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顾也力表示“阳光”科研势在必行

文字:记者 黄芳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7-09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学术科研是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强有力的支柱,学术科研氛围的营造和成果的体现与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研究型目标紧密相关。在比较浮躁的社会风气之下,学术道德不端事件屡见报端。我校对此有何反应和防范措施呢?为此,本网记者走访了我校副校长顾也力,了解我校的学术科研发展概况和科研建设的未来目标。


顾也力:科研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自从我校确定了“三步走”战略以实现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以来,我校的科研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顾也力用“辉煌”一词概括了近几年我校的科研发展。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有很大的突破,整体科研意识逐步增强,成果不断。针对我校科研高质量成果不多的现状,我校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促进科研建设继续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在谈到近来社会上学术不端事件屡屡曝光时,顾也力说,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问题在社会上不断发生,说明国家在科研学术规范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如科研评估体系还不完善,导致科研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出现。他深刻分析了学术不端的危害性。科学研究是对科学真理的探索,学术不规范就不能称其为科学研究,这种做法背离了科学研究的宗旨。科学研究也是一种精神产品,连精神产品都造假,那么,这不仅仅是科研成果的造假,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倒退,是道德的沦丧。这对学生、对大学,甚至对社会都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校对学术科研非常重视,也较早地从管理层面认识到学术道德问题的重要性。近期,我校成立了学术道德委员会。作为监督机构,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制定规章制度规范科研工作,通过系列的措施来防范学术道德问题,杜绝学术欺诈。顾也力在谈到惩罚机制时说,靠现代技术来识别学术欺骗等问题,如同靠监狱来防范犯罪行为同样是治标不治本的。真正杜绝学术道德不端行为,要靠根本的教育,靠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让广大的师生认识到,只有自己创造的精神产品才能让良心安宁,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否则,良心的谴责将时时伴随。他告诫广大师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踏踏实实搞学术科研创造精神产品,才能轻松地生活,“阳光”地工作。

  谈及我校针对学校实际提出营造“和谐、务实、积极、阳光”的学术氛围这一问题,顾也力阐释道,教师们要正确看待学术科研,把科研工作当作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一项额外的负担。将科研融入生活中去,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大家不能为科研而科研,科研不仅是个人荣誉的体现,要使科研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因此这就要求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务实的态度对待。“阳光”科研要求光明正大地、愉快地进行科学探索,自觉抵制和防范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绪,做到对科研工作不内疚、不自责,做到学术阳光化。通过“和谐、务实、积极、阳光”学术氛围的营造,达到科研育人的最终目标。

  此外,我校也将逐步构建科研工作的创新体系,包括组织的创新、观点的创新、方法的创新以及评价机制的创新。树立质量的理念和服务社会的观念,整合力量、凝练方向、突出特色,以促进我校学术科研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