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07校运】趣味运动乐无穷,精彩镜头逐个数

文字:北校新闻社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11-22 点击数:

  
  本网讯 “大家一起就好玩!”在教工运动会趣味项目的比赛中,我校的教职工们纷纷抛开了工作时不苟言笑的神情,忘却了课堂上严肃的态度,流露出像小孩一样天真的笑容,玩出真个性,开心笑不停。赛场上欢呼与鼓劲同起,笑声此起彼伏,每个角落都能捕捉到有趣欢乐的镜头。

镜头一:托着乒乓球“跳舞”

  运兵乓球接力赛,顾名思义就是要比赛哪队最快用球拍把兵乓球运送到指定地点,看上去好像很简单,但是这次比赛特别加了一项规则:只要一个队员的球在途中掉到地下,整队的成绩都作废。这条特殊的规定要求参赛队伍必须保证“一个都不能掉”。


“千万不能掉啊!”

  第一支挑战的队伍教育学院代表队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见他们的前几个队员又快又稳地把球运到了目的地。可这时候一阵大风吹来,球被大风吹得在球拍上乱滚,运球的队员不得不一边往上垫球一边往前奔,好不容易才把球运到目的地。

  体育部的老师身手矫健,但也被大风吹得方寸大乱,连续失败了两次。眼看第三次再失败就失去比赛资格了,情急之下,体育部的老师聚在一起商量策略,决定要“求稳再求快”。正确的策略就是成功的第一步,瞧,他们配合周密,身手敏捷,终于顺利完成比赛,还取得了极好的成绩。

  场上斗得难分难舍,场下也是热闹非凡。“给我快点!”“不慌不慌!”“稳住稳住!”场下加油的队友可一点也不比场上的队友轻松,除了呐喊助威还要做好后勤,拿衣服、拿水,十足模范拉拉队。

镜头二:Super鸳鸯

  “Super鸳鸯出来了!”一位参赛的老师自信地喊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鸳鸯背瓜”培养出了不少“Super鸳鸯”。这项比赛,没有田径赛场上逼人的气势,但它展现出教工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没有声势浩大的助威,但有教工们的欢声笑语,因为这是一个“有点难度”的比赛。“鸳鸯背瓜”的规则是一男一女为一组,分别手捧一个排球,背对背再夹一个球,四组轮流侧身走过一个篮球场的距离,快者为胜。

  
     “看出我们为什么把衣服系在腰间了吧?”

  这一项目考验参赛者们的默契,教职工们完全顾不上平时或绅士或优雅的形象,为赢得比赛奇招百出。有人悄悄商量用手肘轻轻护球,但最终还是“奸计”不能得逞。有人把外套脱下系在腰间,以达到“增加摩擦”的目的。信息学院一位男老师对一位苗条的女队友说:“用你的背夹着球运过去就行,你有背窝,我比较肥,没有窝,夹不了。”……这就是教职工们同心协力、妙计百出的真实写照。

  啦啦队中有人凝神屏气,生怕球从背上滑下,也有老师恨不得自己上场把球夹住,在一旁不停挥手,干着急。一位老师笑着说,虽然她没有参加这个项目,但是在一旁呐喊助威已经喊出一身汗了。

镜头三:“镖”光“毽”影

  “太厉害啦!” 、“哎呀,可惜了。”……“眼明手快射飞镖”项目的现场,不时传来人们激动的声音,参赛选手们受此鼓舞也认真起来,或抡起衣袖,或眯起眼睛,或神情严肃,或处之泰然,“站稳、瞄准、出手”,都希望自己能“镖”无虚发。一位选手表示,射飞镖看起来挺简单,但要真正把握其技巧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考验选手的心理素质。“明年当然还要再来!”中文学院的严修鸿老师笑道,他表示,这项运动既好玩又能锻炼身体,值得推荐。


"看准了才能出手哦!"

  据了解,该项趣味比赛规定每队派六名队员参赛,每人五镖,以六名队员的累计总环数计名次。在场的工作人员介绍,飞镖比赛以其运动量不大、参与面广、娱乐性强的特点而深受教职工们的喜爱。最后,体育部代表队以222环的好成绩居于榜首,创下45环的最高个人成绩。

  在飞镖赛场的另一侧,踢毽子比赛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一个个漂亮的倒钩腿、胸顶、单脚跳……在“传递‘毽’康”这一项目中,老师们热情高涨,各显身手,表现出难得一见的活泼的一面。

  已经在赛前有充分准备的图书馆队在一分钟内踢了66次,成绩不俗。而上一届的冠军队伍——后勤处队虽然动作也相当敏捷,但是未能保持上一届取得的好成绩。在一旁笑称自己是后勤处啦啦队的冯老师则表示,这一届的毽球队伍是一个新组合,个个都是毽球好手,但这是临时组队来不及训练,有点遗憾。信息学院的一名老师也表示,大家其实都是抱着志在参与的心态,结果并不重要。大家享受体育之余,更享受的是一种团队精神,一份默契。

广角 各有各的精彩  

特写一:“最投入奖”

托兵乓球接力赛进行的时候,大风也过来凑热闹。看!政管学院的一位女老师就被大风耍得团团转,她的球被风吹得快要掉地上了。为了保住球,她不惜牺牲形象,举着球拍,托着球在原地转起了圈,惹得周围一阵大笑――“最投入奖”非她莫属了。

特写二:“最佳舞蹈奖”

    “五环呼拉圈”比赛中,老师们更是“豁出去”了。中文学院的陈老师穿着厚厚的运动裤,臀部显得特别“肥大”。于是他不得不就着呼拉圈的大小扭动身体,才能穿过呼拉圈。现场比赛气氛紧张,打气声连连,他的双脚好像恨不得马上向前跨步,这样一来脚步就不稳了,屁股不得不跟着左右摇摆来使身体平衡。现场观众见状笑得前俯后仰,“屁股扭得真好看!像是拿着呼拉圈跳劲舞!哈哈!”

特写三:“最活跃观众奖”

  场上热闹,场外也疯狂,各种绝活精彩上演。“五环呼拉圈”比赛场外,各代表队玩起呼拉圈来热身。摇着呼拉圈竞走、脖颈也“呼啦”让在场观众拍手叫好。而一些身材欠苗条的代表队员虽取笑自己只有“水桶腰”,却毫不认输,努力模仿别人的动作要领。虽然没有真正学会,但他们绝对不会让呼拉圈白白地从他们的腋下滑到地上。他们高举双手,猛烈却又有节奏地摇动身体,一副在跳New Jazz的架势,加上那陶醉的表情,他们赢尽了掌声。 

对白:真我个性,难掩风趣

  赛场上不仅充溢着欢声笑语,教职工们的妙语也随处可见。

  “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得脚踏实地啊!”教务处代表队员从“五环呼拉圈”看人生。

  “谦虚什么呀,该出手时就出手啊!” 某队在挑人上场射飞镖时,一队员以自己只会“飞”镖而辞让,另一队友打趣地对其说。

  “同志,只能说,你的成绩比较稳定。” 一参赛选手射的五镖都集中在1、2环,队友幽默评价道。

  “我们体力不好,怎么保护你们啊?!”保卫处的运动员在比赛后依然精力十足,他们得意地对其他显现出 “疲倦相”的代表队说道。

  “扔得好远哦……离中心真远……”在旁观看“眼明手快射飞镖”的老师还笑着“讽刺”队友呢!

  “太慢了,一定是练习过度。”一位老师振振有词地为队友作辩护。

  “你多用一点力,我少用一点,要不我会把你撞出球场!”鸳鸯背瓜场上,一位男队员绷紧肌肉,想在女同事面前表现出力大无穷的样子!

  “哪里人少去哪里,都搞都搞!” 某队队长在参加完一个项目后仍不尽兴,于是又带领大家去参加另一个比赛,一副贪玩的模样。

本文撰稿:吴声婧 吕咏欣 姚小珊 邹绿云 陈凤玲 谭梦思 实习生 冯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