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校与华农激辩“是否应对大学生强制检测艾滋病”

文字:章梦露 王作富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3-12-22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什么?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责任该归咎于自己还是他人?是否应对大学生强制检测艾滋病?”1221首届校园“艾”健康广州大学生防艾公益校际辩论赛总决赛在我校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我校和华南农业大学作为决赛队伍上演“巅峰对决”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代表队问鼎本次比赛冠军。最佳辩手称号由华南农业大学代表队四辩获得。


                            比赛现场

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何志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邓惠鸿、广州市卫生局疾控处副处长何蔚云、广州市健康教育所所长许信红、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鸣等领导出席比赛。专家评委由艾滋病专家邓惠鸿、辩论赛专家赵静、学生工作专家尹映霞担任。

 首轮交锋 精彩立论

我校作为正方率先立论陈词。正方一辩首先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情况以便及早治疗为由,提出“将艾滋病与一般体检挂钩,对大学生强制检测艾滋病”的观点,实现“零艾滋”。

    而反方一辩则从必要性、危害性、对社会的影响论证“不要对大学生强制检测艾滋病”。反方认为,中国尚未制定政策强制检测任何一项疾病,艾滋病也例外。其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多,传播性不广,危害性也不是最大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强制大学生检测艾滋病将会引起社会恐慌,导致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误解。“零歧视”同等重要。

深化论点,高潮迭起

随后的攻辩环节中,正方首先发问:“如果艾滋病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不及时检测又该如何及时治疗?”而反方辩手也随机应变,及时理清思路,立稳“强制”二字,提出观点“不应以‘强制’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治艾滋病,而是要了解为什么人们不愿自愿检测艾滋病的深层原因,从而根治艾滋病。”

                    辩手风采                     

 进入对辩环节,比赛迅速白热化,辩论双方针锋相对,妙语连珠。正方首先提出“强制是否等于歧视”的问题,并详细阐述强制检测以便及早治疗的好处。反方即刻反驳,因为大学生群体若被强制检测艾滋病,外界对大学生群体的态度会难以琢磨,并且运用乙肝例子作补充,论述“不必强制大学生检测艾滋病”。就在双方辩得僵持不下之时,正方四辩起身反驳:“乙肝可是有疫苗的啊!”瞬间扭转局势,赢得观众一片喝彩。

点评独到 受益匪浅

比赛结束后,邓惠鸿与赵静都对这次比赛进行了点评邓惠鸿表示两方的立论都很鲜明,并特别表扬了反方的立论,角度非常新颖。赵静破题方面对辩手进行了指导。她表示,拿到辩题要自习破题。例如要不要强制大学生检测艾滋病’中的‘要’是强调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由于主体是大学生,就要挖掘大学生这个群体的不同之处,‘强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涉及到公权与私权的矛盾。”
                        评委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