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13日下午,我校中文学院在422会议室召开创意写作教学研讨会,院长陈彦辉、副院长魏慧斌、刘小平,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江,中国文学系主任刘海玲和部分课程任教骨干教师参加会议,汉语言文学(创意写作)2012级部分学生列席旁听。会议由魏慧斌主持。 
研讨会现场
魏慧斌介绍了创意写作方向近段时间以来的办学情况。该方向是中文学院借鉴英国兰卡斯特等国外大学的专业设置,吸收了香港浸会大学相关经验,广泛调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需求而设立的。学院教学委员会经过三轮细致论证,制定了专业教学计划,并在媒体上开展宣传。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本科创意写作人才的培养单位,中文学院目前已在社会上具有了初步影响。第一届新生入校以来,学院已开展丰富的专业教育活动,举办了数次作家讲座和沙龙活动,各项举措已初见成效。本次研讨,就是总结半年来的工作,进一步讨论教学模式和方法。
刘海玲就创意写作工作坊的设想和执行问题与大家讨论交流。她介绍了创意写作工作坊的宗旨——在作家、专家和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分享写作经验,交流写作创意,为培养高质量写作人才提供平台。她说,由于在国内几乎没有可直接借鉴的经验,工作坊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任务艰巨。
在讨论和互动环节中,与会教师进行了讨论。作为汉语言文学(创意写作)2012班的导师,张宁教授建议同学们应利用大一空闲时间较多的条件多阅读。胡颖华老师已经在创意写作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肖四新教授则强调,启发创意的教学理念不仅关系到创意写作课,其实应该贯彻到所有的文学基础课当中,在处理好其他课程与创意写作课程关系的同时,鼓励学生练习写作并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此外,教师们几乎一致认为此专业并不以培养作家为唯一目标,而旨在激发学生的基于生活的发现能力和表达能力,即创造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人才。
陈彦辉最后作会议总结,下一步的工作设想是挑选多名专业教师赴国外进修,引进国外教材或搭建自己的教材体系,通过“4+1”项目让该专业学生与国外硕士学位接轨,联系报刊社使之成为学生创作基地,工作坊的建设及档案保存等。他也感谢和鼓励老师们对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思考和贡献,并希望专业教学交流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会议结束后,与会教师和同学参观了刚刚验收使用的微格实验室。据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的同学已经进行了观摩教学与试讲演练,创意写作工作坊也将在微格实验室挂牌成立,旨在提供给同学与老师们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激发同学们的创意与灵感。

观摩微格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