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十二五”的辉煌历程,广外人又迈上了“十三五”的伟大征程。为让广大师生更深入地把握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部署,“盘点十二五、落实十三五”大型报道组记者近日采访了校长仲伟合,重点围绕“双一流”战略、“人才强校”工程以及“优质特色广外”和“人文幸福广外”建设等几大方面畅谈发展思路。
聚焦“双一流”——
外国语言文学争创国际知名的全国一流学科
外语学科与经管法学科融合发展
围绕今年国家启动的“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广外应如何力争有所作为?仲伟合表示,广外应立足当前现实,以建设国内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一流学科为目标。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成全国一流,同时让该学科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仲伟合接受大型专题报道组记者采访
仲伟合认为,广外目前已经具备了冲击一流学科的实力。他介绍说,广外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已经有5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在全国该学科的综合排名位列第三。广外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有许多开创性的贡献:在中国开创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样一个二级学科;高考英语改革由广外发起,英语四六级、四八级考试最初设计从广外起步;翻译学能够进入教育部的学科目录成为二级学科,与广外多年的摸索紧密相关,广外不仅在全国率先开设翻译本科专业,而且建立了非常完整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仲伟合强调,外语学科和经管法学科融合发展,也将成为广外冲击一流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一个特色学科建设。多年来,在外国语言文学这样优质特色学科的辐射之下,广外经管法学科融合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广东战略国际研究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广外为国家、广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决策依据和智库智力支持。
“一所大学将来能够成为一流大学,要靠学科来来支撑。当所有的学科都逐步成为著名学科的时候,那么这所大学就自然逐步成为一所知名的大学了。”仲伟合对广外未来的美好前景充满期待。
聚焦“人才强校”——
面向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项目设“人才特区”
面向校内教职工设“云山特聘岗位”
打造国际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我们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根本保障。仲伟合强调,“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关键点,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突破带动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学校建设离不开广纳英才。“我们不仅要吸引优秀学生,更要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层次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到我们学校,一起共建一所优秀大学。”仲伟合谈到,我校将利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申报国家和广东省人才工程,面向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设立“人才特区”,培养和引进重点学科和重要学术领域发展急需的学术领军人物和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力争在引育长江学者、“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特支计划”等高层次人才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此外,仲伟合还强调,学校需深入推进“云山学者”岗位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并且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部建设、行政管理等领域设立面向校内教职工的“云山特聘岗位”。在重视学术创新团队的引进和建设方面,坚持国内与海外并重,建立健全引进机制,大力引进急需的高、精、尖的紧缺创新团队;以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切实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建设。探索设立“引进人才联合项目”,使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同挑重担,联合攻关,发挥引进人才的最大团队效益。
聚焦“优质特色广外”——
将大学建成一个开放的学术共同体
打造全国同类院校中高水平有特色大学
“优质特色广外”的建设离不开“开放发展、特色发展”。仲伟合强调,“开放发展,是一种大学精神。我们讲开放发展不仅仅指教育国际化,更是指回归大学精神——学术自由、兼容并蓄,这才是开放的态度”。“开门办学,首先要求思想和理念开放。既然我们要建设国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就应按照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仲伟合认为,“教育国际化无疑是‘开放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开放的学术态度才是更大含义上、更宽外延意义上的开放。”
“开放发展”还要求我们善于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优秀人才,善于接受来自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仲伟合强调,“要以这样一种开放态度来建设大学,把大学建设成一个开放的学术共同体。”
仲伟合表示,质量和特色、高水平和国际化是“十三五”期间我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在未来五年,广外将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进一步将发展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提升水平上;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和风格,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强优势,以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和学科、研究优势持续带动引领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的提升,打造全国同类院校中的高水平有特色大学。
聚焦“人文幸福广外”——
建造“港湾”让师生享受“幸福感”
创造环境让师生提升“获得感”
共享是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着力建设人文幸福广外。仲伟合认为:大学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让师生获得幸福感的港湾。学校将从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着手,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让广大师生共享学校建设的幸福成果。
在精神层面上,北校区的相思河、文化广场,南校区的凤凰山、语心湖等景观均体现了广外中西交融的人文气质。仲伟合谈到,“人文幸福,意味着我们能够享受到广外独有的人文环境,所以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多元、雅致、灵动的广外校园文化。‘十三五’期间,学校也将持续推进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让大家进了广外校园就能够感受到广外独特环境,都会说‘这就是广外’。”
在物质层面上,仲伟合强调,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提升在校师生的“获得感”。首先,根据学校财力建立与物价指数挂钩的教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有重点、有步骤改变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和条件;其次,努力解决与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对离退休教职工和特殊困难教职工的关心和帮扶长效机制;同时,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疾病控制工作,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立体防控网络。并着力建设平安校园,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仲伟合特别提到,2011年学校为北校区所有学生宿舍装上了空调,对热水系统也进行了改造。“十三五”期间学校也将继续针对教学科研硬件和生活条件不断进行改善。仲伟合期待,“未来五年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崭新的广外南北校区”。
聚焦“人文幸福广外”,仲伟合提出真切希望:“让我们在这样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去学习、工作,去享受独属于广外人的这份喜悦,提升师生的幸福感,提升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人文幸福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