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中文学院办中心组学习会 落实“2011计划”

文字:通讯员 高思梦 王迪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2-06-13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6月11日下午,中文学院在北校区第三教学楼422会议室举行了以“学习落实‘2011计划’,大力提升创新能力”为主题的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学院邀请了顾也力副校长作专题辅导报告,出席会议的还有中文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等相关人员。会议由中文学院党委书记李和民主持。

中文学院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李和民传达了学校党委《关于二级党组织中心组2012年理论学习的意见》相关要求,指出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学院领导干部要注意加强理论学习,联系工作实际,主动将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治院办学的素质和能力。

  顾也力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展开了全面的分析。他指出,实施“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的重大举措,计划的实施关键要落实“协同创新,机制创新,深度合作,战略联盟”这16个字,并且要以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他强调,虽然落实“2011计划”难度很大,但是启动“2011计划”对我校来讲十分必要,因此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投入。接着,他对“2011计划”的主要原则、主要任务、实施周期、实施管理以及实施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更深刻挖掘了“2011计划”创新中心其四种类型的意义。

顾也力作辅导报告

  随后,顾也力希望中文学院能借“2011计划”这股“东风”提升创新能力,开拓发展空间。顾也力的辅导报告深入浅出地解读了“2011计划”的整体思路和关键问题,对于学院领导及老师进一步深入学习落实“2011计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院其他领导老师也各自发表了对“2011计划”的看法。郭德茂教授提出,此项计划是促进国家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再分配的机会,学校、学院要抓住这次机会来推进自身的发展。针对副院长刘小平提出关于“2011计划”与“211工程”和“985工程”是否具有导向方面区别的问题时,顾也力以汽车行业为例,点明“2011计划”三位一体的发展导向。

  会议最后,陈彦辉院长谈到,“2011计划”对学校和学院创新能力提升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中文学院将继续积极推进学院各项工作开展,保持创新意识,争取更大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