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保护非遗文化 这群广外人把千秋遗韵唱成诗篇

文字:陈佳凝 陈佳钰 荆文宇 吴紫婷 杨欣灵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周喆 发布时间:2023-08-21 点击数:

自禹铸九鼎,浸润礼乐春秋,点染六朝金粉,而后更经烈火峥嵘的熔铸,中华非遗文化沉蕴博远,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保护非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这么一群广外人,助力中国非遗文化传播,让非遗文化的春风吹出广外,走向世界。让我们走进以五色丝线织出瑶族刺绣新时代风采的“瑶篮”团队,让剪纸、缠花等非遗技艺在课堂绽放的明德书院,在指尖重现大吴泥塑宋塑遗韵的“青苗拾遗”团队,用多语言传唱南粤古驿道之声的“译心筑梦”团队,和他们一起在广外邂逅非遗的“前世今生”。

“瑶篮”团队与瑶绣传承人合影

描鸾刺凤,绣娘指舞翩翩飞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金奖,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我校“瑶篮”团队在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他们运用“互联网+思维”,将非遗瑶绣与新技术相结合,创建了全国首个瑶绣纹样IP库。随着他们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瑶族刺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了解瑶绣这一非遗文化,“瑶篮”团队走进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来到瑶绣生根发芽的地方。在那里,他们被回到家乡开办乳源扶贫就业工厂的瑶绣传承人赵永兰的故事感动;被即使不会讲普通话也依旧热情展示瑶绣纹样与技法的村民们的热情感染;被邓菊花和邓桂兰老师精湛的刺绣技法所震撼……在乳源的这些经历犹如义理箴言,坚定着“瑶篮”团队延续瑶绣文脉的决心。

“瑶篮”团队成员向瑶绣传承人学习

在瑶绣之前的传承过程中,往往都是依靠口耳相传,从来没有过对于纹样的系统整理,这也就导致很多瑶绣纹样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谈及这一现象时,朱育锋的语气显得有些沉重。为了助力瑶绣的传承与传播,“瑶篮”团队建立全国首个瑶绣纹样IP库,并依据该IP库打造了高达526款不同的瑶绣文创产品。毫无疑问,设计数量如此之多的文创产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过程也充斥着枯燥与乏味。然而,作为团队中“文创变现”环节的负责人高晓晨,在被问及困难时,只是耸了耸肩,笑着说道,“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变现后,能够让瑶绣这一非遗文化被更多人关注,那一刻,感觉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绣手勾勒瑶家韵,锦绣华章贯古今。以技术赋能非遗瑶绣,“瑶篮”团队提供了非遗传播的新模式。在朱育锋看来,比起“先锋者”,他们团队起到的更多是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统筹乳源地区原本拥有的与瑶绣相关的文化,并在部分纹样中加入与时代相融合的特色元素,再将其通过“瑶绣进校园”“文创产品”等形式对外传播。未来,“瑶篮”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打造非遗乡村振兴新模式,为传承中国非遗文化贡献一份自己的青春力量。

指尖生花,千秋遗韵绽广外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在窗明几净的明德书院,非遗跨越几千年的距离,与广外的同学们进行对话。而这其中的桥梁,是由明德书院“匠心拾遗”项目负责人周裕欣与各类非遗文化的主讲人搭建起来的。

搭建宣传的桥梁并不容易。对于周裕欣来说,联系各类非遗文化主讲人是她遇到的第一个难题。除此之外,她还需考虑主讲人时间的安排协商,以及如何对非遗进行深入探索,从而确保活动能够更好地传达非遗的内涵和价值。而对于非遗文化的主讲人们来说,如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介绍好非遗文化,则是她们不断为之努力的地方。

罗康婷是明德书院剪纸艺术的主讲人。还是孩童时期的罗康婷,看着自己的外婆手持剪刀,指尖翻飞,千变万化中剪纸落成,心中充满了惊奇,于是也拿起剪刀,做起剪纸来。经过对剪纸的深入学习,她对剪纸更加着迷了。在她看来,剪纸简单而生动,不需要难寻的原材料、繁复的工序,只要一张纸、一双手、一把剪子就能裁出独特的图案。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可供他们自由发挥的舞台。“剪纸展开来的时候有种拆盲盒的感觉。”她笑着说道。而缠花艺术的主讲人黎宇柔则是在刚上大学的时候被汉服文化所深深吸引,进而自己学着制作汉服的配饰,由此接触了缠花文化。她为缠花文化所蕴藏的中国传统古典美深深倾倒。同时,缠花技艺的历史之悠久,生命力之顽强,也让她惊叹不已。

当罗康婷和黎宇柔收到明德书院“匠心拾遗”项目主讲人邀约的时候,她们的内心忐忑又兴奋。一方面,她们深知非遗文化博大精深,而个人了解到的知识难免有局限之处;另一方面,她们深感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当非遗文化面临困境时,更需要有人宣传带其回归大众视野。“历史文物凝练着时间的技艺,非遗宝藏沉淀着旷古的智慧。”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非遗文化中窥得中华文化的独特与丰富。怀着宣传非遗文化的责任感,她们最终接受了这份邀约。

剪纸负责人罗康婷给同学分享剪纸技巧

万事开头难,起步阶段的艰辛不可避免,但好在“匠心拾遗”项目发展的路愈加明朗。在罗康婷的剪纸课堂上,同学们尽管在一开始比较拘束,但在罗康婷的鼓励下,同学们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逐渐沉浸在剪纸文化“包容开放”的魅力中,纷纷将作品展示在朋友圈。同学们对缠花文化的兴趣也同样高涨,不仅课上踊跃举手发言,课下还会将做不完的材料打包带走。这些热情景象都让两位主讲人惊喜不已。在“匠心拾遗”打造的非遗课堂上,非遗不再久驻于高台,而是走进日常生活中,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简单而又生动活泼,富有趣味。同学们在实际接触过程中对非遗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兴趣又将引领着同学们在探索非遗的路上越走越远。

缠花负责人黎宇柔给同学分享缠花技巧

在未来,周裕欣希望不断丰富宣传媒介,在打磨推文的同时开发视频宣讲,并尝试与其他社团合作,给同学带来更好的文化体验,让同学们在学习中感受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罗康婷则对校园宣传非遗文化充满了信心,她相信,大学生群体包容开放,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再加上广外广阔的平台,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非遗的魅力。

抟泥成塑,春风拂面非遗传

广外学子不仅在校园内积极宣扬非遗文化,更将视野铺开延展于校外,让非遗文化的春风远吹,让更多人了解到非遗文化的鲜活动人之处。

黄佳悦是保护、宣传大吴泥塑的项目“青苗拾遗”的创始人。说起自己与大吴泥塑的初遇时,黄佳悦仍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我们是开始接触非遗项目才了解到潮州有大吴泥塑这个非遗文化的”。但是经过深入学习,来自潮州城的黄佳悦被其深深吸引。大吴泥塑反映着潮州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其多取材于当地的传统潮剧和民间传说,给予黄佳悦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她将大吴泥塑与自己的相遇描述为“缘分”。

相遇可能只是刹那的一瞬,而与大吴泥塑非遗传承人的交流则让黄佳悦下定决心,投入到大吴泥塑长远的保护中去。据大吴泥塑继承人吴维清先生等人的介绍,大吴泥塑的发展正面临着困境,在大吴泥塑最为鼎盛的清朝时期,曾出现过“户户有作坊,人人会泥塑”的盛况。百年过去,大吴泥塑却由于地域文化传播的局限性和传播方式的保守性等因素,难以避免地受到市场的冷落,逐渐沉寂。生于潮州城,长于潮州城的黄佳悦怎能不感到痛心呢?于是她成立了旨在宣传、保护大吴泥塑的组织,将其命名为“青苗拾遗”,寓意“以青年之力,育非遗之林”,致力于延续中华非遗文化,为其培育新苗、培养新人。

“青苗拾遗”团队与泥塑传承人合影

大吴泥塑的泥偶之所以丰富多样,栩栩如生,是因为每屏泥塑都要历经模塑,捏塑和贴塑三大步骤手法,细心刻画,方才动人。泥塑制作如此,文化宣传亦如是。在进行非遗宣传时,黄佳悦先将大吴泥塑非遗文化确立为团队宣传的主体,不断深入学习,再通过视频、现场教学活动等方式将大吴泥塑的前世今生一一展现,为大吴泥塑文化加入更多细节,将“泥偶”的眉眼,躯干一笔一画地勾勒出来。这样,大吴泥塑的非遗文化就像泥偶一样,生动形象地展现给观众了。“青苗拾遗”的成员们用多种方法宣传大吴泥塑,他们在潮州博物馆举行“潮玩活动”,去往清远市的中学宣传,足迹踏遍越来越多的城市。不仅如此,“青苗拾遗”团队还积极开展“译心遗意”项目,邀请广外西语学院的同学进行翻译宣传,将大吴泥塑的经典故事呈现给国际友人。于是“青苗拾遗”团队推动着大吴泥塑的非遗春风穿越了那个邻海的小城,吹到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让那里的人们不仅感受到大吴泥塑的化土泥为神奇的技艺,更感受到潮州古城的风土人情,大国匠人的坚守精神。

“青苗拾遗”团队向外国友人介绍大吴泥塑

除此之外,广外“译心筑梦”(原“译带驿路”)团队也在向外传播非遗文化上做出了属于广外人的努力,他们以多语言为载体,发挥我校作为语言类院校的独特优势,挖掘南粤古驿道丰富的经济资源,传播当地非遗文化。

在团队走过的六年时间里,“译心筑梦”的成员不断发生改变,但始终不变的,是他们“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南粤文化”的决心。他们不仅走访南粤古驿道附近的贫困村落,还协助政府招募志愿者,共同开展“驿道青年行”“古驿道定向越野大赛”等活动。同时,“译心筑梦”团队还依托广外的多语言优势,向海外输送非遗传播的志愿者,让海内外的不同群体都能够体会到古驿道文化的魅力。即使面对种种挑战,他们仍然克服万难,建立海外账号,坚持开展海外教学活动,向国外友人讲授中国春联的奥秘。除此之外,他们还与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合作,讲述南粤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让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友人更直观地感受到南粤文化的独特魅力……六年来,他们通过28种语言,原创了100篇推文、举办60余场赛事活动,推动古驿道文化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译心筑梦”团队宣传照

“从去年开始,我们的活动范围从广东省内的古驿道,扩展到了全国的古驿道。”团队目前的负责人陈婉晴说道,这也是“译心筑梦”更名的原因。随着团队的不断扩充,“译心筑梦”团队也有了更多的尝试,他们以微信小程序“寻梦数字馆”为载体,以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进行了文化整合,让来到中国学习、工作的国际友人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古驿道文化的内核与意蕴。令陈婉晴惊喜的是,部分国际友人在领略到这一文化的魅力后,还会主动选择向家乡的亲人朋友分享,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文化古老的文脉。在与广外多语言实验室合作的过程中,团队更是创新性地提出了向外传播的新形式,并希望在未来走出国门,助力古驿道文化走向世界。

新芳悄绽,利刃出硎。千年流转,中华非遗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百年传承者,一代代习得话本传奇里的精巧技艺,钩沉经史子集的义理箴言,他们不易心志,只为延续华夏文脉。如今,作为新时代传承者的广外学子们,亦跟随着时代的律动,持续为古老悠久的非遗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而当下的每一份努力与成就,都将在历史长河中得到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