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17日,美国常春藤教育( Ivylabs Education )创始人Alice Sun(孙小秣)携前耶鲁大学招生部门执行董事 Ellen C Skinner,前威廉姆斯中学校长Gayle Holt,现任波士顿学院教授Nicholas DiSalvatoreme 等美国教育专家团队出席我校外校高一学生家长会,带领现场听众真实触摸美国教育模式,解读中美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差异。
为什么中国学生到了国外大学很难成为教授眼中的好学生?
“嗨,大家好,我是诸葛Nick。”来自波士顿学院的教授Nicholas DiSalvatoreme 在台上笑着向听众打招呼。诸葛Nick 介绍,他的中文名源于《三国演义》,他在完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一口气读完三国,并被书中诸葛亮的智慧所折服,于是就有了“诸葛Nick ”这个名字。
诸葛Nick认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应该具备三重特质:阅读的广度,深度,与参与讨论的能力,“我在波士顿学院经济课程的班上有25名学生,其中8名来自中国大陆。这8名学生是班上最刻苦最用功的,但我觉得他们并非就是最优秀的——虽然我十分钦佩他们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
对于中国学生的症结,诸葛Nick一语道破:“中国学生喜欢独自呆在角落里默默用功,而这种做法是永远不会有好分数的,因为大学不是学习阅读或写作技巧的地方,大学是展现阅读能力的地方,你需要思考,然后与人沟通、交流。最优秀的学生,一定是在这门课上有最广阔的认知,例如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上,我给出的书单会很难,这又要求学生具备对课程的深度理解能力。你可以想象我在读三国时体会诸葛亮的智慧所需要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一定要是团队的领导者才是有领导力的表现吗?
在谈到学生在活动中如何凸显领导力时,前耶鲁大学招生部门执行董事Ellen表示,传统观点会认为,成为一个团队的创始者或领队人就是有领导力的表现,其实事实往往不是这样。真正的领导力就是你能够在团队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领导力有时并不显现在是否有决策权上,而是在团队需要你时提供解决方案,并最终帮助团队实现目标,这就是领导力。”
Ellen举例说,她曾经有一个少数民族的学生,这位学生利用本民族的特征在学校组建了一个俱乐部,向更多人去宣扬这个民族的文化习俗,这在她看来这也是领导力的显现。“不论在美国的高中还是大学,学校的教育理念都是希望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特质去改变自己、改变学校,让生活学习变得更美好,这就是国外教育认定的课外活动的意义所在。”Ellen 解释。
美国高中也分文理科吗?学校如何帮助学生补齐短板?
前威廉姆斯中学校长Gayle介绍,在美国高中特别是私立学校都是大学预科学校没有分文理科的说法,高中的课程设计是为学生升入大学做准备。国外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力所能及,学生学得是否有兴趣,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舒服”。Gayle表示,对于有短板的学生,学校会接受学生的不完美,一般学校会给每个学生配备一个辅导员,帮助学生制定个性成长规划,让学生发挥最大潜能。
Gayle简单介绍了美国高中生的升学方式。在美国高中,一般有五门必修课,所有课程都根据难度进行分类。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选其他课程。到了十年级时,学生就可以根据PSAT的成绩为大学申请做准备。
Gayle说,很难说美国高中生的文科或者理科优秀,不过,在Gayle看来,就通俗意义上来说,一般中国学生的理科偏强,美国学生的文科偏强,“当然,美式教育也并非完美无缺,我认为中国高中的教学优势在于基础知识扎实,基础理论训练到位,美式教育的优势在于更注重人文、科学等领域通识教育的培养,强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其实中美教学的理念都是相通的,就是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