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CSOFT副总翻译学院讲授“本地化”

文字:王娅姣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4-04-15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4月10日上午,全球排名前五的语言服务商CSOFT公司副总裁薛川、首席架构师黄山在四教424为翻译学院学子讲授“本地化”及“翻译技术实操”课程。这是自今年年初我校同该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以来的又一次深入交流与合作。翻译学院副院长赵军峰主持本次课程。
                                      CSOFT副总裁薛川授课中

    薛川用精彩图文和视频向同学们介绍了公司的具体情况和发展前景。CSOFT目前已经是全球排名前5的语言服务企业,总部在北京,拥有遍及世界各地的客户和员工,承接以中、英、德、日、阿拉伯等为主的100多种语言服务项目,帮助具有全球化准备的公司开拓海外市场。他认为未来几十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键时期,更多的企业的焦点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品牌能力的建设。“本地化”服务已成为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次课程的重点也在于此,他首先阐释了何为“本地化”——(localization)就是为企业实现跨文化的品牌交流提供不限于翻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的对象涉及电子产品、日用消费品、包装、机械等各行各业,本地化的基本业务可以高度概况为交流和技术两大部分,根据服务对象不同的行业特点有不同的服务类型需求,包括用户界面、技术文档、多媒体资料及市场宣传材料等等。

    在随后的课程中,薛川更为详细地介绍了语言服务企业的工作流,在与翻译专业相关的客户经理岗位时,他强调本地化在这一环节要求具有出色的协调和沟通技能,更重要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另外,他也结合生动实例,介绍该岗位的详细工作内容及职业发展道路。对于本地化工作流当中重要的参与者译者这一环,不仅要求具备坚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这里,他还着重介绍了国际通行的J2450翻译行业译者评估标准,以术语、理解、句法、拼写、标点等一系列指标量化对译者产品的评估。并以此标准结合客户满意度对译者库里面的译者进行三个等级的划分,不同的译者具有不同的待遇以及工作机会。

    最后,他还对目前行业内译者最常用的翻译工具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于其中翻译记忆技术的核心地位作了突出强调。他说,现代化的语言服务企业较传统翻译社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采用技术提高效率,短时间产出高质量翻译产品。

    他提出“专业技能”对于语言类学生十分重要,鼓励同学们关注语言之外的文化,建立广阔的行业视角,脚踏实地注重长期发展。

    课程第二专题涉及翻译技术实操,CSOFT首席架构师黄山首先介绍了特殊的行业“系统语言”,例如I18N、locale、font、Unicode字符集库以及Termwiki等术语软件。接着以公司开发的TMS(翻译管理系统)为平台向同学们详细展示了实际实操流程。其间以工程师技术手段的角度演示了软件工程师同译者在翻译项目中的配合。
                 CSOFT首席架构师黄山授课中

    赵军峰在开课前谈到,本次课程旨在开拓视野,站在行业和企业的角度看翻译,翻译职业已经跨越传统的定义,从语言层面的关注扩展到一种文化交流行为,成为语言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翻译工作除了涉及传统的语言转换,还涉及到翻译软件、技术写作与编辑、语言服务项目管理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