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17日下午,著名教授论坛第180讲于北校区水上报告厅开讲。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黄甫全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教师专业化、课目教育学知识与新型行动研究——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三大主题》的专题讲座。副校长石佑启,教育学院院长霍海洪、人事处副处长谢文新,教育学院副院长董金伟、肖建芳等领导出席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石佑启向黄甫全颁发客座教授聘书并赠送纪念品。
石佑启向黄甫全颁发聘书
教师专业化——教师是专业而非职业
黄甫全首先说道:“教育是专业而非技艺,教师是专业而非职业。”以此引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
在谈到教师专业化时,他首先总结了这一专业术语里囊括的五大内涵:专业知识的增长、专业不可替代性的增强、持续的专业训练(包括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专业自主性的实现和职业伦理的养成。近年来,我国教师在这五个方面进步很快,但依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石佑启向黄甫全赠送纪念品
他随后提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解决其自身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从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但是,目前很多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仅停留在一般性教学方法技巧上,缺少学生们参与的课堂互动。因此,教师们需要研究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有趣的活动,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发展高级思维。

黄甫全谈教师专业化
课目教育学——能者做事 智者教书
教育正在从人本教育、生本教育向学本教育(学习化教育)发展。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系统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还应该拥有课目教育学的相关知识。
“课目教育学知识,是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创造的,是理性的产物,是智慧的结晶。”黄甫全说到。他还谈到,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有科学家才能创造知识。但事实上,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科目教育学知识对社会的贡献,未必就亚于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对社会的贡献。因为,教育学是有利于每个孩子、每个儿童成长的真正科学。我们应该破除原有的“能干者做事,无能者教书”的错误观念。他觉得,“能者做事,智者教书”才是我们应该树立的观念。
他还提倡每个教师都应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创新性的课目教育学知识的研究与转化,在总结已经创造出的课目教育学知识的同时,不断构建生成性的课目教育学知识。
新行动研究——“革新实践”的“实践”
新行动研究是教师促进自身专业化、强化课目教育学研究的门径。黄甫全首先分析了新行动研究的新知识观、作用原理以及它的产生给教育行动研究带来的启示。
新行动研究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还要求他们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将自己的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扩展为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
黄甫全认为,老师们在新行动研究中,不仅能直接改进自己的实践,还可以通过研究共同体的方式,用自己改进的实践影响同伴的实践。更具革新意义的是,老师们的研究成果还可能超越时空地影响到其他的非教学领域。
演讲的最后,黄甫全与听众们分享自己在江西婺源旅行时的照片。他把“教师的教学生涯”比作一趟旅行。他说:“我们一旦勇敢地踏上教学专业化的旅途,就会创造和领略到只有教师才能拥有的独特美景,这道美景便是‘创造知识,教化人性’。”
演讲结束后,黄甫全与在场师生就教学及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
附:黄甫全简介
黄甫全,现为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副主任,小学教育专业负责人,教育硕士小学教育方向负责人,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点导师组召集人。
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等和“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主要学术领域和专长为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和教师教育研究。在《教育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出版《课程与教学论》等著作和教材多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