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新闻网20年】以奋进之笔书写广外华章——广外新闻网20年发展回顾

文字:周喆、徐逸竹、梁紫锌、郑惠琼、浦卓、苏映绮、刘秋怡 图片:受访者提供、广外新闻网 编辑:宾锐光 周喆 发布时间:2022-12-09 点击数: 分享至:

墨忆流光,二十年来砥砺奋进;岁记有余,广外故事春华秋实。202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网(以下简称“新闻网”)迎来了创办20周年。20年来,新闻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遵循网络传播规律,顺应媒体变革趋势,记录下学校无数高光时刻,成为广外师生及社会各界了解广外的重要窗口。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我们明确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也赋予我们新的时代课题。广外新闻网将接续奋斗,整装待发,立足新的时代续写广外新闻宣传事业更加精彩的华章。

当前新闻网页面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从单调的白纸到色彩斑斓的画图”

“校园新闻,一网打尽”是新闻网最初的口号。2002年1月1日,广外新闻网正式运行。成立初期,新闻网坚持校园主流权威媒体的定位,及时地发布最新校园资讯以及校园新闻。彼时,一幅属于广外新闻网的鸿篇画卷,正徐徐展开。

千禧年初,正是中国互联网的初步快速发展时期,国家鼓励高校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积极发声探索。广外新闻网的创办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也回应了时代对高校媒体建设、时事信息传播的需求。

新闻网成立两周年纪念专刊

在新闻网两周年庆典上,时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孔晓明指出,新闻网已经形成了“思想性、新闻性、互动性”的风格,通过深度报道关注校内外时政,挖掘深层次内容;摆脱了传统校园媒体仅以发通知和会议报道的模式,丰富新闻内容;建立各种途径接受校内外师生及社会的批评和建议,搭建了一个自由快捷的言论交流平台。

为更好地服务于新闻网建设,2002年5月,党委宣传部成立广外新闻社,黄汗为首任社长。据曾任新闻社社长的2001级校友、《羊城晚报》羊城派编辑部强国号工作室副主任孙婷婷回忆,在人员配置上,新闻社由核心的采访部、编辑部,和技术部、秘书部构成。分别负责新闻网的内容策划、采写和编辑等工作,新闻网的日常技术运营维护及管理新闻社日常事务性工作。而在硬件资源方面,据校友、新闻社记者、《南方日报》经营系统蓝虎公司负责人李文龙回忆,初期硬件设施很简朴,发出来的也是纯文字、没图片没色彩的新闻。一开始只有党委宣传部专门腾出来的一个办公室和几套旧的办公桌椅,新闻社建立以后,宣传部专门给新闻社配备了工作电脑、数码相机和U盘等设备。日常工作中,指导老师经常给学生记者们做业务指导,协调各类事务,尽最大努力完善各种条件,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为新闻网的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005年新闻网页面

2004年,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进行改革,将新闻网与校报合并,形成“报网合一”的发展形势,是“一次采集、多次生成”采编业务模式的较早实践者。据2003级校友、南方杂志社时政部主任林若川回忆:“当年新闻网,不仅在广东高校,甚至在全国高校里都是比较领先的,是广外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报网融合后的新闻网积极鼓励学生关注校内外新闻时政,不断推出优秀新闻作品。在新闻网五周年成果展中刊登的新闻网见证的广外历年备受关注的、高点击率的大事件里,如“第八届民运会”、“2007年大运会”、大学开放日等大事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2004年的“‘东方猫王’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一文,点击率高达58996。这不仅反映了新闻网记者与学校及社会同频共振的专业精神,也反映了广外师生对新闻网一如既往的肯定和支持。

“专业、可靠、活泼。”这是大学城校区新闻社首任社长、新华社记者吴燕婷对新闻社记者的印象。新闻社成立后每年定期招新、不断吸纳对新闻行业有兴趣的学生,一如新闻社社训“做新闻事业,交一生朋友”,“经过报道流程、采写编评等专业训练,每位社员在面对新闻任务时都能独当一面。”不少如今在新闻领域的校友都赞许道。他们觉得广外新闻社的架构与工作方式和真正的新闻媒体非常相似,能够帮助他们走上岗位后比其他新人更快地适应媒体工作模式。广外新闻网“立足校园、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的专业发展模式,使参与者与关注者都能从中受益。广外新闻人以“讲好时代故事”为初心和使命,以积极的姿态努力成为广外精神的建设者和弘扬者,为日后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闻网五周年庆宣传部工作人员和学生记者合影

在新闻网发展初期,前辈们筚路蓝缕,极尽构思,工笔勾勒,让新闻网的建设从单调变为多元,为新闻网事业的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广外新闻网从一张单调的白纸,经点染铺展,逐渐成为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百舸争流,扬帆引航

————“‘三多’‘三深’讲述鲜活广外故事”

互联网信息迭代发展,各大校媒百舸争流。广外新闻网要讲好鲜活广外故事,就需要有思想的“坐标系”,更需要有原则的“主心骨”。早在2011年,校党委宣传部便提出了广外新闻宣传工作要以“政治性、学术性、时效性、平衡性”为引导,正确把握新闻舆论导向,并提出“三多”、“三深”原则,即多报道师生中鲜活的新闻故事,多报道有特色的学术文化活动,多策划深度报道;深入解读学校办学思想、发展战略,深入挖掘基层新闻素材,深度揭示学校重大活动、重大项目、重大业绩的背景、动因与意义。肇庆学院副校长、广外原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文涛表示,“政治性”放在第一位,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学术性”强调的是大学是自由的学术共同体,新闻网要讲好学者、学生、学科、学风故事;“时效性”是新闻稿件的生命,要求及时报道学校的中心工作、重大发展成就以及师生关注的热点事件;“平衡性”则要求新闻网平衡好学校各校区、各群体的报道需求,全面关注学校各个领域的建设与发展。

新闻网记者拍摄的2011年深圳大运会开幕式

新闻网记者拍摄的作品获亚洲青年摄影大赛三等奖

在“三多”、“三深”原则指导下,新闻网不仅不断发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题宣传报道,还不断推出贴近师生的、有温度、接地气的专题报道。“网评天下”“媒体广外”“校园文学”“高教前沿”等栏目和“光影档案”“广外达人”“校园搜索”“周五特稿”“特别策划”等品牌专题,记录着科学研究、学术思想、校园生活、文艺文化等五彩斑斓的广外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关注全国时事热点、呼吁师生凝心聚力的“云山时评”栏目一炮打响,在2011年开设当年即获得广东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的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1项三等奖的好成绩,“云山时评”成为广东高校新闻评论的佼佼者。

  

新闻网十周年庆


新闻网筹备大学开放日新闻发布会报道

近十年来,新闻网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广外新闻人遇上了时代的“东风”。据新闻社记者、2009级校友王雨渤回忆,校内外的大型活动非常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接连举办,广外新闻网积极参与其中,各大活动中都有广外新闻网人的身影。2012年广外第三次党代会、2013年纪念梁宗岱诞辰110周年活动、2015年建校50周年华诞、2016年人民艺术家王蒙讲座、2017年新增应用经济学博士点和2021年新增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广外第四次党代会、2020年入驻广州知识城、2020至2022年抗击新冠疫情……二十年来,广外的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被新闻网传播、记录和见证。广外新闻网以优美的笔触和鲜活的镜头记录了学校改革发展一件件重大事件、重大活动,记载了学校收获的一串串累累硕果,见证了广外人一段段励精图治、拼搏进取的奋斗历程,讲述了一个个广外人砥砺奋进的感人故事。

广外新闻与广外的发展紧密相连,记叙的广外故事承载了广外人的精神家园、记录了广外二十年变迁史。广外新闻网以其优美的笔触和鲜活的镜头绘就了一幅生动靓丽的画卷,以其作为传播者、记录者、见证者和推动者的使命担当完成了一段历史的书写。

采访诺贝尔文学获得者、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报道2016年王蒙作客广外

报道广外创作首部大型原创话剧《宗岱的世界》


接续奋斗,春华秋实

——“打造中国高校最好的新闻网”

“要打造中国最好的新闻网”。二十年来,新闻网始终不忘最初的办网目标。如今,各大社会媒体上关于广外的报道大多引用或转载自广外新闻网,充分反映了新闻网是外界了解我校的窗口,是校内师生沟通的平台、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2015年英文网新页面上线

2020年英文网根据当前流行趋势进行改版

二十年来,广外新闻网的前端页面和后台编辑系统多次改版,以适应当下媒介发展形势以及师生的阅读需求。新闻网始终坚持以导向为魂、内容为王、技术为先,锲而不舍地追求高质量发展,坚持做到“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新闻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到哪里”,既迎合时代发展又葆有自身特色,成为华南地区高校网络新闻媒体中的一抹亮色。经过深厚储备与蓬勃发展,新闻网一鼓作气斩获诸多荣誉:2010年、2014年广外新闻网分别获得“广东省十佳校园媒体”称号,在“2012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中,新闻网进入排行榜百强;2014年,广外新闻网被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委员会评为“十佳网站”,2020、2021年分别获“广东省优秀校园媒体”称号……看到新闻网摘获累累硕果,当时参与竞选“十佳校媒”的新闻社代表张纯和时任社长王雨渤都并不意外,他们笑谈:“10万的点击率对于校园网站实属不易,我们都感到很自豪”。

报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

报道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

报道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在我校开幕

提到广外新闻网的影响力,胡文涛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从三个维度展现新闻网吸引力和影响力:一是校内师生的关注度,在这一方面,新闻网备受广外师生重视。他回忆:“几乎每一个员工,早上到办公室第一时间,看的就是广外新闻网”;二是社会方面对新闻网的态度。广外新闻网在众多兄弟高校新闻网中,以其优秀的稿件质量、较高的网络点击率被公认为华南地区高校最好的网络新闻媒体之一。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等知名媒体常常转载新闻网策划的专题报道;三则是新闻网成为了广外师生和社会各界获取广外资讯最核心的平台。在二十年的建设中,新闻网的报道涵盖校内各方面,为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精神共享提供了平台,成为了广外历史、人文故事、精神生活的见证者、记载者,是广外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广外新闻网获得“广东省十佳校园媒体”称号

“优秀校媒”荣誉证书

从点击率首次破万的报道到进入“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百强;从五周年时的新闻网历年成果展到十周年时成立媒体人校友会;从当时的“报网合一”再到如今加快融媒体中心建设,新闻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逐步办出了质量,办出了品牌,办出了知名度美誉度,办出了吸引力影响力。

二十年接续奋斗,二十年春华秋实。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新闻网依然在不断精进,在内容和平台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二十年是新闻网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新闻网一个新的起点。

专题策划报道新增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媒体融合,再续华章

——“四个一”打造立体化全媒体新闻宣传矩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适应当今时代媒体发展新趋势,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202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融媒体中心在校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建立。融媒体中心负责运营管理“一报”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报》、“一网”即广外新闻网(广外英文网)、“两微”即大学公众号和大学微博和“三个其他新媒体平台”即大学抖音、大学B站、大学视频号等平台。现任党委宣传部部长、融媒体中心主任申明浩表示,广外融媒体中心将致力于打破新旧媒体的壁垒和界限,充分整合优化全校新闻资源,推进校园媒体深度融合。融媒体中心计划通过打造“四个一”,即“一个宣传矩阵”、“一支多媒体新闻团队”、“一个联动协同机制”和“一个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全方位、立体式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

2020年英文网新页面

广外融媒体发展中心建设具有良好的传统和基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报》办报历史久远,在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外贸学院合校之前就已有校报,1995年合校后办了首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报》,目前办报已超过440期。2004年新闻网与校报合并,开始实践“报网合一”管理模式,广外是较早探索媒体融合的高校之一。多年来,广外紧跟时代潮流,大力推进纸媒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通过实施校报编辑部与新闻中心合署办公和整合新闻社学生队伍,促进人员队伍融合;通过建设电子校报平台等,促进平台融合。

除了校报和新闻网等传统媒体持续发力外,学校官方公众号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也发展迅速。广外官微公众号粉丝数已突破20万,2017年获年度广东高校(本科院校组)新媒体影响力一等奖;2018年入选“中国大学官微百强”;2022年位列广东省高校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周榜单第3。官方抖音账号自从2020年开通至今制作出了许多师生喜闻乐见的作品,至今总浏览量已高达350万。

“战疫广外人”相关专题报道(部分)

融媒体新闻作品(部分)

新机遇,新挑战。融媒体中心建设也给广外新闻人提出了新的要求。申明浩认为,融媒体中心要注重与社会主流媒体共同策划,深入挖掘学校重大成就、办学特色、鲜活故事,在社会主流媒体各种平台推出各类深度报道和鲜活报道,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要调动并整合学校的宣传力量和教育资源,提升“多语讲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读懂中国,放眼世界,依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等重点学科,组织调动学校多语种、国际传播等学科专业的资源力量,发挥学校英文网、多语种网站等平台作用,开展研究、翻译和传播、宣介工作,面向国外传播中国故事和广外故事,展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和大学形象。

广外师生的需求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在变化。当今的媒体形势需要的是“采、写、编、评、摄”都能行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广外新闻人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与业务能力,创新新闻内容和形式,向师生提供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新闻精品。心系新闻网建设发展的媒体校友们寄语广外新闻人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做技术上的“多面手”,厚植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

新闻社记者在大学城校区钟楼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闻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初试啼声到展翅翱翔,走过了20年栉风沐雨、硕果累累的发展历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外新闻网人将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加深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增强自身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勤劳的双脚、独到的慧眼、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笔触,打造更多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精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书写广外发展奋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