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广外就是广外!

文字:张玮 梁美兰 李国炜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2-01-10 点击数:

 

 编者按   由学生处主办的月刊《学生工作通讯》2011年12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广外就是广外!》的文章引发了广外师生的热议,现将全文转载,以飨读者。原文如下:

 

   11月1日,在省委办公厅和广外举行的《面向世界》联合读书会上,仲伟合校长在介绍到中日韩三国联合参与的“亚洲校园计划”时,说道:“广外不是985,广外不是211,广外就是广外!”当笔者第一次在微博上看到来自仲伟合校长的“广外不是985,广外不是211,广外就是广外”的名言时,它早已被疯狂转发。言论一出,霎时间,许多在读和毕业的广外人不由得发出了一声自豪的感叹:“广外就是广外!我们是‘广外人’!”

 

“我是‘广外人’, 我自豪!”

    无论是暌违母校18年的89届优秀校友蓝斌男,抑或是即将告别广外,荣获校长奖章的大四学子王蕙仪,都分别在2010-2011学年度本科学生表彰暨学风建设总结大会的发言上,或引用仲校长的这句名言,或谈及自己引以为豪的广外人的身份,台下的观众则以自总结大会开始以来最响亮的掌声回报他们的这段骄傲的宣言。

    为了探究更多人对此的看法,笔者在网上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将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为广外错失申报211、985工程院校的机会感到惋惜。而部分受访者则表示,起初在报考填写志愿时,不少人选择广外的原因中存在着逃避理科或是高考失利等因素。但最终依然选择了广外,主要还是被其国际化的教学模式、鲜明的语言特色、强效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居高的就业率、开放积极的环境、自信昂扬的精神等多个特点吸引。

    诚然,少了211、985的标签,在出国考试、应聘求职的路上,我们有着比别人更高的门槛,我们将面临更多的考验,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许多广外人都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调查显示,93.94%的受访者认为广外为各行各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在调查中,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用人单位一般会更重视应聘者的实际能力,而非其是否具有211、985的毕业文凭。可见,211、985并不是“免死金牌”,假若缺少强大的外语优势和综合素质作为动力,我们一样走不远,飞不高。

    在外人看来,广外少了一份娇气和一些光环。但是,这里却是众多学子心中不可取代的知识与情感殿堂。或许不用经历完四年的大学生涯,我们就能领悟到广外独一无二的特点,并能自豪地宣告:“我是一名广外人!”

 

“211”、“985”到底有多重?

    但为何我们展露的自豪声音并不能完全作为衡量学校实力的一个客观的凭证,而 211、985工程的名号能在全国范围内如此响亮呢?

    资料显示,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而985工程是“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简而言之,二者都是为了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的学府,实现国家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如此看来,211、985工程标签是对学校教育质量和能力的一种高度肯定,拥有这个头衔的院校都是国家认可的重点大学。而社会对211院校教学质量的普遍认可度也较高。

    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有过半的受访者反映当初在报考大学时,曾考虑过广外并不在211、985院校之列,决定放弃报考广外或者选择其他高校。对于这样的选择,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基于自己前途的考虑,大多学子难免会更青睐于211、985工程内所包含的大学。同时,在一份关于广外与211、985工程院校对比的调查中,高达50%的受访者认为在211、985工程院校毕业能给自己在找工作等方面带来更多的优越感和自信心。

    不仅如此,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在平时聊天中都会不经意提到,无论是学生在校的伙食补贴,抑或是出国留学时的申请起始条件,还是日后工作的网申、起薪、待遇等种种细节,都与211、985工程的头衔密不可分。有了211、985的标签,一切似乎都更顺利、更简单一些。

    以小语种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为例,这两类专业号称市场缺口大、出国机会多,可没了这个头衔,却也让学生受到了不少苦。比起211、985的学校,广外能争取发达国家的实习机会比较少,很多人都只能去东南亚地区和一些落后国家实习,有苦说不出。西语学院的老师告诉笔者,我校一个到落后国家实习的同学一年就被抢了三次。可见,相关机构及用人单位虽不将审核重点完全放在毕业院校的等级名称上,但211、985这两个标签无论是对大学办学本身还是学生求学求职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

 

向前向后,向哪看?

    2011年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明确表示,“985工程”、“211工程”已经关上大门,以后不会再有新的学校加入这个行列。换句话说,即便是遗憾,广外也只能向211、985永远地说再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禁思考,既然已经不可能拥有“211工程高校”,“985工程高校”的名衔,那么广外以后的教育道路要朝哪个方向走呢?

    回望这几十年来的教育历程,无论是在外语专业教育还是非外语专业教育上,广外一直都坚持着“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截至目前为止,广外在广东各高校中也以其高就业率和鲜明的外语特色著称,与中大、暨大、华工并称为“广东四大重点名校”。不难看出,纵使没有211、985的耀眼,广外依然能够坚持广外特色的教育道路,将自己的教学事业办得有声有色,继而成为了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理想学府;而广外学子也在商业、公益、体育等多个方面崭露头角,涌现出许多优秀代表。

    诚然,广外并没有夺目的光环,但是广外仍能以自己独特的高度的坚持与忍耐屹立于时代的洪流中,实为难得。毕竟,自己的行动才能真正代表自己。作为广东省一所具有外语特色的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虽然不是“211工程”院校也不是“985”院校,但却有着更自由与宽松的环境,却以鲜明特色和国际化办学理念,成功和国际教育接轨,并参与国际竞争,向社会充分地证明了自身的综合实力。例如,我校积极实施国际化的“310”工程,和全世界190多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最近一次是与墨西哥的普埃布拉自治大学的合作,有关互换学生、师资交流、学术科研的多个项目正在积极筹备当中。由此观之,有着林林总总的头衔固然能为高校平添美誉,然而我们更欣赏的是掷地有声的实际行动。

    没有过多的光环,可以让我们更踏实。没有过多的定位,可以让我们的未来充满更多的可能。或许我们都可以自信地说:“我们是实力派!广外就是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