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广外达人】我用22年走入牛津——访徐锎

文字:校园部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1900-01-01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 当英国那条最尊贵的河流经牛津时,它没有像其它地方一样,被叫做泰晤士河,而是被称为埃希斯河。埃希斯河与查威尔河交汇的地方,是牛可以平安渡河的渡口,就是在这里,升起了这座古城的梦幻尖顶。而广外学子徐锎,即将在这所被称为“牛津”的大学里继续深造,完成他的研究生学业。

  徐锎,商英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会计模块的一名大四学生,通过四年不懈的努力,走过一段不平凡的申请之路,最终被牛津MFE(The Oxford MSc in Financial Economics)录取。

完美的家庭教育 造就隐形牛人

  接触徐锎,他的内涵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一举一动都有一股冷静的震慑力。他笑言朋友对他的评价是“话不多,却能一下子说到点子上”,甚至他的绰号就是“secret weapon”。谈及出国读研的想法,他坦言很大一部分来自家人朋友尤其是父母的鼓励。

  徐锎首先解释了他名字的意义——在他出生的时候,锎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放射性化学元素——这个名字里,蕴含了知识分子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父母给他创造出民主而又活跃的家庭气氛,他们注重听取儿子的意见,尊重他自己的想法,鼓励他做出自己的决定。他们尤其重视心理上的引导与启发,但绝不将自己的价值体系强加于儿子,而是有意识地去培养儿子的自我认识和自信心。这种完美的家庭教育,形成了徐锎沉稳而坚定的个人特质。尤其是当他拿到牛津的offer之后,父母及时打电话过来,在祝贺之余,提醒他鲜花与掌声的背后是危机,让他静下心来看待现状与未来。徐锎坦言,父母的忠告与提醒,当时往往没有被察觉,事后才慢慢显现出它的清醒与正确性,这也是他特别感激父母的地方。

四年磨一剑:我的申请之路

  留学海外,曾经只是徐锎心中一个朦胧的梦。他并没有很早就刻意准备申请留学,但周围朋友的影响、父母的期望,使他一直对留学海外这块更高的平台有所期待。

  直到大三,花旗的实习经历让他看到,一个master,尤其是世界一流学府的研究生学位,比一个普通学校的本科生在就业上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也能在进入职场时拥有更高的起点与竞争力。


徐锎在美国交流学习

  徐锎的牛津之路并非一路坦途,牛津并不是徐锎的第一选择,“我申请了8所美国大学,牛津是额外申请的英国学校,当时觉得能进的机会比较小,只是申请试试。”殊不知递交资料之后,他获得了电话面试的机会。2008年12月3日傍晚六时许,徐锎拨通了面试官的电话。对方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不在准备之列。“我曾经在申请材料中提及‘期权定价模型’,而他们第一个问题就问我对这方面的理解。”一开始就被问到专业问题,而不是之前准备的“为何选择牛津”之类的过渡性问题,徐锎感觉自己的节奏被打乱了。“伦敦口音本来听着很别扭不习惯,而且英国人总给你一种距离感,不像美国的面试官,会在面试过程中及时给你反馈,活跃气氛,消除你的紧张。牛津的教授抛出一个问题后,人就好像消失了。我回答了些什么、正确与否,自己都不确定。再加上本身比较紧张,所以面试完了之后感觉非常不好。”

  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次面试后一个月居然收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当时觉得挺振奋。”徐锎平静地说。之前的两所美国学校因为种种原因拒绝了他,让他情绪低落。“那天上班回来,原本以为接到牛津拒信的,没想到是一封offer。”他顿时大受鼓舞。最终徐锎一共收到包括美国名校华盛顿大学在内的四五家大学的录取通知。“从美国高校毕业后,要面临市场萎缩的大环境,除非最top的一些学校,否则就业前景一般。而英国的金融市场虽不如美国,但牛津的毕业生还是相当有竞争力的。”考虑到自己专业的市场导向性,徐锎最终选择了牛津。谈到最终录取的结果,徐锎分析,可能是由于牛津录取时的投票制度,5位教授一起投票选择学生,即使面试的教授投了反对票,也并不是就没有录取的希望。

拒绝速成 做最好的自己

  穿上牛津著名的黑色学士袍,就是立志于对独立思考和个人创造精神的孜孜以求,这也是牛津最重视的品质。四年大学生涯,所有被牛津欣赏的特质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

  对于学习和生活,徐锎感触颇多,经历过三年“地狱式”高中生活及高考失败的打击,他总结出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他说,我们应该顺势而为,而非随波逐流。在适当的时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框定自己的发展、太按部就班。最好的规划是一个远大、模糊的远景,这样生活就会有指导性,自觉做自己觉得重要和应该做的事。徐锎说,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理性进取而又不易受其他人影响的人。他会“砸锅卖铁”跑到香港为Linkin Park捧场,也会平均兼顾各科,一直保持优良的GPA;他可以整日泡在图书馆奋战GMAT,也可以在宵夜时无拘无束与朋友畅谈长夜。他喜欢旅游,也酷爱打篮球。徐锎深信,年轻人就应该放开束缚,尝试更多东西。如果觉得自己有能力到更大的空间发展,就要有信心去争取,即使最终得不到,也会是一种很好的经验。


随性生活

  另外,徐锎觉得,在大学生活中,多读书是很有益处的。他的阅读就十分广泛,金庸小说、中外文学,还有各种文史哲的经典等等。其中,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但他强调最重要的是将书中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领悟。

我在牛津等你们:留学申请经验大分享

  徐锎谦虚地表示自己不能提供专业的留学申请指导,但他谈到了自己的一些经验。首先,一些硬性指标如GPA、GMAT、托福雅思等的成绩一定要优秀。这点恰好是广外学生的强势项目,所以要紧紧抓住这一优势,并将它表现到极致。其次在实习和活动经验上要尽量缩小自己与其他名校学生的差距,多参加国外学校认可或看重的活动,如国际性比赛,校际、国际交流经验是很有帮助的。


张开双臂拥抱未来

  徐锎自信地举例,自己GMAT考了770的高分,又有国际学生组织的交流经验,怀揣着花旗上司、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广外教授的推荐信,以及优良的GPA,“我的简历即使与国内名校学生对比也有自身的亮点!”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简称:Oxon.)位于英国牛津市,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虽然牛津大学的确切创立日期仍不清楚,但其历史可大约追溯到十二世纪末,迄今约有900年。1209年,在牛津学生与镇民的冲突事件过后,一些牛津的学者迁离至东北方的剑桥镇,并成立剑桥大学。自此之后,两间大学彼此之间展开相当悠久的竞争岁月。

  牛津大学是英国研究型大学罗素集团,欧洲顶尖大学科英布拉集团,欧洲研究型大学LERU (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以及Europaeum中的核心成员。

  牛津产生了至少来自7个国家的11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包括25位英国首相(其中13位来自基督堂学院),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
  目前,牛津共有39个学院、6个准学院(称为“永久性私人学堂”——Permanent Private Halls、为各宗教教派所办,至今还保留着它们的宗教特许状)、一个继续教育学院。除学院外,牛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尤其是后者),主要由学部来组织,牛津现有16个学部:人类学和地理学学部,生物科学学部,临床医学学部,英语和文学学部,法学学部,经典、哲学和古代历史学部,数学学部,中世纪和现代语言学部,现代历史学部,音乐学部,东方学学部,物理科学学部,生理科学学部,心理学学部,社会学学部,神学学部,文科学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学部下又分成30多个系,有的学部还设一些中心和研究所。

  在9个世纪以来,牛津大学一直是全英国乃至于世界级的顶尖学府。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时常被合称为牛剑,它们两所是英格兰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从2002年至2009年,牛津大学已经连续8年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全英综合排名第一的大学。

牛津MFE

  The Oxford MSc in Financial Economics (MFE) is a full-time nine-month programme that provides outstanding training in the tools of financial economics sought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mpanies and public organisations. It combines a rigorous academic core with tailored practical application, designed in consultation with leading financial recruiters. Our students are placed within top investment banks, financial consultancies, and government finance ministries. There is also a research track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pursuing doctoral research in financial economics.

 

专题策划 记者 林桑桑

文字撰写 记者 林桑桑 崔绮雯 实习生 陈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