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新春特稿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文字:教务部 学生工作部 研究生院 学生就业创业中心 张甜甜 图片:教务部 学生工作部 研究生院 学生就业创业中心 张甜甜 编辑:宾锐光 张甜甜 发布时间:2025-02-02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2024年,广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紧紧围绕“国家所需、未来所向、湾区所急、广外所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各领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

为回顾展示学校2024年教育事业取得的突出成绩,从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人才队伍、教育国际化、校园建设等方面,回望2024年的耕耘与收获,为2025年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值此新春之际,由宣传部牵头、各相关单位共同协作,策划采写了2025年“新春特稿”系列报道,在大学官方公众号、校园网等平台陆续推出。


时光流转,新元肇始。2024年,广外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进行人才培养体系重构,大力推动学科专业融合创新发展,以改革之勇、创新之力、开放之姿引领人才培养发展之变。2024年,广外师生紧握笃行实干之笔,饱蘸奋进拼搏之墨,书写新时代教育强国新篇章。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深度融合

广外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重点支持传统优势专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关键语种专业、涉外法治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等相关专业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外语学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打造“外语+”学科体系,推动外语学科与其他优势学科交叉汇聚、双向赋能,促进学科专业体系整体升级。

学校推进“外语+专业”教育改革。2024年1月,“商务英语+法学”等9项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获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这是广东省上线的首批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2025年1月,学校新增获批“国际经济与贸易+西班牙语”等10项项目。出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双学士学位项目采用小班教学、复合型培养等模式,在课程大纲、课程设置等方面着重改革。

学校增设文科战略新兴专业,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新增斯瓦希里语、保加利亚语、供应链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包含两个国家急需语种。与此同时,学校鼓励学院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升级,设置融合创新的专业新方向,新增英语(区域国别与跨文化)等七个方向。学校现有包括33个外语语种的74个本科招生专业,已开齐RCEP成员国及东盟十国官方语言专业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30个关键语种中的28个,共获批59个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

聚焦内涵建设,着力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在耶鲁大学Frederick Raudat教授的课堂上,法学院郭柯扬等广外10位学子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一起。郭柯扬以网约车平台uber为例,介绍中国法适用“从属性”的判断标准,这是广外“视界行”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团组项目的一个缩影。2024年,学校推出“视界行”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团组项目,包括郭柯扬在内的一批批优秀学子在学校资助下,前往牛津、剑桥、耶鲁、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以及国际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全球化思维。

广外“视界行”研学团在南洋理工大学教学楼前合影

2024年,学校联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开展“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引进邀请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高校教授在线直播授课。通过跨校、跨境、跨学科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2024年春季学期,学校开设了63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课程,共有433名学生选课;秋季学期,预计开设25门课程,参与选课人数达到290人。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奥马哈分校Dr. Chad S. Owsley与广外参SPARK 项目学生互动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广外获批法律、翻译两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实现了专业学位博士点零的突破;成为商务部、教育部“出口管制”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8个试点单位之一。积极培育各级各类研究生教育教研项目和教学成果奖,4项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获立项。国际治理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和面向经合组织(OECD)的信息数据人才培养项目成功获批国家留基委新一期(周期2025-2027年)全额资助立项,同时组织申报了新的国家留基委创新型国际合作研究生培养项目,增设了“多语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创新班。

2024年,学校共有19名研究生获得联合国总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国际组织实习机会,3名研究生正式入职联合国总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投行等国际组织,从广外校园到国际组织他们用专业知识和积极态度诠释着中国青年的风采。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在亚非学院的课堂里,专任教师吴永旋带领学生阅读学习乌尔都语文章“群山之后——穆里”后,延伸学习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历史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乌尔都语译本的相关内容。广外在外语教学中深入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持续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取得了良好成效。

广外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课程思政理念,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024年,本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同时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还建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云平台,入选2024年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10项目获批2024年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32个项目入选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立项。此外,学校依托易班网络思政平台构建“一心三环五工程”网络育人体系,多维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学校获易班优课新生入学教育优秀组织奖。

汇集教育科技力量,数字赋能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2024年,广外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转型,本科课程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2024年,学校探索创新以实践为导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联合华为和中软国际共同开发“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虚拟仿真系统”,以数字赋能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质增效。学校联合阿里云发布“AI云帆译”智能平台,将AI技术深度融入口译教学的全流程,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和智能动态分层教学,开启口译人才培养新纪元。

广外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现场演示

广外联合阿里云发布“AI云帆译”智能平台

2024年,广外立项建设28个数智课程项目,3门“理解当代中国”课程将上线学习强国平台。推进“慕课出海”工作,已上线62门慕课,包含英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韩国语、波斯语6个语种共40门外语慕课,覆盖将近600所院校的约70万人次学习了我校课程。

教育数字化转型会议现场

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一个个互动性、实践性、趣味性的课堂在加速塑造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朱育锋等广外学子融合创新开展国家级大创项目“瑶篮——非遗文创织出乡村振兴新形态”,建成了全国首个瑶绣纹样IP库和AI设计系统,带动了广大瑶乡人民增收致富,取得了21项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了23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瑶篮——非遗文创织出乡村振兴新形态”项目入选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

2024年,广外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硕果累累。学生在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3金奖、2银奖、13铜奖;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广东省决赛中获2金奖,在国赛获1银奖、1铜奖;在广东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7金奖、3银奖、4铜奖;广外代表队在2024年全国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获全国二等奖。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深受各用人单位青睐,截至11月30日,2024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09%,毕业生薪酬再创新高,高质量就业持续向好。

展望2025年,广外将继续着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全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广外力量”,展现“广外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