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刘波教授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文字:科研处 图片: 编辑:李宛馨 实习编辑 谢健斌 发布时间:2015-09-05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近日,经专家评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公示等环节,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以下简称《成果文库》)入选名单公布。我校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刘波教授的研究成果《波德莱尔的城市诗歌与抒情诗的现代转型》成功入选2015年度《成果文库》,这是以我校名义申报的研究成果首次入选《成果文库》。2015年《成果文库》共申报378项,有58项成果入选,其中外国文学领域入选成果5项。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每年接受申请,主要收录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资助,获良好以上等级结项的著作,以及书稿完成80%以上的优秀学术著作。其中未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的成果入选成果文库可获相应额度资助,部分未能入选成果文库的优秀成果可转立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极高荣誉,希望我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获得优秀和良好等级教师及书稿完成80%以上的教师积极申报。

 

附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介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设立,前身为《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是国家奖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旨在集中推出反映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水平的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广大专家学者以优良学风打造更多精品力作,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从2010年开始每年集中评审一次, 申报成果可以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也可以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以外的研究成果,但必须是已经完成的书稿且尚未公开出版。对于入选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封面、统一版式、统一标准”的方式组织权威出版社出版,并予以表彰奖励。

 

附2:《波德莱尔的城市诗歌与抒情诗的现代转型》结构和特色

  该成果为专著一部,题为《从城市经验到诗歌经验——波德莱尔的城市诗歌与抒情诗的现代转型》。全书共61万字,分上、下两编,共8章,其中上编3章,下编5章。

  该专著的特色之一是以“经验”作为论述的重点和组织行文的枢纽。波德莱尔超卓群伦之处,就在于他对现代生活有着独特的经验,并懂得用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经验。所谓经验,是存在于具体和抽象之间、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或第三维度。一谈到经验,就要谈到关系和交锋,谈到对感性资料的观察和对事物认识的丰富。外部生活和内在现实共同作用于经验,也可以说,经验是外部生活和内在现实的结合点。波德莱尔城市诗歌的创作实践就是位于外部和内在两种现实之间的这样一个结合点上。当我们谈论波德莱尔的诗歌审美经验时,就必然会谈论诗歌与客观世界以及与价值世界之间的关系。从波德莱尔的这些诗歌中可以看出,诗歌这种语言活动实则包含着三重的经验:对世界的经验,对语言的经验,对人的经验。本研究的主线和论述过程,就是从与波德莱尔诗歌经验密不可分的“语言”、“世界”和作为主体的“人”这三个词出发来进行组织和展开的。

  该专著“上编”主要从“语言”(作品或文本)角度出发,在第一章中回溯法国文学史上巴黎主题的同时,概述波德莱尔在城市诗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卓越地位;在第二章中把波德莱尔《巴黎图画》中的每首诗歌作为有其生成渊源、形成过程的文本一一详加考察;在第三章中详细分析了《巴黎图画》谋篇布局结构上的特点,凸显波德莱尔对于诗歌创作这种语言活动的严谨态度及其对于作品整体美学效果的执着追求。

在“下编”中,我们一方面从“世界”角度出发,在第一章中考察城市生活和城市景观对于诗歌创作的启示作用,以及诗人在城市环境中的角色;在第二章中考察出现在波德莱尔城市诗歌中的三种类型的城市经验(“梦想之城”,“魔幻之城”,“忧郁之城”);在第三章中分析诗人如何通过对现实进行置换的“深层模仿”达成艺术“对外部生活传奇般的迻译”这一功能,以及诗人如何为了表现前卫的现代经验而进行语言的冒险,突破传统抒情诗的局限,从而为与现代城市经验相适应的现代抒情开辟新路,促进抒情诗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我们从“人”这一角度出发,在第四章中努力尝试勾勒出波德莱尔作为一位具有清醒觉悟意识的诗人的形象,这位诗人懂得把诗歌创作与一种美学理论的建设结合在一起,懂得把文学创作与对审美经验中的伦理经验问题进行的思考结合在一起,从而创建出一种既基于敏锐感受又指向精深思辨的“美学—伦理”经验类型,而这通过考察波德莱尔提出的“人工美”的美学观念所包含的伦理价值可以明显看出;在第五章中主要探讨波德莱尔城市诗歌中集中体现诗人独特审美趣味、情感取向和思维定势的悖逆逻辑,分析波德莱尔悲观主义中的美学价值和精神旨趣,揭示诗人对人的悖论和文明的悖论的思索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