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锐·小说”青年作家进校园分享写作经

文字:杨颖 图片:杨颖 编辑:实习编辑朱秋雨 发布时间:2016-06-14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6月6日下午,由我校图书馆主办、花城出版社协办的悦读沙龙6——“锐·小说”青年作家进校园活动在图书馆四楼IC空间举行。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与三位实力作家——谢络绎、双雪涛、卢一萍,与到场的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同时花城出版社向我馆捐赠了“锐小说”第一辑和第二辑共11本新书。


花城出版社捐赠图书

“为什么要选择写作?如何将经历转化为文学体裁?怎样在写作中不断突破?”三位作家围绕这三个问题向到场的同学们进行了解答。


分享写作经

 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写作,谢络绎表示,一开始她并未想过要走创作之路,后来还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确定下来写作的意愿。“一旦确定了自己的意愿,就开始有了强烈的写作的愿望。”她说,“虽然没有经过专门的文学训练,但只要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随后,三位作家分别讲诉了自己的文学之路。谢络绎,从2009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着重关注城市生活中年轻人面对的现实问题。双雪涛,大学念法律毕业后到银行工作了5年,但最终选择了成为一名实力作家。他的小说处女作 《翅鬼》即获得了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这更坚定了他的文学之路。卢一萍则是一名行走于川藏地区二十余年的军旅作家,他的小说集《天堂湾》就是诞生在海拔5300米的高原地带。沙漠、绿洲和冰峰雪岭之间的荒芜之地,都是他的写作对象。三位作家的文学作品都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但并非完全照搬于个人的真实经历。“一个小说家最重要的是他的想象力和精神世界。”双雪涛表示,“但是小说是一种虚构作品,是作家对自己真实经历的再加工,需要在写作技术性的层面进行把握。”

 许多作者都遇到过这样一种状况——遭遇“写作瓶颈”,那么这种状态如何突破呢?围绕这个问题,谢络绎有自己的解答“写作呈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和积累,体现个人的生活态度。最好的积累来自于生活中点滴的学习。”双雪涛也告诫在场的同学们,所谓的天赋,毁了很多作家。写作是一个孤独的行业,要随时保持探究的心情。卢一萍也强调道,写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阅读,才能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