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形成性评估开启外语教学“小数据时代”

文字:通讯员 邓敏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4-04-11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4月10日,我校英语教育学院承办的以“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在南校区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主讲人是我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刘建达教授。
  刘建达结合大学外语的教学过程,介绍了形成性评估的基本理论以及实际操作方法。刘建达给出了五个关键策略:一是师生共享教学期待;二是师生互动提问;三是师生互动反馈;四是自我评估;五是同行评估。这样一份全面的形成性评估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指导的调整,也有助于学生更加关注学业的进步。

             刘建达解说形成性评估
  就学生的自我评估,刘建达举例说,老师的角色是梯子,学生必须亲自摘苹果,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和评判性思考。
  对学生档案的建立,他进行了详细地解说。他说电子档案与自主评价和同行评估联系紧密。电子学习档案的内容丰富,包括:课堂活动、课外活动、家庭作业、网上自主学习、网上作业、访谈、座谈记录等,这些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也有助于老师更全面、更公平地评估学生。   
  刘建达根据“大数据时代”进行创新,提出利用“小数据时代”。老师通过互联网收集每个学生的“大数据”,即“学习行为表现”,进而分析出“小数据”,即“学生的属性”,最终可以确定学生的长项、短处、兴趣爱好,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听取讲座的嘉宾有我校副校长许国彬、英语教育学院领导、老师以及兄弟院校老师。讲座由英语教育学院院长董金伟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