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北大教授张志学作客我校讲述组织行为学

文字:通讯员 丘林英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2-06-20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618日下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志学教授莅临我校,在南校区八角楼报告厅妙语精析当代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这是我校“著名教授论坛”第一百八十三讲暨管理大讲坛第三讲。

据张志学介绍,为从主流的研究中获得启迪、也使得中国学者的研究更好地融入主流、避免富有特色的研究孤立于国际学术界,他与其团队成员决定深入了解国际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在研究的问题和方法上的趋势。


张志学深入剖析组织行为学现状

通过查阅、整理、分析国际期刊上有关组织行为研究的文章,并将之与中国的研究情况作比较,张志学发现中国当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趋势与国际上是基本一致的,主要集中在领导力、团队合作、公平、创造力等十大话题上。然而,在中国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趋势与国际高度相近这一点上,是中国追随主流还是融入了主流?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中国在邯郸学步?张志学认为,这些问题仍难下定论,有待深究。

在深入剖析当下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现状的同时,张志学也指出了主流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即忽视了组织管理是镶嵌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个人也是镶嵌在一个组织和团队中的,外部的环境会影响组织的行为。此外,组织行为领域的研究具有“心理化”的倾向,学科范式的不同导致了分解式的研究,“统计上的显著”的结论解释力仍然不足。     

就如何提高组织行为的解释力这个问题,张志学认为,应该从现象入手而非以文献为起点,找出普遍发生但缺乏理论解释的现象,对现象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从事调查研究,将多层次的因素纳入到研究中去。除用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之外,还应用大规模的数据或二手数据验证理论。他还以自己主持的“美国人的财富分配观”和“区域制度与CEO的管理自主权”两项研究的研究过程为例,阐释了这一研究方法。

现场座无虚席

张志学在总结中指出,虽然国际组织行为学研究仍以问卷调查、单一研究和个体层次分析为主,但已出现了多层次,对团队的研究。中国企业具有动态、复杂和多样的特性,给研究者提供了理论创新的机会。他建议,中国学者需要抓住有特色并普遍发生的现象作为研究的起点,开展系列的实验研究去检验各种理论假定。

互动环节中,现场听众向张志学请教了对于“当下组织管理领域理论创新缺乏”评价的看法、管理学与心理学的复合点,以及光华管理学院学生的信仰情况等问题,张志学均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与会嘉宾与张志学合影留念
 

  附:主讲人简介
  
张志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香港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行为科学实验室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学位项目中心主任,同时担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访问教授,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的资深编辑。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助教、讲师,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员、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访问学者和美国伊里诺依大学Freeman访问学者。
  研究兴趣包括企业领导与文化、谈判与冲突处理、团队过程以及跨文化管理等。近70篇研究作品发表在多种国际和国内著名学术期刊上,在国际管理学和心理学会议上报告论文50余篇,并应邀在美国、新加坡、瑞典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和机构举行学术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