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话剧《等你归来》宣传禁毒呼唤美好回归

文字:卢娜 图片:冯伟鑫 王丹 卢宝怡 编辑:卢娜 发布时间:2018-06-07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自2017年起我省实施“全民禁毒工程”,“禁毒”成为社会热词。6月6日晚,一场反映广东禁毒社工,如何帮扶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大型话剧《等你归来》在我校北校区云山会堂上演。话剧讲述的是一名缉毒英雄的妻子与一名社会工作专业大四的学生加入博爱社工中心,在中心主任的带领下,发扬大爱无疆、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去帮助吸毒人员摆脱毒瘾、回复健康、回归并融入社会的故事。

赵丽雅到博爱社工报到

话剧以三个扭曲的人脸引出三位吸毒者的“疯狂自述”开头,三个“归来”者——女孩阳春、画家阿健、夫妻两人,他们都因吸毒而造成了人生中或大或小的遗憾,各自带着沉重的故事开始戒毒,在博爱社工的帮助下,他们都完成了戒毒这个艰巨的任务,重新回到本该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阿健与父亲闹矛盾

舞台的前排一隅独有的打字声传来,黑暗中一束光倾泻在话剧中实习社工赵丽雅身上,观众跟随着她的视点,一起经历了“对吸毒人员的的恐惧,戒毒工作的不理解”,到“慢慢理解接受了他们”,再到“佩服吸毒人员主动做出的努力以及博爱社工的无私奉献”的转变。此前有了感情的层层铺垫,赵丽雅,大声说出“让我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句话时,台下的观众情绪被调动,进入戏中,忍不住回应:“好!”掌声也随之而起。

林红与王启明向阿健父亲汇报阿健情况

话剧中,要数中心主任王启明的形象最得人心,他是博爱社工中心的主心骨,也是吸毒康复人员的心灵支撑,他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教育、去等孩子们重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我陪你,别着急”,当父亲拒绝戒毒后的儿子回家时,他陪着孩子在门前台阶坐了一夜;“就是因为难,我们才要坚持”,当社工坚持不下去想辞职时,他苦心劝说;“我们必须看到爱和光,我们就是他们可依靠的肩膀,能帮一个是一个,能救一个是一个”……一组组正面形象,让不少观众成了“王主任”的粉丝。

王启明与林红

社工林妈妈的形象同样温暖人心,她在毅然决然撕掉辞职信的那一幕,她为康复人员操碎了心,却被指做事“简单粗暴”,因为她恨毒品!这时候观众才听到了她的故事:她是一位缉毒警察的妻子,丈夫在缉毒过程中牺牲,她伤心过度也流产了,但她继承了丈夫的遗愿,在社工岗位与毒品抗争到底,“等”误入歧途的孩子一步一步蜕变。至此观众报以热烈掌声。

大团圆结局

剧中博爱社工中心主任王启明为帮助“归来者”女孩阳春重拾梦想,完成戒毒这个艰巨的任务,专门写了一首歌词《等你过来》。“挥一挥手告别昨天的苦海,握一握手期待明天的云彩……回来吧,前方的路依然精彩……”淡淡而又温暖的曲调一直贯穿全剧,并且在剧末以大合唱的形式展示了“大团圆”结局。

该剧打破了谈“毒”必“沉重”的色调,采取笑、泪相加的表现形式,在轻松快乐的笑声中完成了“宣教”“禁毒”的功效。“以话剧的形式表现禁毒故事非常好,有情有义,这个故事好像就发生在你眼前,能让孩子也明白很多人生道理。” 一位带着孩子专门来看话剧的家长满意地竖起了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