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特别策划】广外师生热议全省教育大会精神

文字:广外宣 图片:羊城派、广外新闻网 编辑:宾锐光 周喆 张甜甜 发布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分享至:

2月24日上午,全省教育大会在广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广东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在广外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夯实育人发展根基,厚植人才培养沃土,不断探索工作新路径、新模式,提升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教育强省和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广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来源:羊城派)

校党委书记石佑启

全省教育大会部署了广东教育工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广东教育强省建设新局面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聚力深入实施立德树人铸魂工程,以高质量党建思政为引领,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聚焦教育强省目标任务,广外将不断增强“外”字特色,提升“广外所能”服务“国家所需、未来所向、湾区所急”的契合度、贡献度。广外将进一步强化“五育并举”,深化“多学科+多语种”融合创新发展,增强33个语种的“专业筑基-语言赋能-数智驱动-实践强链”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势,提升拔尖外语、国际组织、涉外法治等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涉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加强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等高端智库、科研团队集群建设,强化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数字经济、语言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能力。在教育对外合作方面,学校将继续全面推进国际交流“PRIME计划”,大力拓展与国(境)外顶尖高校及机构的合作深度广度,不断提升国际化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发挥多语种优势,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故事,为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闫相斌

全省教育大会系统擘画了教育强省建设的发展蓝图与实施路径,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广外将深刻把握教育的四个特性,立足国际化办学优势和多学科多语种特色,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四个面向”育人导向,着力增强服务广东建设教育强省战略目标的实效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贡献积极力量。我们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聚焦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完善人才引进汇聚体系、人才培育发展体系、人才评价激励体系、人力资源配置体系,实施“云山特聘”“卓越人才计划”等引育工程,打造师德高尚、学术精湛、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国际化师资队伍。聚焦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系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推进拔尖外语、国际组织、涉外法治、数字经济等国家发展急需战略性涉外专业人才培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推进“广外联盟”矩阵建设,为全球教育合作发展提供“广外方案”,为国家和广东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暨深化学校改革发展战略研讨班

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秀娟

规格高、分量重的全省教育大会召开,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广东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性,深刻认识这是党的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的根本大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面向教育强省建设新使命,我们将深入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高质量党建赋能学校事业“冲一流”工作,深入推进卓越党建引领学校治理效能“四提升”行动,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在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优化高端智库服务、深化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组织力量集中攻坚克难,以党建软实力培育发展硬成绩,为教育强省建设贡献广外力量。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彦辉

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为新时代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为广东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部门,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实施立德树人铸魂工程,继续推进“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不断完善十大育人体系,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努力打造具有广外特色的“大思政课”,持续铸就强大思政引领力。依托多语种与国际传播资源优势,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速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强化使命担当。

学生工作部部长国佳

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振奋人心,催人奋进,预示着站在新的起点上,广东将朝着建成教育强省战略目标阔步迈进,以教育现代化走在前列支撑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多措并举推进立德树人铸魂工程,提升思政引领力。要大力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汇聚育人合力,促进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2024)在广外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发展规划部、科研部部长陈平

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接下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建设教育强省目标任务,对标对表建设教育强国和教育强省目标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战略引领力。聚焦科技前沿和国家、广东战略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完善学科分层分类建设机制,锚定外语学科“冲一流”目标,建强骨干优势学科,推动传统学科升级焕新,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坚持改革赋能,加快推动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以二级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为抓手,全面激发二级单位办学活力、发展动力和贡献能力,为建设教育强省和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教务部部长陈金诗

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吹响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嘹亮号角。会议高屋建瓴、催人奋进。在本科人才培养上,广外将继续依托多语种与多学科融合优势,以广东省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为抓手,强化“专业筑基-语言赋能-数智驱动-实践强链”四维特色,推进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变革,构建多元、开放、动态、包容的人才培养新生态。在拔尖外语、国际组织、涉外法治等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涉外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学校将重点培养一大批精通国际规则与本土实践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为广东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奋力书写新时代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广外答卷。

研究生院院长杨励

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正当其时,开启了教育强省、湾区教育的新篇章。广外将以大会精神为引领,以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沃土为基石,以谋划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五五”规划为重点,大步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广外作为一所国际化特色鲜明,外国语言文学、全球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研究生教育将主动聚焦国家和广东省区域战略发展需求,以高质量为首要任务、以国际化为根本特色、以学科交叉为发展动力,通过全面部署推进“高质量学位点建设”“科学安全研招机制”“分类创新教学体系”“国际拔尖人才培养”四大升级改革工程,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为夯实广东人才底座贡献广外力量。

人力资源部部长谢文新

为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我校将持续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人才发展优质生态。坚持党管人才,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全校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政治引领,实施“培引并举”。构建分层分类教师培训体系,推进“卓越成长”“学科领军培育”计划;建立学科需求动态清单,“靶向”引进外国语言文学、经济学、法学、区域国别学等领域高层次人才。人才评价改革方面,构建以师德为首要、贡献为导向的科学体系,推行代表作评价,实施“揭榜挂帅”,激发人才活力。在服务保障上,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为广东建设教育强省提供示范,彰显广外担当。

PRIME NETWORK WEEK首届国际教育交流周开幕式

国际交流合作部部长周鹏

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发布之际,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正当其时。大会提出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工作要求,与广外“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定位高度契合。广外始终积极参与教育对外开放,已与66个国家和地区的511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师资交流、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国际交流合作部将持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并以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以学校国际交流合作“PRIME计划”为抓手,充分发挥“多外语+多学科”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以合作谋创新,推进国际化办学模式改革,构建更高质量的国际合作生态,为广东建设世界级教育高地贡献广外方案。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张欣

在广东省实施“五外联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系统工程中,高等教育肩负重任。全省教育大会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维提升到新的高度。广东省作为高等教育大省,现有近200个外语专业建设点,覆盖33个外语语种,无疑是外语专业人才的蓄水池,也是外语高等教育强省。广外充分发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教育部A类学科的优势,构建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布局,不断增强“外”字特色。英文学院将始终坚持外语教育“全国一盘棋”办学理念,强化湾区外语教育跨区域、跨学校、跨学段工作协同,服务国家所需、未来所向、湾区所急。

我校师生应邀为马塔雷拉总统提供翻译服务

金融学院院长展凯

作为一所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我们要紧抓政策机遇,立足“双区”建设战略支点,在三大维度实现突破性发展:一是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联动三地高校与金融机构共建“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实验室”,打造跨境金融人才联合培养体系,重点培育精通国际规则、通晓湾区市场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二是强化特色学科优势,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产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和实践应用;三是拓展社会服务能级,依托“湾区金融智库”建设,推动科研成果向金融政策创新转化。通过多维发力,加速形成具有广外标识度的金融学科生态圈,为广东建设世界级教育高地贡献特色化发展范本。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王秀民

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为新时代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奋进号角。面对教育强省建设的新要求,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要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优势,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多语种+”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作为高校基层党务干部,我们要以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数字化创新,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在构建具有湾区特色的教育开放合作格局中彰显担当,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为广东建设教育强省贡献智慧与力量。

法学院(广东涉外律师学院)党委书记杨敏生

全省教育大会强调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性。作为基层党组织,要牢牢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主题主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法学院党委作为“广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深化党建思政与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的融合创新,不断探索党建思政工作新路径、新模式,为培养更多新时代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推动法学学术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省和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奋力书写新时代法学党建与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广外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发布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申宇铭

在今年全省教育大会的号角声中,我们看到了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新图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受全省教育大会的鼓舞,深刻感受到教育在推动广东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今后在教学中,我们要将立德树人贯穿始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项目驱动和产学研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推动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优势,加强与港澳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为广东建设教育强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毛国民

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对教育强省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令人鼓舞、催人奋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政治立院、特色强院”的建设理念,以“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抓手,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继续打造“小语种+思政”系列精品课,发挥名师工作室培育辐射功能,实施卓越思政课教师领航行动,夯实育人发展根基,厚植人才培养沃土,提升服务“国家所需、未来所向、湾区所急”的契合度、贡献度,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王巍巍

高等教育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提升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导向,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校企联合研发,推动“AI云帆译”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翻译人才培养中的深度应用及科研转化,实现个性化精准教学,提质增效。通过人工智能与翻译教学深度结合,建强广外-澳理大“翻译+计算机”合作办学项目,回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支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发挥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合作院校作用,聚焦国际影响力建设,培养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备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翻译人才,打造胸怀祖国、政治坚定、业务精湛、融通中外、甘于奉献的高素质、实践型、创新型的传译人才队伍,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校举办“云山杯”第三届国际远程口译大赛总决赛

区域国别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陈阳阳

全省教育大会意义深远、催人奋进,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应努力在教育强省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作为一名党员和政治学理论研究生,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所肩负的重大责任,研究生阶段不仅是学术深造的黄金期,更是价值塑造的关键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将发挥专业优势、找准自身定位、把握时代机遇,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去,努力成长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推动教育强省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瑶篮”团队项目获奖师生合影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2022级本科生李嘉

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我深感本次全省教育大会意义重大。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这不仅是对我们个人成长的期望,更是对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期望。我们不仅要追求学术上的卓越,更要在思想上、品德上不断提升,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今后,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大会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