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胡锦涛在出席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讲话时指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面对空前惨烈的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以惊人的意志、勇气、力量,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表现出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气概,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汶川,它在重生!

汶川,重生!(资料图片)
当时间再一次定格在五月,一回首,一顿足,我们发现,时间一走,竟过了一年。在那个地动山摇的5月,美满荡然无存,记忆兀自凋零,生命阴阳两隔,一切,只在转瞬。
痛忆往昔 满眼泪不诉离殇
震时,一些人曾经历过生死一线的险境;震后,另一些人用自己的力量照亮了灾区的黑夜。川渝同胞和救灾志愿者们,无疑已成为这段汶川历史的主角。透过他们的眼睛,让我们集体回忆汶川2008的爱与痛。

悲伤的大钟 时间永远定格在5月12日14:28(资料图片)

逝去的 永远怀念(资料图片)
“楼房像架子一样摇晃,许多同学都跳楼逃生,还有同学因为抢救不及时而去世了。”来自四川绵阳市的左同学红着眼眶回忆道。所幸的是,房子虽然成了危楼,但没有倒塌,他心怀感恩地说: “比起重灾区的人们,自己很幸运了”。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深深体会到,只要所有人都平安,金钱已经不再重要。
管理学院的钟同学来自成都,说起地震时楼房摇晃,灰尘四起,还有人被白布蒙面抬出来的情景,他心里仍有阵阵的痛。但是她说,当时心中感受到更多的不是害怕,而是感动。“互不相识的人手拉手站在路中间。当城里的人都往外跑的时候,110和120的车却往城里跑。”说到此处,她一脸动容,“大灾见大爱啊!”

用我们的双手托起你的生命(资料图片)
又是一年5·12,这一天大型纪念活动在汶川县映秀镇举行,512公斤的鲜花洒向了四川天空、央视心连心大型文艺晚会积极筹办……各种缅怀死者、祝福四川的周年祭活动纷纷展开。

双手合十 默默祈福(记者\董晗笑)
当天,募捐、义卖、义演、图片展览、签名收集系列活动活跃了整个广外校园。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中国邮政总公司、电影频道(CCTV6)、新浪网等共同发起,广外自强社承办的“寄一份包裹,送一份关爱”“新长城5.12灾区学生六一关爱行动”通过募集善款,向灾区孩子送上特别的六一节礼物;由管院志协主办的义演义卖及图片展活动也得到了不少师生的积极响应,共为灾区人民筹得5032.2元善款。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向灾区人民表达自己深沉的爱以及对逝者无言的悼念。

爱心义卖暖人心(记者\\董晗笑)
当晚,在大学城内不少地方都有点燃蜡烛和放飞孔明灯等特别的纪念活动。在广大,华工校园内以及中心湖畔,莹莹烛光长亮不息。悼念者们默默祈福,期盼着这点光亮能温暖汶川同胞们的心灵。

同学们将心愿与祝福写在孔明灯上(记者\苏俊鸿)

在大学城广大 同学们放飞孔明灯(记者\董晗笑)
活在当下 恩如海勇敢微笑
郑佰渠是经贸学院08级的学生,他的家乡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是去年地震灾区之一。他向记者介绍了最近四川的重建情况:五月初,松林、马烈、双溪、大堰等多所小学相继竣工。在国道108,308线的沿途,大量的民用住房如雨后春笋般立起来,政府采取以节约土地,加快重建的原则,把大家聚居在一起,以此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他的家乡由于修建瀑布沟水电站,聚集了大量的移民,政府为居民修建了很多的公众设施,比如运动场,小公园,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备当中。援建队伍不分昼夜地连日赶工,为的就是让大家早日过上正常安稳的生活。

自己动手 重建家园(资料图片)
对于来自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左同学同样感触良多。“在地震之后,我们很受照顾,得到了国家很多的补助。当社会向我们捐钱的时候,我们也在向重灾区捐钱。”左同学认为,有比自己更需要帮助的人。第一天踏入广外,得到辅导员的亲自接待,领到了慰问品,还免了学费,更让他真切地感受到校方的丝丝关怀。“地震让人们互助互爱的精神上升了一个层次,我相信,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人们的爱会再一次爆发的。”
“患难见真情”,在黎子华看来,地震是对人心的一次洗礼,不同地域的同学因此而增进了感情,不再有自私与邪恶,感受到的只有一颗颗火热的心。作为我校21名川渝学子中的一员,他更加坚定的认为“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 同时深深感受到“生命永远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不能与之相比”,人活着就要豁达面对生活,乐观看待生命。
载着感恩之心,中文学院的王婷婷正积极投身于志愿者服务的行列中,她不仅计划参加今年的“暑期三下乡”活动,还向广州亚运会志愿者组织提交了申请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要是真心诚意不图回报,即便很小的行动,也是真的帮助”,这就是她对志愿者工作内涵的深刻理解。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王婷婷用实际行动展示出了逆境重生后的强者姿态。

北川折翼小天鹅重新起舞(资料图片)
地震的伤痛虽然已经淡去,但在5月这个敏感的日子,身边的川渝学子仍值得我们多加关注。校心理救援队的杜焕君老师说,经历过地震的同学有担心后怕的心理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在5·12这个特殊的日子,他们很可能会因为忆及一年前的经历而陷入伤心之中。杜老师建议大家在这段时间要尽量陪在这些同学身边,做一个聆听者,听他们倾诉,用友情让他们感受到希望和力量。
汶川一岁 再起航拥抱新生
一年后,人们开始涌向汶川,映秀,北川这些曾经的“伤城”。与一年前不同的是,人们希望看到的是新的汶川,以及当地人从废墟上蓬蓬勃勃建立起来的新生活。对于灾区的未来,人们有各自的畅想,采访中,郑佰渠和来自甘肃省康县的王守虎都谈到了自己对家乡建设的期望。

虽然痛失家园 但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资料图片)
郑佰渠现在会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他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去传递爱,回报社会。谈及未来,郑佰渠表示自己会努力学习,早日挣到钱,去西藏多建几所学校,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受教育的机会。王守虎觉得现在家乡经济比较落后,交通也不便利,与外界缺乏交流。虽然父老乡亲们都在忙着盖新房子,但盖房的费用主要依靠外界资助,长远发展动力不足。他希望自己早日学有所成,贡献家乡。
采访的最后他们都说出了各自对家乡的祝福,希望家乡能早日恢复原来的面貌,祝愿灾区人民幸福平安。并对社会上所有关心灾区人民,关注灾区重建工作的热心人士表示感谢。
经历了一场离殇,他们幸存了下来。于是他们选择坚强的活下去。不论曾经有多少痛楚,他们都选择笑着生活,精彩地活下去。或许,他们的家人还生活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但是他们美丽的笑靥依然绽放。“我们活着,是因为有人替我们死了。”只有“死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生的可贵,祝愿汶川从此平安,一切安好。

乐观坚韧 笑对生活(资料图片)
重生·祈福
为蜀加油,为伊重铸让天叹,蜀地雄风依旧展。加急鸿雁传佳音,油墨重彩尽蜀颜。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远眺前方,蜀山青青蜀水碧,蜀居座座蜀房起。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远眺前方,美好江山美好水,中华奋起中国起。
——经贸学院08级 郑伯渠
坚强四川,生死不离!
——法学院 国际经济法 李同学
虽然那强烈的震动摧毁了你的曾经美好的容颜,虽然那无情的震动让你失去了身边的亲人甚至爱人,但是它无论怎么样都摧毁不了在你心中的信念与坚持!加油,无论你在地震中失去什么,只要信念和坚持还在,一切都会过去的!相信,明天会更好!
——法学院 国际政治 何思瑜
站在你们面前,却不想道千言万语。因为我只想默默地抱住你们,为你们祈祷,为你们加油。
——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07 郑同学
回眸昨天,悲恸的哭泣、绝望的眼神正在慢慢淡去;拥抱今夕,四方温暖传递,家园重新建起;放飞明天,希望在眼前!
——管理学院 会计 陈同学
我们哭泣不是因为我们软弱,因为我们只有直面悲伤,铭记教训,才能在未来的建设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法学院 国际政治 何胜男
策划:记者 李戬 周梦茜
采写:记者 李戬 陈丹霞 苏琳娜 贺姝颖 刘明璐 谭美云 赵梦琪 何思瑜
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相关新闻:
关爱灾区系列活动
学校减免重灾区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新老生共21名,连续免三年)
“很多灾区学子家庭受灾严重,学校一定会积极制定帮扶举措,确保不让一位灾区学生因贫困而上不了学。”据了解,我校录取地震延考区(重灾区)学子共有12名,其中南校8名,北校4名,另外,11名灾区学子来自四川,还有一名来自甘肃。据学生处介绍,我校根据广东省出台的免除地震重灾区在粤学生学费和住宿费政策,实施了一系列温情措施,对其提供帮扶,确保每一位灾区籍新生顺利入学,使他们尽快走出地震阴霾,安心学习。
春节贺卡(2009年春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自强社承办)
“寄一份贺卡,送一份祝福”在这个特殊的冬季,当我们坐在温暖的教室上课的时候,当我们与亲人朋友在一片喜庆之中准备过年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到,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在废墟之中失去了家园;他们的书包,被压在泥土之中;他们,在地球轻轻晃动时失去了求知的天堂;他们的书本,被模糊的血色掩埋……他们,就是“5.12”地震灾区的孩子!而今天,你,是否早已忘记,这群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睛?那段你为之心酸流泪的悲苦岁月?他们哭喊着爸爸妈妈的悲怆?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从来都没有忘记地震灾区的孩子,还记得我们在5.12的时候为他们默默祈福吗?还记得我们在校道上募捐善款吗?今天,我们要将这份关爱延续!“寄一份贺卡,送一份祝福——5.12地震灾区学生新春关爱行动”将于2008年12月24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广外南北校区同时进行,让我们行动起来!
勤工助学(一直都是优先安排)
活在当下,乐观面对,懂得珍惜。灾难过后,也许有人会畏惧,有人会彷徨。但是,从来自重灾区都江堰的中文学院08级的王婷婷身上,记者看到的是走过灾难后的豁达与乐观。在她看来,那场灾难就像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生活总不可能一帆风顺。”她这样说道,言语间流露着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勇气。对于那场灾难,婷婷说会努力让自己保持乐观,对于无数好心人的帮助,她会在心底默默感激。“我不想成为一个异类”,她用这句话道出了一个灾区学生的心声,不因灾难而要求过多的呵护,她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什么才是真正的乐观。婷婷现在是学校勤工助学中心人力资源部的一名员工、武协的一名成员。在中心工作的这一年里,她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和同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成为了她大一生活中最难忘的回忆。婷婷告诉记者,特别是经历磨难后那种更乐观的心态,让她更敢于面对现实,不因琐事而抱怨,实实在在地过好每一天。
慈善行(2009年4月底5月初)
“5.12汶川大地震”至今已有一载时日,但开创新的生活仍需要各方力量,共同支持灾区人民身心复健与家园重建。5月初,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阎茹受聘珠江汶川教育基金会,随基金会慰问小组前往汶川县雁门乡,送去对灾区人民的支持与问候。在为期4天的慰问活动中,基金会首批资助雁门乡20名贫困学生,并计划设立汶川第一中学“珠江励志奖学金”。在与汶川县教育部门负责人、雁门乡政府领导的座谈会中,大家重点就如何开展灾区乡村干部心理调适,以及今年9月从全国各地返校学生的心理辅导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讨论。随后,前往中国第一羌寨——萝卜寨慰问贫困学生家庭,并送上慰问金。
寄爱心包裹(2009年5月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自强社承办)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了能让灾区的孩子们收到一份特殊的六一礼物,感受到全国人民的关爱,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中国邮政总公司、电影频道(CCTV6)、新浪网等共同发起主题为“寄一份包裹,送一份关爱”的“新长城5.12灾区学生六一关爱行动”,呼吁社会各界通过捐购爱心包裹关爱灾区学生。活动主要分两部分:班级捐购和个人捐购,向各位具有爱心的同学募集善款。自强社将善款统一交给基金会捐购爱心包裹,捐购人可以将祝福语,鼓励信等,与爱心包裹一并送给学生。中国扶贫基金会收到捐款后会将受助学生信息通知给各个捐购人,受益学生在收到包裹后,会给捐购人寄出回音卡。您可以个人捐购,也可以与身边的同学好友一起捐购,也可以参与班级捐购。
心连心——灾区学生座谈会(2009年5月12日)
发放慰问金(每个来自重灾区学生300元)、开座谈会
心理辅导活动(持续性工作)
学生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