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广外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构建了集创新创业实验基地、孵化中心、实训基地、孵化器、加速器等五位一体的创业平台,开发158门课程并组成创新创业课程群,提升学生创业的专业技能。陈安妮、温城辉、苗壮志……近年来,从广外走出了一批响当当的“创客”和创业团队。他们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逐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创业之路。从今起,本网推出“广外创客”系列报道,走进一个个优秀的广外创业团队,捕捉他们的创业心路历程,分享他们的创业甜酸苦辣。
如果你到过南校区的广外创业园,相信你一定会被那里色彩斑斓、精致形象的立体沙瓶所吸引。它们来自入驻创业基地已经大半年的本雅立体沙画工作室。你是否想了解工作室是如何从0到1一步步走到今天,让这些美丽的作品出现在眼前?
今天,让我们来听一听本雅立体沙画工作室创始人李兴捷的故事。

李兴捷在研究沙画制作(右)
决心已下,从0开始
“不如我们来做立体沙瓶的创业吧。”2013年年初,李兴捷迎来了大学生涯的第一个寒假.若说这个假期和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接受了高中好友的创业提议,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当时,李兴捷的高中好友尤丽桂在山东读书,当地爱好制作立体沙瓶的大学生很多,立体沙瓶、沙画等手工艺品也正值市场潮流。曾经学习过立体沙瓶制作的尤丽桂渐渐产生了创业的想法,并邀李兴捷一起参与。听完尤丽桂的分析,李兴捷动心了,“虽然我没有制作经验,但是我希望能通过它赚取人生第一桶金,所以就决定走上创业这条路”。
与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相比,才大一就想创业的李兴捷有了更早的起点,但也招来一些非议——他们认为,一个大一学生在既无专业知识,也无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谈创业,不过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的决定。对此有着深切感悟的李兴捷明白,现在不是告诉家人自己要创业的最佳时刻。为了不想让心中一直记挂自己学业的父亲担心,李兴捷选择了向家人保密。
立体沙瓶的创业,当然离不开立体沙瓶的制作。但是,李兴捷在这方面并没有基础,尤丽桂对立体沙瓶的制作也停留在较简单的阶段。于是,他们从网上买来各色沙子原料,利用空闲的时间学习立体沙瓶制作。事实上,入门的技术很容易就能上手,但是要想沙瓶能够卖出去,必须要积累足够的训练量。李兴捷回忆道,“制作沙瓶时,需要你投入全部的精力和耐心,而那过程又是极其枯燥的,有时制作一个立体沙瓶,就要花上三四个小时,完成的时候,整个人都身心俱疲”。但是,就是这样,两个人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加持下,在技术也还不甚成熟的时候,走上了他们的创业道路。

李兴捷展示沙画制作
困境重重,寻求突破
很快,寒假结束了,尤丽桂也回到山东继续学业,这一南一北的创业组合不得不在不同的空间继续工作。由于本雅立体沙画工作室的市场定位在广州,于是,沙瓶制作和人才引进的任务也交由在广州的李兴捷负责。
储存原料,培训新人,制作沙瓶,这一切都需要场地作为支撑。李兴捷原想在靠近学校的贝岗租一处房子作为大本营,但房租让他望“房”兴叹。李兴捷转而在离大学城不远的长洲岛租下了一间小房子,每天来回往返于大学城和长洲岛,第一批在他手下诞生的、卖出去的第一批立体沙瓶,便是从那里创作的。
除了创作之外,每个周末,李兴捷必须辗转于广外和附近高校,吸引对立体沙瓶制作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团队,“对于手工制造业,人手充足了,后续的发展才有可能”。李兴捷说。但引进新人的过程却并不顺利,感兴趣的学生很少,再加上培训地点距离学校也比较远,“团队里来来去去的人很多,一直都是磕磕碰碰坚持到现在”。由于李兴捷对家人隐瞒了自己创业的决定,他无法从家人得到创业的任何资金支持,而原料、场地、工资每一项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初期的资金只能靠他省吃俭用和向朋友借助。
若说这一切困难在创业决心面前都不值一提,那么,市场的打击对于李兴捷而言则是毁灭性的。2015年8月,本雅立体沙画工作室的产品已经符合了进入市场的要求,李兴捷开始利用节假日到广州、佛山等地的市集摆摊销售。但是,第一次摆摊就“出师不利”。事前没有任何零售经验的他,在运送立体沙瓶到销售地点的过程中,由于包装考虑不周到,导致两个行李箱中共有六十多个立体沙瓶成品被打碎,而在销售过程中,前来问津者寥寥,最后是几位来广州观光旅游的外国人购买了几份而已。
这次摆摊的失利让一直沉浸在沙瓶制作,忽视了市场需求的李兴捷反思了许久。他逐渐明白,自己的产品品种依然很单一,局限在风景图和卡通人物上,而且产品包装和应急措施也没有做到位。于是,他开始在市场和创新上投入更多精力。2015年的暑假,李兴捷和尤丽桂不仅潜心投入技术进阶,同时应市场要求,以节日为结合点,生产了节日主题的立体沙瓶。更是经营了微商,发展线上销售。
随着创业前景的逐渐明朗,李兴捷终于有能力在贝岗租下房间作为创业基地,也终于能鼓起勇气告诉家人自己的创业动态。虽然,一度受到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的父亲的反对,但是,当李兴捷把自己制作的立体沙瓶展现给父亲看并将父亲带到创业基地进行参观时,父亲的态度也由反对、担忧到了支持、信任。

本雅立体沙画进驻广外
成就初获,构设未来
2016年的本雅立体沙画,终于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在经过2015年12月的广外创业基地入驻遴选赛后,本雅立体沙画工作室以第六名的成绩获得进驻广外大学生创业基地的资格。这一切,不仅让李兴捷省下了不少的房租,也让本雅立体沙画更靠近学生市场,更容易引进人才。
有付出,便有收获,本雅立体沙画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李兴捷也不再局限于等待顾客上门,而是主动出击,跨校销售,扩大市场。跨校第一站他选择了正举办营销比赛的广东金融学院。仅仅一个下午就售出1000多个立体沙瓶,还签下了近30张定制订单。回想起在赛后赶制订单的时光,李兴捷说:“每天下课后加班加点制作沙瓶,连续四天都是凌晨3、4点才收工,有时干脆就在创业基地过夜了。”也正是那些枯燥辛苦的日日夜夜,让李兴捷尝到了“创业有所获”的甜。
对于未来发展,李兴捷有着自己的构想。李兴捷将眼光投向校园以外的圈子,今年暑假,本雅立体沙画将与宝马公司合作展开现场DIY活动的经验,“以后会更多考虑与商家合作,开展DIY体验活动”。他还表示,在更远的未来,“本雅立体沙画工作室绝不仅仅只有立体沙瓶,我们希望以立体沙瓶作为第一块跳板,逐渐建立一套完整的DIY产业模式,融入大学城的人文特色,成为大学城的旅游名片”。
经历过一些磨练,收获过几次评奖,谈及今时成就,李兴捷依然谦虚地表示:“这只是从零迈向一的小小一步”。这“小小一步”,其中又包含着多少当代大学生作为拓荒者的勇气和前仆后继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