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11日晚,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粤剧院)在南校区大会堂为我校师生带来大型历史话剧《康有为与梁启超》,重绎了一对师徒37年的家国情怀。这是由校团委主办、校艺术团体承办的“走进文化名家名团百场系列活动”之一。
横跨37年,演绎师生情与家国恨
背景音乐响起,舞台逐渐变得明亮起来,仆人们在广州万木草堂忙碌地准备茶水、果盘,康有为和白云道长说笑着出现在舞台中央,话剧正式开演。该剧以康有为和梁启超这对师徒为主要人物,讲述了他们在风云变幻的清末民初37年中的恩怨离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百十年前知识分子的国家情怀。
康梁初遇
甲午战败,正在京城赶考的康梁策划了在京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皇帝要求变法,“同意康有为先生上皇帝书”的呼声响彻天地,终为一纸“已成定局,无可挽回”所扼杀。康梁力争变法,舞台的一端是光绪帝在给康梁任命赐官,共同为富国强兵的梦想奋斗;而舞台的彼端是太后盛怒,下令缉拿康党。“康梁不能死,变法不能停”,谭嗣同仰天长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变法流下第一滴血。不少观众受到感染,随着台词落泪。
公车上书
在第七幕《决裂》中,康有为参与谋划复辟大清,欲邀学生梁启超同行效力。梁启超宁死不愿当复辟大清的官,还劝老师放弃复辟的念头,未果,梁忍痛决裂,从心底迸发出“世有康梁,再无康党”的悲叹。
异国怀乡,潸然泪下
哀乐声起,雪花纷飞,康有为的灵柩被慢慢抬了出来,在舞台的蓝光映衬下格外凄清。康有为的去世令梁启超格外心痛,得知老师去世前仍惦记十年前的那句“世有康梁,再无康党”,愈加责备自己。梁启超的内心与康有为的灵魂之间的对话让我们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感受着他们对互相的理解包容和那颗不变的爱国心。
雪花飞舞,哭拜恩师
商学院的邵同学说:“我最喜欢《哭拜》那一幕,很有感染力,而且场景很美。”也有不少同学是为了了解康梁这两个伟大的人物而来的。金融学院的黄同学表示,观看该场话剧表演的过程中,有一种亲临历史现场的感觉,演员的表演很有张力,那一声声痛喊,牵动着自己的心。
演绎家国情怀,传递正能量
《康有为与梁启超》自今年4月首演以来,已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州等地公演近60场,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康有为的饰演者是曾获得中国话剧金狮奖的国家一级演员张琳。在这部话剧中,第一次饰演康有为的他直言这个角色很有吸引力同时也充满挑战:“我要从康有为的33岁饰演到70岁,这是一个37年的时间跨度,我们需要尊重人物和历史,在我们近乎60场演出中我们也在对剧本不断地修改,揣摩哪句台词更好。”梁启超的饰演者是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的国家二级演员徐经纬。他也表示在出演这个话剧之前他们翻阅了许多有关康梁的书籍以了解这两个伟大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时代背景。
张琳在接受新闻社记者采访
谈及接排这部戏的初衷,佛山粤剧院的院长李淑勤表示,“康有为和梁启超都是广东人,我希望把这部剧排出来给所有的广东人看,再者,康梁的故事以家国情怀为主线,家国情怀是永不过时的,我希望能把这种意识通过这台话剧带给大学生”。张琳也表示饰演康有为这个角色让他更深入了解到人物的内心和师徒的家国情怀,在舞台上他的哭、他的喊都是发自内心的。
“这是一部中国文人的戏,是充满了正能量的”,徐经纬呼吁大学生应该多去观看这类演绎文化人的剧,观众从这部剧中感受到康梁的爱国情怀,他认为这是一个很难得的学习了解中国文人的机会。
附:
《康有为与梁启超》简介
故事从1890年秋康梁在广州万木草堂初识讲起,一直写到1927年早春康有为在青岛病逝,时间跨度37年,几乎囊括了期间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如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等,师徒俩由并肩前行到分道扬镳,渐行渐远。这是一部历史剧,更是一部情感大戏,讲述了两个男人眷念家国的殷殷情怀,讲述一对师徒可昭日月的朗朗心迹。
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粤剧院)
剧院始建于1957年,半个世纪以来素以实力雄厚,阵容鼎盛,台风严谨,演绎精湛,充满朝气而闻名海内外,秉承“继承粤剧发源地之神韵,展示新世纪红伶之风采”。剧院创作、改编、移植剧目超过300多部,其中《小周后》、《小凤仙》等被公认为新时代粤剧代表作。剧院经典剧目等优秀剧作,多次荣获中国戏剧节剧目奖、广东省艺术节一等奖、广东省鲁迅文学奖等多项大奖。佛山粤剧院立足佛山,活跃全国,走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