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特别策划】走进校园微信公众号

文字:校报编辑部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 发布时间:2016-01-14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 一个孤独的小人,面对巨大的地球站着,这就是微信的启动画面,许多人对此非常熟悉。如果微信登录界面寓示着人在偌大的世界面前的渺小,微信的私密交流为人与人之间提供更安全的交流空间,同样,微信公众平台登录页面的标语“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也是更加关注个体发声的微平台的写照。微信公共号的发展现状、趋势如何?校园微信公众如何运营?走进本期专题,让我们来解密校园微信公众号。

解密微信公众号

今天你点开订阅号了吗?不知不觉,知乎中“有趣的APP推荐”一类的提问被“有用又好玩的微信公众号推荐”的提问盖过了风头。这既充满创新精神又广受欢迎的新媒体到底魅力何在?微信公众号是开发者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可实现和特定群体进行文字、图片、语音全方位沟通、互动的应用账号。凭借用户基数大、基础功能全、试错成本低的优势,微信公众号进入了黄金时代。

新体验,更贴心

微信公众号总体可以分为服务型公众号和订阅型公众号两种。服务型公众号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如进行个人信息查询、相关活动咨询等。服务型微信公众号1个月内仅可以发送4条群发消息,显示在用户聊天列表中相对应的微信首页,为用户提供各种贴心的服务。另一种账号类型是订阅号型公众号,旨在为用户提供信息,每天可以发送1条群发消息,显示在订阅用户的“订阅号”文件夹中。

除了以上两个基本功能,微信公众号还有数据统计功能,大大方便了开发者对公众号的管理与改进。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用户管理、群发图文消息、用户消息和界面调用(跨平台)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开发者能更轻易地收集各用户对微信公众号的使用反馈,改进建议,以便及时调整公众号平台。

微信运营团队,带你见识“一丝不苟”

有人说,微信公众号才是微信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航母”的关键所在。那么微信公众号的强大动力在哪?它的创建、运营、内容设计与选定、后期推广究竟是怎样的呢?

团队贵精不贵多,每一个工作都要分配到细节。微信公众号团队架构通常是2.5人的配置,即1个运营、1个文案、0.5个美工。运营负责整体规划,包括监督与执行工作、推广、活动策划以及数据分析。文案则主要负责内容产出和微信平台的设置维护,遵循“推文未出,定位先行”原则,即对目标群体的年龄区间、职位、社会层次、收入水平、具体需求等一系列信息进行考虑再决定推文的风格与内容。因此,大至单图文和多图文的选择、二维码的品牌设计,小至标题的设置、推送时间,都需要文案负责人的仔细斟酌。美工设计则是个“技术控”,对图片、视频处理软件、微信图文排版软件、微场景制作软件以及一些第三方平台软件都能够娴熟运用。

“三高”公众号成赢家

判断一个微信公众号是否具有实在价值,除了微信公众号的受关注数,每篇推文的阅读量、转载量及活跃度同样是重要的衡量尺度。公众号收到的关注数越多,其传播面越广;推文的阅读量和转载量越多,其影响力越大;用户和公众号间互动的活跃度越高,公众号的知名度越高。一个有价值的微信公众号,必定是综合了“关注度”高、“阅读量”高和“活跃度”高这三“高”因素,并且符合大众口味的“走心”的公众号。

公众号分类全接触

或是在早晨醒来之际,或是下课时拿出手机,一看到微信公众号上方那熟悉的小红点,便迅速点进去一览究竟,浏览微信公众号的信息诚然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服务型公众号:信息传播

说起广外校园里的微信公众号,其中占最大比例的毫无疑问便是各种以服务师生、传播信息为主要宗旨的订阅号。近年来,广外的许多社团部门都相继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并在短时间内通过高效的运营机制在校园里推广开来。

据广外学生会网媒部副部长易俊良介绍,校学生会创建公众号的出发点是希望运用新媒体传递有关广外的校内外资讯,同时扩大广外的影响力。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离不开一个相互配合的管理团队和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以校学生会网媒部为例,其下设三个方向,策划方向负责完善新媒体栏目、策划活动;文创方向负责编写文案;设计方向负责摄影、制作图片和视频等。此外,另设一个运营小组负责发掘校园新闻点和微信微博的日常管理。日常推送由大伙轮流制作,特定栏目则由临时组成的小组负责。

广外校团委公众号的主页君表示,开通公众号后,学生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最新的校内通知、新闻报道或各种温馨小贴士。校团委亦能够通过此平台传递活动信息,提高关注度和影响力。

除社团建立的公众号外,广外也涌现了许多由学校部门创建的微信公众号,图书馆、保卫处、学生处、学生服务大厅等都凭借有趣的推送和温馨的服务迅速地吸引了一大票粉丝,而微信公众号也逐渐成为广外校园中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之一。

盈利型公众号:销售有道

说起无偿的服务类公众号,那盈利型公众号又有哪些运营特色呢?广外云山勤工实体、学校附近店铺或是校园里大大小小的微商都纷纷创建了微信公众号,以期推广信息并获取相应利润。

去年,为学生提供点餐服务的广外外卖平台就曾火极一时。今年十月季,白云比逗则成为了学生间一个新的流行词。“比逗”是一家广外人采用众筹的方式投资的一个西餐厅,也是一个为创业者提供平台的社区。在开业前期,为了扩大宣传力度,比逗开设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宣传,而这也正是大部分盈利性的微信公众号的创始原因。微信平台为商家的宣传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既可以获得良好效果,也减少了相关的宣传费用。

个人公众号:自我天地

今年,不知不觉间,个人公众号在广外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学生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个人公众号顾名思义,是指由个人打理,以记录个人经历、发表即时感受、分享和传播信息为初衷而建立起的平台。

个人公众号的主页君们常常以音乐、文字、照片、电影等为载体,将自己认为值得分享的信息通过平台加以传播,与读者进行远程的心灵沟通,寻找共识。公众号“小月巴”的主页君小肥(化名)说,由于自己平时十分喜欢摄影,因而萌生了创建这个公众号的想法,希望通过制作以自己拍摄的图片为主要内容的推送,以图代文,描绘心境、传达心情。

小肥:公众号记录摄影轨迹

另一个公众号Mirakwok的主页君则表示,她的推文多为图文结合,虽然较耗时,但排版的过程于她而言即是整理生活的过程,因而乐在其中。她说,希望读者们能看到自己精心的排版,也看到她为完善推文所做的努力,因为读者的认可便是鼓励她继续坚持的动力。个人公众号在推文选材上都体现了自由、随性的风格;宣传方式则多以朋友圈推送或朋友宣传为主;在推文编辑方面,公众号Mangogo的主页君则特别提出要尊重原创,慎莫剽窃,既然决定创建公众号,便要认真编辑每一篇推送。

与团体公众号相比,个人公众号自由度更高,话题选择性更多样,但宣传也更加艰难,故影响力往往较小。

如今,广外校园里的微信公众号可谓百“号”齐放,百家争鸣,在感谢各家公众号为大家带来众多重要信息和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期待在未来,他们能够继续完善运营机制,努力制作出品质更加优良的推送,更好发挥出微信公众平台传播信息的效用。

走进校园微信公众号

建立一个公众号不难,但坚持制作高质量的推送却着实不简单。高质量的推送赢得口碑,良好的口碑又激励制作团队更加努力。怎样更好地运营公众号呢?让我们来听听广外公众号大V背后的故事。

校会公众号:服务至上,以人为本

作为一个以服务学生为本的部门,广外校学生会(以下简称校会)公众号一直是权威的消息源头,它包揽了新闻资讯类、原创类、活动类多种资讯专题。校学生会在今年六月进行部门改组,新增网媒部专门负责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制作,让校学生会的推送更具专业性。

校学生会今年新增网媒部,负责推文制作等

制作专业推文的过程并不容易。扛着“长枪短炮”冲在第一线,面对电脑工作到深夜,绞尽脑汁赶策划,这些都是网媒部“技术大神们”制作推送背后的日常。他们还必须一手包办码字、P图、后期美工等所有的工作。校学生会公众号发展到现在,已经积累了一万三千左右的粉丝,推文的阅读量也节节攀升。期间,公众号的主页君们会在幕后收集推文阅读量和粉丝反馈,并借这些数据和材料,打造一个更有利于服务大众的公众号。为了更高效地和同学们交流,他们正在制作一个“吐槽平台”,广纳粉丝的意见,努力把公众号做得更好。

事实上,经营着这个庞大的公众号的幕后工作者也就是我们身边的同学。他们的工作,一般都是从晚上七八点开始,到深夜结束。这其中,有面对截稿时间的抓狂,也有面对高标准的制作要求时的“压力山大”,但更多的,是收获了制作推送的技能以及为同学服务的成就感。正如网媒部的林桐所说,从想文案到排版都要自己做,其实挺累的,很多细节都要做好,但推送出来后又很有成就感。

文森书房:文字与青春的碰撞

与服务性的校会公众号不同,一个名为“文森书房”的公众号以分享文章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着对生活的想象和对青春的思考。

2014年,我校中文系学生崔旖程与中大、广工等来自不同年级学生共同建立了一个名为“文森书房”的公众号。说起“文森书房”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团队成员崔旖程用了一个词来解释——文字森林。青春年华里,一群年轻人在一个公众平台上写文字中交流思想,在文字的森林中追逐,文艺又深沉。它的推送包括三大内容:年轻人对自身矛盾的思考,好文章好书的共享以及关于书房的点滴。

文森书房赠书活动中,成员合影留念

怎样做一个使读者舒心的推送呢?崔旖程说,首先,尽量不使用模板,简洁明了,与复杂的视觉效果相比,这样能给予读者更多心灵上的共鸣。其次,版面以暖色调为主,这样能够使读者舒心。第三, 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她举例说,有一次,文森书房发表了一篇以送书活动为主题的推送,并向转发者赠送图书。然而这篇推送被举报,后来还被删除了。这个团队并没有气馁,他们立刻应急补救,把转发改为直接回复公众号进行留言的形式。就这样,送书活动成功举办,文森书房也受到了读者更多的支持。

作为非盈利性公众号,文森书房不易维持,但借着乐于分享的热情,借着对文字的喜爱和对青春的深刻感悟,它将继续运行下去,为大学生传递正能量。

上链哥:不只是搞笑

“我在广外深夜兼职‘钟楼上链人’”、“这么多年了,才知道我们都不是亲生的……”、“男人为什么不能穿丝袜?”一时间,各种各样无厘头的微信推送出现在广外人的朋友圈,而这些推送的主人“上链哥”成为了广外甚至网络上的红人。“上链哥”这个公众号以它独特的幽默感和无厘头赢得了无数的粉丝的关注。

对此,“上链哥”的制作者也承认,搞笑风格就是他的标签。“我对上链哥的定位就是一个会讲故事、逗趣的人。”他说。它会不断地推送一些有趣的、新奇的、大脑洞的故事,让大家在空余时间轻松一下,只要读者觉得“挺有意思”,就一切足矣。

然而,仅仅如此是不能长久地抓住受众的心的。他说:“困难在于创意的持续产出本身就有很大挑战性,而且读者的期望会被不断拔高。”所以,他认为高质量的推送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搞笑和迎合受众趣味,同时也要有真实的人文关怀。“上链哥”在很早以前推送过一篇《一只奇怪的狗》,这篇推文以一只被主人抛弃后在广外流浪的狗为原型,讲了一个过气网红和一只能实现愿望的狗的故事。谈及此事,制作人无不感慨地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遇到了这只狗,每天在学校里徘徊不走,饿得挺瘦的,后来知道它因为主人毕业而被抛弃,挺可怜的,于是我就写了那篇推文,希望大家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照料一下它。” 没想到推文发出后,很多同学都转发了,有人给它喂了狗粮,还有个人找了当兽医的同学帮它看病。那时候,他突然觉得挺感动,也觉得,“很有意思”。

“其实,在上链哥建立的第一天,我就有个美好构想,它得有些搞笑以外的价值。”制作人说到。“上链哥”也一直遵从这样的宗旨,搞笑之余,发挥平台的力量,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一些人,改变一些事。也许,这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其实不只他们,广外众多微信公众平台都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目标,他们一点一滴用心经营,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为广外师生的生活增色添彩。

校园微信公众号如何运营有道?

——官微运营者“话你知”

近来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因为其门槛低、受众广、自由度大、影响大等优势,越来越多人自主或组织团队运营公众号。

另一方面,门槛低等特点也易成为滋生谣言、偏激言论的温床,如何做好一个服务性能好的有价值的校园微信公众号?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有幸采访到我校官方微信(微信号:GDUFS-1965)的运营负责人王豪菁老师。

王豪菁在提到官微的创建时指出,微信是目前普及面较广的一种社交和资讯传播方式和渠道,学校在今年6月中旬开通大学官方微信“广外”正是为了适应时代和现实发展的需要,通过搭建新媒体平台,更加方便学校师生获取校园资讯,为全校师生的校园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同时,作为大学的一个新的对外窗口,向社会展现学校的各方面最新的动态。

公众号的低门槛、影响大等优势一方面加速了信息传播,但同时也造成了流言滋生等不良影响。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做一个服务性能好的有价值的校园微信公众号?他也做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对发布的信息要认真核实,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二是要注意兼顾不同的服务群体,力求全面的反映学校各方面信息,提供尽量齐全的新闻信息和实用性、服务性信息;三是有创新精神,以师生喜闻乐见的鲜活新媒体语言和形式进行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