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何佳讯解读品牌科学研究 

文字:记者 陈晓霖 刘东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4-20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4月16日,著名教授论坛第九十六讲——“品牌科学发展中的五大经典领域”在南校八角楼开讲。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何佳讯教授主讲,新闻学院院长郭光华主持。校人事处副处长谢文新、管理学院院长杨晓燕、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刘超及新闻学院、管理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郭光华代表新闻学院向何佳讯赠送了纪念品。

郭光华向何佳讯教授赠送纪念品



全新角度为基础 多维分析得结果

  “评价文献最经典的方法就是看该研究被同行引用的次数”,何佳讯首先介绍了他在品牌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分析经典研究领域的两个全新角度——“被引的角度”和“同被引的角度”。他指出,“被引的角度”着眼于影响力,是一种客观、真实、全面的科学评价的研究角度,它利用论文被引用的频率来反映该项研究成果被认可、传承、推进的程度。此外,他还举例说明了“同被引的角度”的概念,即着重分析经典研究领域之间存在的关联的研究角度。

  接下来,何佳讯用模型和图例解释了多位角度分析的方法。他以单位时间内文献被引用频率的高低得出第一个结果:经典领域在同一领域中逐渐被沉淀,稳定下来。经过长时间分析,他提出五个经典领域:品牌资产与品牌延伸;消费者—品牌关系与关系质量;品牌社群与消费文化;品牌选择模型;营销要素与品牌态度。

  何佳讯通过使用相关软件分析网络密度,以点状模型呈现其获得的第二个结果:经典领域形成了大家认可的科学共同体,点的疏密反映了它们之间存在的关联程度。


何佳讯介绍多角度分析方法

 

五大领域逐一阐述 引导观众深入探究

  何佳讯还就分析得出的五个经典领域做了介绍。在品牌资产与品牌延伸领域中中,他不仅引用Kevin Lane Keller教授的论文,从品牌意识和品牌形象两方面向观众做了这一领域的阐述,还谈到了评价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即研究是否有价值,能不能流传下来或者被引用,不能只为了发表而进行研究。

  而在消费者—品牌关系与关系质量这一领域中,何佳讯以“当好品牌做坏事情”这一有趣的研究作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了心理学与品牌研究的关系,并举出了光明乳业的例子来辅证自己的观点。

  最后,在谈到营销要素与品牌态度时,他向观众介绍了独立,联想和描述这三种中国市场品牌的命名方式。以此为基础,他又举出光明、蒙牛与伊利三大奶业巨头和他们的高端产品这些例子,向观众提出相关问题,引导他们从包装,形状,产品名称,高端品牌与原品牌的关系等方面对品牌命名的不同要素进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他总结说,只有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探究,不断推进和加深,认识才会更加全面。

  何佳讯认为,做研究是一点一点向前迈进的,希望大学生能多积累知识,因为“教科书就是由这一篇篇零散的文献构成的”。最后,他还回答了现场老师和学生的提问。 

 

附:何佳讯教授介绍:

    何佳讯,男,1969年出生,管理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消费者行为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市场营销研究方向),品牌科学研究中心(CBS)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2008年度),兼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2003~);中国高校市场学会理事(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同行评议专家(2006~)等。

    何佳讯教授主要从事消费者心理行为与市场决策管理的跨学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型企业委托咨询项目等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案例和评论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0余部。近五年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心理科学进展》等权威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近30篇,研究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两次(第二届和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奖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