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巴洛克之夜”——法国施特底瓦乐团奏响广外

文字:记者 王佳 黄泳颖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2-04-29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人将老,曲终散,唯一不变的是那个时代留下的声音,任四季轮换,岁月变迁,乐音与旋律却依然留存于心底。4月28日晚上8点,法国施特底瓦乐团在广外云山会堂为观众演绎了欧洲巴洛克音乐的古典魅力,那变化多端、充满活力、无限柔情、诗情画意的“施特底瓦”声音开启了我校师生“重返巴洛克”的音乐之旅,“巴洛克之夜”在广外华美绽放。

方凡泉与白屿凇(左)和尼尔·居耶(右)交谈

    音乐会开始前,副校长方凡泉和国际处处长焦方太在云山会堂贵宾室接待了法国驻广州总领事白屿凇(Bruno Bisson)和施特底瓦乐团团长丹尼尔·昆耶(Daniel Cuiller),随后方凡泉向客人赠送了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专注演出的大提琴手
专注的演奏者

  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古乐器演奏了17世纪欧洲音乐家创作的两首经典作品《Alla Madonna Santissima Di Loretto》与《Dalla Madesima》,古提琴优雅的旋律在耳边缓缓流淌,简单而又不失华丽庄重。随后,艺术家们为观众带来了柯赖里的《三重奏鸣曲集之作品第5号》,该作品曾在1701年受康熙皇帝之邀到中国演奏。乐团用古提琴和拨弦古钢琴演奏了这一经典之作,辉煌的旋律时而轻快时而舒缓,重现了康熙年间在华传教乐师的唯一一首原创作品。接下来艺术家们用一首由两把古提琴演奏的通奏低音奏鸣曲《Trio sonata N° 2》,将音乐会带入高潮。

音乐会现场

  中场休息后,施特底瓦乐团与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张璋共同演绎了佩尔戈莱西生前最后一部作品《圣母悼歌》。作品是为圣母玛利亚的七天哀悼日的继叙咏所作的谱曲,总分为12段。抒情而哀伤的旋律占据了整部作品的主导地位,在稳定而持续的节奏之上是庄重中带着悲怆情绪的动态旋律。小提琴的哀婉旋律为引子,带出《圣母悼歌》情绪沉重的二重唱,歌声在弱音中升起,深情地描述着一位痛失爱子的母亲的悲哀。在第4段的独唱里,情绪转为高亢激昂,体现出柔中有刚的特点,也显示出一种不屈的性格;第5段的二重唱里,表现耶稣遭受鞭挞的词句,歌声也随之变得激烈;最后的二重唱虽以沉重的情绪开始,但演唱到“阿门”时,却变得异常激动,并在这样的激动中结束了全曲。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音乐会完美谢幕。

曼妙的歌声体现了演唱家扎实的功底

  演出结束后,乐团成员小提琴手Sophie兴奋地对记者说,“今晚很高兴,演出很成功,广州是我们此次中国巡演的倒数第二站,可惜我们这次没有演奏中国的音乐,下一次有机会再来。”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传媒主管吴秀婷也表示,希望以后能加强跟广外的合作,多开展类似的文化活动。

演员接受记者采访

  我校商英学院的一位退休教师说,“这次的演出非常好,我对那两位歌唱家的印象最深刻,他们的嗓音真的很特别”。一位星海音乐学院的同学也说,“广州能有这样的古典音乐会是十分难得的,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这么精彩的音乐会”。

  据悉,本次音乐会除了向我校师生开放外,社会各界音乐爱好者也可参加。因为机会难得,我校更是出现了一票难求和高价转让门票的情况,演出时整个云山会堂也是座无虚席。

 

附:

施特底瓦乐团(Stradivaria):由Daniel Cuiller为首的古典巴洛克经典曲目演奏大师团体。怀着重现巴洛克音乐辉煌的梦想,1987年,Daniel Cuiller组建了施特底瓦乐团, 并始终坚持着最初的梦想。近年来,乐团取得了辉煌的荣耀, 在世界乐坛中享有盛誉。乐团的成员由Daniel Cuiller根据乐手的专长和音乐素养亲自挑选。乐团取名源自于两三百年前一个著名的提琴制造家族施特底瓦利(Stradivari)。 

巴洛克音乐:一般称1600年(歌剧诞生之年)到1750年(巴赫去世之年)为巴洛克音乐时期。期间,歌剧艺术在意大利产生;大小调式与和声体系逐步完善;声乐与器乐作为音乐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开始走向各自独立的道路。巴洛克时期是器乐急速赶超声乐的时期,它打破了声乐一统天下的局面。巴洛克艺术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曲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