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总结我校2016年社会实践工作,分享社会实践成果,12月9日,“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社会实践成果报告会在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优秀实践团队代表的进行成果汇报,充分展示了我校学子“奉献、专业、包容、友爱、坚韧、进取”的志愿服务精神。报告会由校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主办,我校共青团委员会承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海春,校团委书记苏奕、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和学生代表等出席会议。

刘海春讲话
刘海春在讲话中肯定了我校在社会实践方面的丰硕成果。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特色,坚持多年扎根英德中学的“英德大湾”服务队以及“三下乡”支教队伍都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语言服务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刘海春认为,针对广东基础教育现状所提出的“春雨工程”项目是精准服务的典范,在未来可作为我校特色亮点项目。他提出五点期望:一是社会实践与思想引领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领,贯彻“以德树人”的宗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此也要强调实践的作用;二是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学实践相结合;三是社会实践与人才培养机制相结合;四是社会实践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践团队在项目设计中要注重提升实效,切实发挥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功能,让当地居民感受到“被服务”的温暖;五是社会实践与创新思维相结合,改变人们对传统支教模式的刻板印象,设计出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创新性项目。最后他希望我校社会实践能够落地生根发芽,实现质的飞跃。

“三下乡”传承与创新访谈
“一心一意深耕细作,两情相悦互惠互利”,英文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昶斌在访谈中强调,社会实践团体要主动服务当地,想对方之所想,这样才能获得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最后他总结,“英德大湾”服务队的成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专业老师的指导、校友的帮助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
“大学生要贡献自身的力量,去努力改善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校团委副书记余海波指出,社会实践团体在项目设计上要实现“优势+兴趣”,注重培养习惯和推广阅读。“支教成本逐渐增加,社会实践团体需要真正地给当地带来福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赖洁莲表示,社会实践团体要切实服务社会,精准对口单位。

志愿者访谈
大会还进行了大型赛会志愿者访谈,优秀志愿者分享志愿经历,畅谈志愿体会。五四青年人才交流会OFFER获得者林希展上台分享经历,他认为,通过实习,实习生能够学习到企业基本运作知识,锻炼自身实践能力和职场能力。本次报告会现场视频连线西部计划志愿者邵书琴,带我们倾听她在新疆兵团义教的故事,感受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愉悦感。

林希分享经验
“这是大湾队开展支教活动的第十一年”,英语教育学院“英德大湾”服务队在课程设计上苦下功夫,创新教学模式,寓教于乐,致力于将志愿服务品牌化。 “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我们来到了清远市阳山县岭背镇蒲芦洲村”,隶属校级学生组织党支部的教育帮扶团向我们讲述暑假支教的故事。“春风细雨,润物无声”, “春雨工程”乡村英语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服务队走进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为乡村老师制定最切合的教学方式,从而改善乡村教学情况。

颁奖仪式
来自艺术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等学院的代表以及大型赛会志愿者展示了他们社会实践的成果,展示了大学生的别样风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会议现场
附:获奖名单
2015年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经济贸易学院 法学院 思科信息学院 高级翻译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6年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商学院 会计学院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英语教育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