全世界,打造和荷兰木屐一样闻名的中国木屐。一名女同学坐在地上,凭借脑中的印象,一笔一划地认真绘制,一个生动鲜活的孩童跃然笔下。笔者上前询问,原来她画的是佛山冯氏世家的年画图案。“美术课上老师介绍过,自己平时也常常注意到这类题材,于是就选择了这幅图。”这名女同学笑言。

作画现场
作为教育部2011年度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核心组成员,外校承担着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引导学生传承创新的责任,此次的“木屐彩绘”活动就是“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前奏。对此,艺术组龙燕老师表示,广外外校作为广东省的优质品牌学校之一,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人才基础,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使广大学生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大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附:
屐在古代是对木制底鞋类的总称,木屐在中国具有深远的历史。因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原因,广东人穿木屐的比较常见,在广东石龙一带,至今仍保留着新娘穿木屐过门这一传统习俗。随着时光流逝,广东的木屐业由兴盛步入衰亡,渐渐退出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