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陈子锐在我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文字:陈子锐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01-02 点击数:

贯彻科学发展观 探索改革新途径

努力构建强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071229 日)

  陈 子 锐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总结后勤社会化改革六年来的主要成绩、经验和教训,探索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自身特点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新路子。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强化师生员工的改革意识,将全体后勤员工的思想统一到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工作上来,推动后勤服务质量更上新台阶。

第一部分 过去六年工作回顾

 

20017月以来,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立足长远发展,实现后勤管理模式转变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我校从1999年下半年成立了后勤社会化改革领导小组,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和思路。20016月,出台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同年7月,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式启动。

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改革必须有利于提高学校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发展后勤产业,减轻学校负担,有利于降低后勤服务成本,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稳定。基本思路是:组建“小机关,多实体”的模式,后勤处作为甲方,代表学校行使后勤管理职能,后勤实体作为乙方,实行社会化运作,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新的管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后勤行政管理体制向企业制度的转变,并始终坚持“后勤服务”的方向和职责,更有效地发挥后勤资源的整合力。

二、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是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经过六年的积极探索,我校后勤人事管理、分配制度、经营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向企业化管理迈出重要步伐。在现有11个后勤实体中,除门诊部外,其它10个实体均按照服务性、经营性、经营服务性的特点,制定经济指标,与学校建立以经济合同为基础的契约关系。在人事管理方面,各服务实体在用工制度上实行全员聘任制,做到按需定岗、按岗定编、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约管理;实体的正、副经理通过竞争上岗,在聘任期内实行“服务目标”和“经济目标”双目标责任制。在经营管理方面,各实体实行有偿服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机制。在监督管理方面,对各实体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情况进行审计,对任期届满或离任的各实体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各实体财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新的运行机制显示出很强的活力,各实体逐渐增强造血功能,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后勤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降低了后勤运作成本,减轻了学校经济负担。社会化改革之后,分离出来的原属事业编制的后勤职工不再列入学校行政编制,员工工资由实体负责发放,减轻了学校的经济负担。大部分实体在学校扶持的基础上,大力改进硬件设备,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档次,大大降低了后勤运作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在20017月改革开始之前,各实体使用固定资产总值约1584.73万元。截至2006年底,各实体固定资产总值增至2954.05万元,增长86.4%。2001-2006年,各实体共返还员工工资2000多万元,上交学校储备金440多万元,上交学校资源占用费700多万元,用于再投入的发展基金800多万元。

加强了硬件建设,满足了学校发展需要。六年来,学校各机关实体不断加大对饮食服务、交通运输、宿舍管理、通讯条件等硬件的投入,进一步改善了后勤服务条件。截至2006年底,学校饭堂从改革以前只能满足8000多人的就餐需要发展到能满足近2万人的就餐需要。工程服务部完成水电安装工程总额达2000多万元,每年为学校节省经费100万元以上。印刷厂进行滚动式设备更新,现已拥有一条涵盖印前设计、精美印刷、彩色喷画、印后装订整个流程的“精品生产线”。运输服务部自筹资金近200万元,用于购置车辆和进行车辆维修保养,目前该部车辆已从原来的10多台发展到35台。而北校区学生宿舍经过多次维修改造和扩建,学生宿舍从8栋增加到15栋,总面积达75925平方米,可提供床位8650个;为每个宿舍安装了200卡程控电话,开通了光纤网络;到目前为止,北校区95%以上的宿舍都装上了热水器,受益学生总数达7000人。从2001年开始,由广州市电信局直接投资,陆续对各校区的电话机房、线路进行了全新布置,使校区内部用户互通电话实现零付费。

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后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后勤处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推进行业规范化建设。后勤处及各实体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归档办法,及时整理、收集对今后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图表、数据等,并按归档标准建立案卷。各实体都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大部分实体制定了工作指南及员工手册,并将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做到员工人手1册;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员工业务培训制度,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等。通过建立一系列适应形势和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将日常管理服务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

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提高服务水平。为了提高服务水平,学校逐渐引进有良好资质的社会服务企业,参与后勤服务,形成校内外服务单位在校内同台竞争的良好局面。2001年以来,学校逐步将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和教学大楼、学生宿舍等校内物业管理工作交给物业公司管理。目前,学校已引进了深圳大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3家物业公司管理物业,引进了广州香岛餐饮有限公司承包北校区教工饭堂、美国大源实业有限公司承包南校区教工饭堂等。

四、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服务是后勤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机。随着后勤实体聘任合同制的推行,实现了员工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部分员工从原来等着干到争着干,从怕改革到被动接受改革,最后是希望进一步改革。认真组织后勤服务质量年和素质提高年等活动,积极探索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2005年的后勤服务质量年活动,通过设立投诉服务热线电话,建立实施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服务监督机制等规章制度,使涉及后勤服务质量的投诉数量明显下降。2006年的后勤服务“素质提高年”活动,陆续举办了“会计实务培训”、“服务礼仪规范培训”、“金勺奖”烹饪技能大赛和 “五星级员工”评选活动。通过几年的改革,后勤队伍初步成为团结协作、顾大局、识大体的战斗集体,员工初步树立了不讲价钱、不斤斤计较、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热情服务的观念。后勤处2005年获得“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获得“广东省后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对我校后勤改革服务工作的充分肯定。

五、优化校园环境,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通过做好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进一步改善了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先后对云溪河全段截流清淤,修建水坝和桥梁;对北校区教工宿舍区、学生区两边道路等地进行绿化改造;建设1.4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与白云山管理局共同建设9290 平方米地东区小公园。2001 年以来,学校新增绿化面积达73953.6平方米

 

总的来说,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总结这六年来的改革实践,有四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汲取。

第一,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而改革的过程就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改革要取得预期的成果,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着力维护学校的利益,维护群众的利益。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直本着克服困难、为师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扎扎实实地推进,因而能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使各项改革措施能一步步得以落实。

第二,改革必须解放思想。改革意味着鼎新祛旧,只有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才能从旧思想、旧观念中解放出来。全校师生员工不断提高对深化后勤社会化的认识,正确对待后勤的公益性和市场化问题,并且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第三,改革必须依靠群众。任何改革方案的出台,都要征求群众的意见,取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都要有利于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几年的改革实践中,后勤部门积极增进与师生员工的沟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服务工作,使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师生满意率不断提高。

第四,改革必须坚持宗旨不动摇。要做好后勤工作,必须坚持为学校服务、为教师、学生服务的宗旨,狠抓服务质量不放松。后勤部门这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根本地就是坚持了服务宗旨。因此,在任何时候,后勤改革都要保证学校的需要,做好校内服务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后勤服务工作与师生员工的期望和要求相比,与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实体社会化运作方面。我校共有10个实体,除印刷厂、劳动服务公司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外,其他均为非法人实体,因此只能承担对内服务,无法取得经营许可参与社会竞争。

第二,在用人机制方面。我校在改革之初推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但后勤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技能化要求与人员老化和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之间的矛盾,正严重制约着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第三,在分配机制方面。目前后勤实体尚未建立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也没有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部分后勤职工的思想观念没有根本的转变,存在着服务意识淡薄、互相攀比等现象。

第四,在后勤队伍素质方面。我校后勤队伍存在“三多三少”(40岁以上人多,年轻人少、普通工人多,技术工少、初中文化多,大专人少)和“三个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工种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缺乏年轻、有专长、安心于后勤服务的人才,存在后勤人力资源过剩与人才资源缺乏并存的矛盾。

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只有在改革与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大师生员工对高素质生活的期望值进一步提高,为达到新要求,完成新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革新后勤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增强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第二部分   今后几年工作展望

 

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要取得新发展,必须根据新变化,不断推进改革。今后几年,我们将继续立足校情,以师生为本,坚持以“一个巩固、两个提高、三个满意”(即巩固六年来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果;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后勤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让学生满意、教师满意、学校满意)为目标,促进我校后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优质、高效、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

一、以发展为主题,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校“十一五”期间制度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将按照“市场提供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学校自主选择、行业自律管理、各方协调监督”的指导思想,以发展为主题,以革新后勤内部管理体制和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为主线,以扩大校内后勤服务市场为核心,以完善财务制度和强化财务监管为突破口,以提高后勤实体经济竞争力为出发点,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使后勤实体从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服务单位逐步过渡成为“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实体,形成“优化队伍、创新机制;市场开放、分类指导;政策支持,优质服务;科学发展、保障有力”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在此,我还要特别强调一下在后勤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方式方法。在人事制度方面,实行岗位管理和聘任制,实现员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在科学设岗的基础上实行全员聘任。在充分考虑后勤员工客观情况的前提下,制定和推行工勤人员退出机制,如实行内退和退养制度、待岗培训制度等,以此精减后勤队伍,吸收年轻高素质人才。在分配制度方面,我们应考虑建立“强化岗位、淡化身份、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以岗定酬的良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二、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后勤队伍整体素质

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后勤保障工作要做到:体制灵活高效、体系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加强、保障能力提高、监管体系规范、服务质量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提高后勤管理队伍的素质、管理水平和能力。我们需要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建立一个政治过硬、业务熟练、求真务实的坚强后勤工作领导集体;要大力实施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弘扬求真务实的办事作风;要进一步抓好后勤管理队伍的梯队建设,制定人才培训规划,加强经营管理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三支队伍的建设。

后勤处应通过推进后勤内部干部竞争上岗和全员聘任,优化干部和职工队伍结构,依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新的用工管理模式,制定新的劳动合同,明确用工关系,落实管理规定,使员工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进一步提高后勤队伍整体素质。

三、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深化改革、和谐发展”

要实现“深化改革,和谐发展”的目标,需要每一位后勤员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我们要在工作中胸中有全局,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学校的发展事业和后勤整体工作联系起来,才能在工作中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掌握好工作的节奏和力度。同时,在工作中还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在管理和服务中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理念,既要解放思想,又要注重落实,高度重视工作细节,善于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整合各种资源,打造一支讲政治、顾大局、懂管理、有责任、会协作的后勤服务队伍,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很好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抓好食堂和学生宿舍的管理。

四、完善约束机制,强化服务质量的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对后勤实体服务标准和质量的管理,今后还应着力完善监督机制、沟通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实行服务标准公开、服务证号公开、便民措施公开、投诉方式公开“四公开”制度。实行“首问制”和承诺制,不断完善88条服务承诺和举措。实行多元主体监督制度,一是后勤处代表学校对后勤各项工作进行监督;二是实体完善自我监督;三是学生通过学生会监督;四是教师通过教代会监督。通过这一系列约束机制的完善,强化服务质量的管理。此外,还将继续将部分后勤服务项目以承包、租赁和托管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吸引社会力量进入学校,运用市场机制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激励校内后勤实体提高服务水平。

五、采取有力措施,创建节约型校园

为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强校园建设步伐,建立相应的教学、生活设施。后勤处应结合校园建设规划的实际需要,积极参与环境布局、景观设计等美化校园环境的工作,合理规划财力投入;应加强对引入学校参与校园管理和服务的物业公司的监督与管理;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学校办学的硬件环境。同时,还应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全面检查资源浪费的漏洞,厉行节约,做好增收节支的基础性工作,降低学校运作成本,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的效能和作用,促进学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重视安全稳定,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后勤服务涉及面广,所以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要位置。要尽快启动对公共安全、重大应急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对水电供给、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准备,切实防范和化解潜存风险,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同时,把食品卫生、消防、交通、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等安全培训列入经常性工作,杜绝安全隐患。

 

同志们,在学校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后勤服务工作既有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希望,全体后勤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认真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途径,统一思想,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勤奋工作。同时,希望学校各单位和广大教职员工对后勤工作继续给予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为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为构建强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为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