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29日下午,天津大学著名教授张维做客我校著名教授论坛第314讲,在我校南校区八角楼会议室做“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从互联网到FinTech”主题讲座,就技术推动下金融创新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详细阐述。
技术的力量不容小觑
张维认为,技术的力量影响深远。他用滴滴出行收购优步、微信“一站式”应用、余额宝上线服务来进一步说明技术于中国金融的重要。他介绍道,传统金融运作模式主要基于物理隔离的安全体系、自建封闭的信息系统以及人力驱动和以物理网点为主要渠道。而技术则带来了变革,模式转变为基于大数据的安全体系、开放的计算云平台、数据驱动以及移动互联网。他说道,“互联网技术为金融运作模式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我国应推动互联网金融改革,用技术驱动金融创新。”
张维教授做主题报告
技术推动金融创新
金融科技来自国外,偏向于技术。而互联网金融则是国内独有,更偏向于一种商业模式。张维教授分析道,近年来技术进步,互联网金融显得捉襟见肘,而金融科技概括性更强,有望取而代之,所以应该让技术去推动金融创新。
在谈到技术该如何推动金融创新时,张维教授提出技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强化传统金融服务的运作模式:一是拓展客户触达的渠道和方式,让客户体验方便、快捷;二是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和处理方式;三是金融风险管理流程模式变革。随后,他举出差异化保险的例子来说明技术推动金融创新。他用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做了生动的解释,该公司利用FICO信用报告和顾客生活分析数据即搜索爱好、常浏览的网站等来作为保险申请人的血液和尿液分析的代理变量。这种纯数据分析法只要花费5美元,但根据这些变量,保险公司可以在每人身上节省125美元。由此看出,从互联网金融转变到金融科技的重要性十足。
金融科技问题犹存
由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体系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大的风险问题。张维教授提出目前金融科技暴露的问题主要是市场参与者行为与定价问题、风险管理问题、市场效率与监管问题。他解释道,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个体间信息交互的速度、规模和范围,从而导致金融市场中微观个体组成的改变。以前进入市场的人多是有专业知识、不盲目投机的人,他还用“同时看12块屏幕交易的人”风趣地解释过去市场个体的专业性。随着互联网发展,每个人处理市场信息能力提高使进入市场的门槛降低,因此导致市场参与者种类多样,动态规律不一样。正因为市场个体增多,会导致金融行为偏差,由此引出行为金融的问题。
张维教授更是从实践情况分析了如今暴露出的很多问题。一是跑路,即毁约,二是提现困难,即流动性的问题。随后,他更是用生动活泼的案例讲解了他提到的观点。他提到了支付宝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平台规模扩大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并用银行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设置操作通俗易懂地解释。“活期存款额度决定银行存放现金,支付宝取现灵活导致无法预测的现金提取量,这挑战了现金的资金流动能力。”他说道。
金融服务本质和未来发展
张维教授回归到金融服务的本质和未来发展来讨论Fintech蓬勃发展的原因。资金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核心“资产定价”,市场行为可以改变定价规律,他说道,“而‘金融技术’同样能改变规律,不能任由市场行为定价,要用科技优化资源配置。换句话来说,金融技术有技术驱动的金融服务。”
张维教授最后总结道,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并不是绝对分开。技术为金融服务的运营模式创新带来新的思路和工具,带动了 “Fintech”的出现和发展。这种以技术为依托的金融创新不仅形成新的竞争、产生了新的价值,同时也伴随着新的风险,也带来许多新的科学问题值得探索。
论坛现场
附:主讲人简介
张维,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副主任,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张维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金融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学者之一,主持完成了第一个关于金融工程和金融数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的课题“金融风险分析、防范与控制研究”;翻译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实物期权理论著作并在国内最早得到国家基金资助开展实物期权及期权博弈研究;得到国家基金资助在国内第一个从事计算实验金融研究,并在IEEE-Trans.on IS和《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计算实验金融学成果;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计算实验金融、金融风险管理、创业融资。获得过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992)、天津青年科技奖(1992)和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2006),1997年获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称号。兼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管理科学学报》、《管理评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学术期刊副主编、《系统工程学报》等多个重要学术期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