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一学霸,白首不相离。带我上自习,一日刷千题。”最近,这首打油诗在微博热传,引起诸多同学的共鸣。临近期末,各种功课和考试相继而至,不少同学开足马力,自觉地朝“学霸模式”迈进;也有许多同学大呼:“求与学霸同行!”。不过真正的“学霸”们总是步履匆匆,行无定踪,与其同行似乎有些难,不如一起仔细研究“学霸”,再趁机跟上“学霸”们的步伐?
什么样的人才是“学霸”?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学霸”的模样。古有云:“学霸,学界之恶棍者也”,可当今世界,“学霸”已不再是一个贬义词。它从一个调侃称号衍生为学界楷模,成为了学生间默认的、加之学习好的人的统称,可谓“学坛霸主”。我校教育学院的小邓就说:“学霸就是全心全意,一心一意搞学习的人。”而思科信息学院的小露则认为“一心”还不够,因为她觉得“成绩固然重要,但还要能兼顾社团工作的高效型人才才能称之‘学霸’”。
纵使每个人对“学霸”的理解有所差异,但是任何一种理解形式下的“学霸”都应该有共同的标签,那就是学习上占据霸主地位,凭借知识的力量实现梦想。
思科信息学院院长姜灵敏认为:“‘学霸’应该是在学习领域有一定地位,有学习资源分配能力的人。”心理辅导老师汤程荣表示:“学霸应该是认真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有明确目标并严格执行的人。”在当今渐趋浮躁的大学校园里,对学术的认真和敬畏的人渐渐成为珍品,在期末将至,许多同学忙着为期末成绩“抱佛脚”的时候,“学霸”们的存在尤为振奋人心,同时也发人深省。

清晨在校道读书的男生
“学霸”的世界,有寂寞也有色彩
前不久,广外有一男生每天清晨准时出现在南校区A栋教学楼下,面对涌动的人群大声背诵英语课文,他曾立志不畏“书斋式寂寞”,开启全天候的学习模式,在大一下学年时便辞去所有社团,一心扑到学习中来,图书馆是他的常驻地。
还有许许多多跟他一样在图书馆常驻的同学,他们舍弃了社团、兼职还有其他娱乐互动,平心静气,潜心书海,一心搞好学习。这种一心一意投身学习的路或许孤单寂寞,但很多时候,正是这种孤单,才能真正让人把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才能徜徉书海,品尝学习的快乐,参透知识的真谛。

即使在人来人往的饭堂也可以抽空背两个单词
但并不是所有人会选择这种“苦行僧式”的学习道路,教育学院的小张就是个例子。她不主张为了学习放弃社团工作,她认为社团是大学生活里重要的一抹色彩,社团工作也等于一种另类的学习。对于如何平衡学习和社团工作,她表示她能“handle it”,而她的确也处理得很好,如今的她在学院学生会里身居要职,同时上学年的绩点也达到年级前三。身边的同学都表示,小张这样的社团学习两不误的人,“学霸”之名当之无愧。

活跃在比赛,社团中的生活同样精彩
要不要做不做“学霸”?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这句话困扰着哈姆雷特,也同样困扰着所有的高校学子。做“学霸”就意味着要放弃多姿多彩的花花世界,就意味着要投身于无边无际的书海,做不做“学霸”?这是一个高校学生普遍纠结的问题。
有人曾说,“学霸”只不过是大学这个“知识流水线”上生产的学习机器,届时走入社会,只怕又是一例“高分低能。”如此质疑“学霸”未免有失公允,“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是因为他们对学术认真、敬畏,不怕寂寞,一心向学,这些行为态度无一不是作为一个学生应有的闪光点,我们又何苦去质疑,曲解?

对知识孜孜以求的学子们
其实任何时代,都需要对知识孜孜以求的人。成为一个“学霸”,一心求学,渴求知识,提高成绩,你放弃的只不过是那些浮躁、颓废和不属于年轻学子的舒适安逸,而你得到的却是充实的生活,有涵养有底蕴的自己,甚至得到大家都很关注的就业前途——姜灵敏曾提到,如今就业形势严峻,尽管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但若要应聘某些大公司,成绩或成为“第一标杆”,当你的成绩足够优秀时,才有可能进入面试充分展示你的能力。
“学渣”变“学霸”,“逆袭”加“进化”
“学霸们一直都在看书/连上厕所都要跑步/学渣你不要对我注目/你不及格也不要认输/如果想体验学霸的幸福/跟我学吧风雨无阻”这首《学霸去哪儿》是根据节目《爸爸去哪儿》主题曲改编,一在网上出现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受到众多高校学生的热捧。经贸学院的小宇说:“这首歌唱出了很多‘学渣’们的心声,我们这些‘学渣’也想逆袭成‘学霸’!”
那普通学生、或者说同学们自嘲的“学渣”如何逆袭,进化成“学霸”呢?探访众多“学霸”,可知勤奋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执着的恒心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于此同时,他们还有着各自的独特的学习方法。获得国家级奖学金的思科信息学院中美同学每早起来练口语,整块的时间就去图书馆,零碎的时间就看看视频背背单词,他说:“我只是在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学习”。新闻学院的小赵则说:“精神态度能学,但是学习方法一定要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会对自己的学习有积极作用。”
诚然,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尽相同,在选择学习方法的时候,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可以,但切忌盲目照搬,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专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良策。找对方法,立下目标,鼓足干劲,“逆袭”+“进化”,成为“学霸”的年度大戏才会你身上上演。
后记:“学霸”的自强精神,“学霸”的刻苦认真,“学霸”的严格自律,都让“学霸”成为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最佳代言人,成为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象征。希望有一天,能像新华网评论说的那样:“若‘学霸’一词也能漂洋过海,它的释意肯定会是——形容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中国人。”
专题策划:何晓琪 章梦露 许志洁 晁真一
专题采写:何晓琪 章梦露 张倩宇 许志洁 晁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