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4日是载入广外历史的时刻,当联合国副秘书长穆罕默德•沙班与我校校长仲伟合共同签下合作备忘录时,广外成为了华南地区第一所、中国第三所与联合国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大学。从此,联合国对广外敞开了实习的大门。迄今为止,共有5名同学参加了联合国实习。翻译学院的苏玲玲便是其中一位曾活跃于联合国舞台的广外学子。
申请实习:机会青睐有备之人
当联合国与我校签下合作备忘录时,正就读于我校翻译学院的苏玲玲也许不会想到,曾遥不可及的联合国实习会悄然地在一年半之后来到她身边,带给她学习生涯中最为难忘的三个月。
2012年12月,翻译学院学院发布通知,介绍了联合国实习的网申安排。怀着对翻译的热情和对联合国的向往,苏玲玲毫不犹豫地决定参加网申。在纽约总部、日内瓦办事处和维也纳办事处三个实习地点中,苏玲玲选择了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希望借此机会增进对美国的了解。

苏玲玲在联合国总部
联合国实习岗位繁多,而语言类实习主要有笔译、编辑、口译和逐字记录等岗位。网申前苏玲玲仔细阅读了联合国网站上所有涉及实习的内容,之后便一鼓作气地注册、登录、填写、提交。谈到网申时,苏玲玲认为以下三点最为重要:一是全面浏览网申要求,可使填表更有针对性,事半功倍;二是重视筛选性问题,因为只要填错一项,申请都会被系统自动过滤;三是由于名额有限,所以要在准确的前提下,尽早递交申请。“但无论如何,准确都是第一位的,答非所问和语法错误会被归结为语言能力不足或工作态度消极。”苏玲玲还表示,见到本人之前,交出的东西就代表的便是自己,因此申请时需认真谨慎,再三检查。
难忘历程:联合国之梦照进现实
递交申请半个月后,一封邮件的到来让苏玲玲喜出望外。正文第一句话是“Congratulations”,邮件祝贺苏玲玲通过层层选拔成为联合国总部的一名翻译实习生。
苏玲玲当时觉得难以相信,直到仔细查看了邮箱后缀、邮件内容和格式之后,才确信邮件来自大洋彼端的联合国总部。在这次联合国招录实习中,编辑、口译和逐字记录等岗位都没有招录实习生,只有笔译岗位招录了三名实习生,除苏玲玲外,另两位分别来自蒙特雷国际研究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
“大学第一节课上,院长教导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说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到联合国工作,当时大家都笑了,觉得联合国遥不可及,但没想到5年后梦想照进现实,我可以真实地接触到联合国。”苏玲玲谈到。拿到Offer后,及时签订实习协议,紧接着准备美国签证、健康证明、在读证明和境外保险等材料。
翻译实践:从联合国工作中获益良多
在联合国实习时,有三位资深审校成为了苏玲玲等三位实习生的导师,负责他们译文的统稿、批改和讲评。在实习的第一周,他们掌握了联合国翻译的常用软件和工具,主要有ODS、Trados、DtSearch、CHTERM、UNTERM和声龙等,它们均有各自的优势和短板,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苏玲玲在联合国中文处实习
苏玲玲主要的工作内容是翻译联合国正式文件。联合国规划专员接到翻译任务后会依据原文性质和出稿时间分派给翻译人员,一个较长的文件会由几人共同合作翻译。接着,实习生们会积极查找参考资料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共同翻译人员会分享背景知识、统一翻译用语、讨论语句含义。随后,实习生们把完成的译稿交给规划专员,由一位导师统稿。最后,导师和实习生们一起探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有时会对修改的译文稍加改动,经过一番精益求精的推敲才会出稿。
苏玲玲表示,翻译的文件都是实际工作真正需要的,具有现实意义,不仅可供代表团阅读,还能在网上查询,让大众了解联合国的工作。苏玲玲还表示联合国的翻译工作让她获益良多:“每次翻译文件,都是不同主题,在翻译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
导师指导:一丝不苟 胸襟宽广
在联合国的实习中,导师的直接指导是苏玲玲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联合国的导师的批改很仔细,小到一个标点,都会让他们格外注意,因为标点的种类和位置可能会造成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的文件有很多长句,厘清成分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原文出现的每个有实际意义的词汇都要在译文中得到体现,有时候一个看似简单的词汇是代表们长久辩论才达成的一致意见,不能随意舍弃。苏玲玲指出,导师胸襟宽广,会倾听实习生们的不同理解,欣然接受对批改的建议,在严肃活泼的氛围中,进行一次次的总结。导师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虚怀若谷的处事态度令他们钦佩不已。

实习中的苏玲玲
“联合国中文处的老师为人低调、谦逊礼让、学识渊博,同他们交流,对人生都有很大的启迪。”苏玲玲表示,有的老师履历不凡,但仍孜孜不倦的追求,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联合国的导师不但业务素质极高,业余爱好也很丰富,有自己的特长绝活。苏玲玲感慨到,老师们是终身学习的榜样,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但无限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会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勇往直前。
感受文化:收获不仅限于实习中
苏玲玲介绍到,翻译之余,实习生们会参加各种培训,大约每周一次,大家围坐在会议桌旁交流思想、畅所欲言。远程会议是普遍的方式,通过网络,不用离开办公室就可以进行培训和讨论。另外,培训专员会邀请其他部门的主管讲解各个部门的情况,实习生们也会到其他部门实地参观,直观感受其工作环境和状态。
苏玲玲还谈到,美国是一座大熔炉,这里包容一切,随处可见不同的文化元素,在纽约过春节,是一番别样的感受,这里文化氛围浓厚,庆祝活动接踵而来。代表团的招待会、中文处的联欢会、美东学联的晚会、豫剧的巡回演出、倪萍的书会讲座、姜昆的相声、宋祖英的音乐会、中国城的花车游行……
苏玲玲在实习期间还抽空去参观了哈佛、麻省理工、耶鲁、哥大、普林斯顿的校园,感受了世界著名学府的建筑特色与人文关怀。此外,她还参观了美国的博物馆、图书馆、还在百老汇听了歌剧。苏玲玲说:“这次实习打开了另一片天空,收获不仅限于实习本身,就像是雾天行走,只有到了崭新的区域,才能对新环境周边的事物看得更加真切。”
后记 苏玲玲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广外学子奋斗在联合国的鲜活的经历,相信她与联合国的“情缘”也将伴随着她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涯。随着我校迈步向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广外学子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在国际舞台上奉献广外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