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我的家乡】红土地的今昔

文字:法学院03级国际经济法(1)班 潘栋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6-02-14 点击数: 分享至: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港城湛江,她地处广东省西部,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从古自今,这一片深情、坚韧的红土地上孕育了多少勤劳勇敢的儿女,承载了多少波澜起伏的历史。

 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曾在这一片红土地上驻足停留,留下多少经久不衰的传说与佳话,带给后人无限的追思与仰慕。

    历史上,这里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多少海船从此满载而去,给海外带去中土灿烂的文明与丰饶的物产;又有多少海船满载而来,给中土带来了域外的风情与珍稀的物品。

 历史上,多少英勇不屈的湛江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为了保卫自己的神圣国土,多少次揭竿而起,以大刀长矛对抗入侵者的坚船利炮,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寸金桥上不屈的民族之魂:一寸河山一寸金!

 建国后,湛江人民在党的带领下,积极地建设自己的家乡,湛江港,雷州青年运河等一批工农业设施陆续建成,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湛江作为全国最早一批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为一些人为的因素,湛江发展的步伐放慢,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上不去。这期间发生的一些重大违法案件,更是给湛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湛江人民并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在新任市领导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心,克服困难,为湛江的新发展而奋斗。几年过去,新世纪新湛江逐渐凸显在我们面前。 
     

 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一批大型企业纷纷落户湛江,一批高产值,高附加值的工业项目纷纷上马,成为了拉动湛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经过疏浚的湛江港,又建成了新码头,新泊位,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越来越多满载货物的万吨巨轮从这里驶向世界。粤海铁路的建成通车,渝湛高速公路的竣工,再加上新开辟的空中航班,使湛江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往来更加频繁,进一步促进了湛江经济的发展。而一年一度的“工博会”“农博会”更是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客商,带来了一批批订单合同,满载湛江人民的深情厚谊与丰硕成果归去。


 

 

 

 

 

 

 

 

 

 

 

 

 

 

 

 

 

 

 借“创卫”、“创园”的春风,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昔日坑洼破烂的马路如今变得平坦宽阔,往来车辆川流不息,畅通无阻;昔日河水污浊的南桥如今是碧波荡漾,锦鲤游泳,两岸红花绿草,相得益彰;还有那蜿蜒曲折、风景如画的观海长廊,经过修葺扩建的海滨、寸金两公园以及新建成的一批小公园、文化广场,为市民休闲娱乐,游人旅游观光增添了不少好去处。而拥有全国唯一的玛洱湖的湖光岩,以其秀丽的风光,奇特的景色,更是吸引了不少来自海内外的游人。


  
 种种可喜的变化,不一而足。湛江人的精神面貌因此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准则已经悄悄的进入每个人的心中。各行各业均涌现出一批以麦杰俊等为代表的,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做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人物。而文明礼貌之花也逐渐绽开在粤西大地上。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经过了困难与挫折的考验,经过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湛江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法学院03级国际经济法(1)班  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