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亚洲大学校长畅谈高等教育中的“互联互通”

文字:记者 周钊琼 朱自雷 图片:记者 伍家怡 宫禧 试用生 陈茵 魏晓珺 编辑:梁玲华 实习编辑 周钊琼 发布时间:2015-11-06 点击数:

本网讯 11月6日下午,第十四届亚洲大学校长论坛(AUPF)全体会议在我校学术中心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亚洲各国高校的代表就“亚洲高等教育互联互通:愿景、路径与方法”的主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会议现场

出席本次会议的人员有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庄明英、马来西亚玻璃市大学副校长Datuk Kamarudin Hussin、汕头大学副校长顾佩华、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校长Chung Hae Lin、俄罗斯乌拉尔大学副校长Vladimir.Kruzhaev、韩国东西大学校长Jekuk Chang、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董洪川、英国考文垂大学校董Tim Matthews、广东财经大学校长王华、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雍和明。会议分两个议程,第一场会议由我校副校长陈林汉主持,第二场由前泰国曼谷大学校长Mathana Santiwat主持。

陈林汉主持第一场会议

Mathana Santiwat主持第二场会议

庄明英强调了本次论坛“互联互通”的主题,提出要致力于从各方面提高论坛的水平。他表示,亚洲大学论坛在国际交流、大学文化、校长职能、教育水平、网络合作、学生就业等议题上促进了亚洲大学校长相互学习,提高了亚洲地区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强亚洲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他提出了对本次论坛的设想,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探索现代大学机制、提高亚洲高等教育水平、提高大学领导力与创新力、联手培养人才机制、分享就业创业经验、促成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有机结合。他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手段,使AUPF的质量更高,为亚洲乃至全世界高校的发展注入活力。

Datuk Kamarudin Hussin就“信息技术增加学生流动性”这一命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提出,在国际化的潮流下,大学的流动性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她介绍了线上平台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表示这是一个挑战传统上“空间上一点到另一点的移动”的流动性概念。借此,她重新定义了流动性:“通过线上交流,能够为学生和老师增值,也是大学卓越的标志之一。”同时,这种线上的流动性吻合终生学习的概念,可以为学生个人定制,更加灵活和多元。它为学生学习新的语言提供了一个平台,帮助学生个人发展与确立就业优势,促进国际化意义上的卓越。

顾佩华提出,学生和普通民众易被国际排名影响,这种以排名为准的刻板评估的弊端是,高校普遍重视科研与学术,而忽略了对教学的重视。他提出,最好的本科教育仍为人文教育。汕头大学抓住人文教育的核心,将师生化、增加通选课、师生间多互动、国际化等举措贯彻到教学中中,建设以能力为基础,鼓励学生修双学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全人教育”。

Chung Hae Lin介绍了釜山外国语大学自2004年始与我校开展了学术合作,已成功执行了一些交换生项目。他肯定了我先英语教学方面的优势,在促进校园国际化方面有许多可借鉴之处。釜山外国语大学对课程做了全面改革,让本地乃至全球有创造力的领军人物参与课程,采用“学分制”选课形式,提升本土竞争力。他从跨文化视角阐述了加强校际合作的必要性,希望大学校长论坛能推动学生多出国留学,打造未来社会的领军人物。

Vladimir.Kruzhaev简要介绍了乌拉尔联邦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学校概况,以及联邦大学发展项目的“五年计划”。该计划吸引了外国学生加入本、硕、博课程之中,在架构上与不同学校合作,通过大学间的网络加强高校间的联系与交流。他提到,通过校企合作等模式,“金砖大学”合作网络现已覆盖巴西、中国、俄罗斯、南非等国家,在材料科学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Jekuk Chang介绍了他们开发的GAA(Global Access Asia)在线课程平台项目。在发言中,他指出目前亚洲大学面临着多方的机遇与挑战,发展线上教育课程有利于降低学校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使大学的专业化水平得以提高,促进教育行业的良性竞争。“GAA的目的在于分享更多精品的专业课程,给学生进行国际课程的学习提供一个更便利的途径”,Jekuk Chang校长呼吁各大高校的教授积极参与到线上课程的教学之中来。据了解,GAA正致力于提供具有认证效力的学分课程。

董洪川做了题为《“一带一路”:加强亚洲大学联系的桥梁》的报告。在报告中,他肯定了“一带一路”政策在加强亚洲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各方共同推进亚洲繁荣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一带一路’政策将加强教育国际化”,董洪川在报告中肯定了“一带一路”的深远影响,表示其对长江经济特区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将帮助中国形成新的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高校之间更应该拓宽国际合作,从教师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共同入手,加强科研机构的互访交流,努力实现亚洲大学的共同发展。

Tim Matthews从英国视角出发,解读了大学国际化的概念,帮助大学生看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他提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大学的生存面临机遇与挑战。对此,他认为大学需要保证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有活力的管理体制;关注创新创业,与小微型社会企业合作,开发企业家精神。他把学生比作“消费者”,称学校要看到他们的“顾客”属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交流项目。他希望大学文化要与时俱进,以灵活的方式响应学生的需求,同时推动本地的社区经济发展,深化与中国高校的合作关系。

“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亚洲的未来,使亚洲青年受益”,王华表示大学的互联将加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层面的联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王华说在目前亚洲经济保持良好势头的情况下,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文化、教育的联通性必须得以加强。现代亚洲大学起步较晚,应向欧美大学学习,互相切磋、砥砺共进。

雍和明对金融教育和金融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做了深入的分析。目前我国金融和金融管理体制尚不成熟,世界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在金融专场人才稀缺的情况下,建立金融智库对保障国家的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推动金融智库网络国际化是提高金融智库水平的必要途径。因为金融问题本质上的复杂性,决定了要想解决金融问题,就必须站在国家层面,以全球性、国际化的视野去看待。大专院校作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领域的主生力军,应该与国家、省、市等不同层面的金融监管机构通力合作。他表示,将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送往政府机构工作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据了解,广东金融学院还利用其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方法,更好地开展金融服务,使科研教学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

部分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