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同事们:
我校英文学院王桂珍教授入选广东省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全省仅10名),现广东省教育厅已将此10名候选人事迹材料放到网上进行民众公投,本次公投结束后,广东省将向教育部推荐2名候选人参加全国范围的角逐。请各位支持我们学校王桂珍教授,并向您身边的朋友、同学、学生宣传,投王教授一票,投广外一票!
投票网址:http://www.gdhed.edu.cn/custom/px/index.html
附:王桂珍教授先进事迹

简介: 王桂珍,女,57岁,中共党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南粤杰出教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三尺教坛,春风化雨 ——王桂珍同志先进事迹 王桂珍教授于1975年12月参加工作,从教36年来一直在三尺讲坛上辛勤耕耘,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方面都取得累累硕果。 一、师德高尚,以科学的理念和宽厚的爱心教书育人。 王桂珍教授在教学中既对学生严格要求,又对学生充满慈母般的关爱,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她看来,教师既是现代思想和专业科技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启迪学生、引导学生立身做人的导师。王教授在36度春秋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理念,并坚持在言传身教中努力的践行着。
(一)学会做人并帮助学生学会做人。 王教授认为,学会做人主要指个人的品德修养,要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能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的人。“学会做人”是教师本人的终身课题,而这个课题的中心就是“师德”。现代师德的基本要求是热爱教育事业这既是体现教师专业理想至善至极的道德境界,又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激励着教师的言行走向高尚。 王桂珍教授以自身崇高的师德光辉引导着学生在书山学海畅游,并以宽厚的爱心默默关注着学生各方面的成长。2001年,她带头捐款并带领她的学生为清远市清新县西坑小学两次筹集共十万余元帮助该老区学校修建篮球场和改善教学条件并资助50多位家庭困难的小学生缴交学杂费。她利用这个机会教育了自己的学生,帮助了有困难的学生,并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向有关党政领导反映人民的心声,为国家教育发展出谋献策,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广东主流媒体曾做过报道)。
(二)学会做学问并帮助学生学会做学问。 在王教授看来,知识和学问是为祖国服务的基本能力。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培养科学精神,而不能将学校变成批量生产短时间就会过时的劳动力的工厂。正因为这样,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多样性和现代性是自己在教学中的追求,要用“崇尚科学、探寻真知、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术品格和道德精神”要求自己和激励学生。 王桂珍教授用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阐释了“学会做学问并帮助学生做学问”。2004年,她荣获“南粤杰出教师”荣誉称号,这对王老师本人来说,是对其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肯定和褒扬。而王老师在荣誉面前更显从容与谦逊,她用“南粤杰出教师”的奖励金的两万元设立了英文学院“专业杯”英语语音语调大赛的奖励基金,鼓励学生加强专业基本功训练以达到高标准的专业水平。这个举措,无论是对学院的年轻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她用人格的魅力,引领着年青一代潜心求知做学问,影响相当深远。
(三)学会“教”并在“教”中学。 王教授在实践中验证,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与教师本人对教学的认知密切相关,但有一条是基本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体现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追求者,使他们成长为在学习上独立的人。同时,教师自己应该具备,同时必须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已知和未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关心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热情,获得学生的爱戴。她注重启迪,用追求卓越的学术品格和道德精神要求自己和激励学生。同学们把能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感到荣幸。有一位学生在给她的贺年卡中是这么写的:“王老师:每次见到您我心中总是充满着感激和敬佩之情。……您改变了我的大学生活的轨迹,让我找到了一个赶上其他同学并超越的踏板。也是您的言行激励着我在生活、学习中奋起,每每知难而进。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明白我也可以有自己的天空,也可以有自己的白云,也可以有自己的闪光点,而且也可以创造奇迹。得遇老师,乃人生一幸。我的学生时代由此开始充满光明。……”
二、与时俱进,用前瞻性的眼光推进教学改革,教研工作取得创造性成果。 任教36年来,王桂珍教授主讲两门研究生课程和多门本科生课程,其中,她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扎扎实实地担任了30年的教学工作。坚持教学内容的创新是王桂珍实施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 以其所讲授的“英汉口译”课程为例,她将口译理论的传授和技巧的训练作为主线,将当前的热点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经常是国内外名人政要几天前的演讲就成了今天同学们进行口译练习的材料并以多媒体的形式加以展现。这种时效性、真实性与开放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汉口译能力做出了贡献。她编写出版了口译教材两套:《新编高级英语口译教程》(合编)和《高级英汉/汉英口译教程》(主编)并获中南地区大学优秀教材奖(2003)。 她所负责的英语语音课程主要围绕两个中心进行改革:依据学科研究的成果,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英语语音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她根据科研结果与教学实践,强调学生的英语语流与节奏感的训练,强调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流的同时掌握正确的发音,将准确性与流利程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语音的训练与学生英语听能和口语表达的训练结合起来。可以说,这是对英语语音课的新定位—学习英语语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语言交际:能自如地对所听到的英语语篇进行解码,没有障碍,轻松自如;能流畅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流利顺畅,要点突出,使人听起来清晰明了。她在教学中强调把机械的语音操练变成具有交际意义的听辨和交互式的练习,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语音学习学会进行更为有效的交际。系统和科学的训练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她承担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 - 英语语音网络课程”项目,经过两年的努力与同事们一道完成了该项目(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工程)的开发,并在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评审中获“优秀”(2003)。该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既培养了学生英语语音自主学习与发展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她所主持的“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教改项目-《英语语音》教改试验”获评“优秀”(2009),该教改项目根据科学的教学理念创建了基于网络教学环境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引起同行的高度关注。 王桂珍教授就是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努力,将她所编著的《英语语音教程》打造成精品: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教材“十五”规划教材并于2002年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同时,《英语语音》课程由于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做出成绩,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也是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2004)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已经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教学风格,在国内同类课程中起到示范作用。为了推动我国高校英语语音课程建设,她与她的教学团队于2009年6月19日至20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召开了“高校英语语音教学与课程建设研讨会”,向国内同行宣传本课程建设的成果,起到了国家级精品应有的辐射作用,得到同行的充分肯定。
三、治学严谨,在学科建设与团队建设方面成绩突出。 王桂珍主要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英语语音学与音系学、英语语音教学、语言测试的研究与实践、汉英口译的教学与研究、英语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等。她所编著的专业教材备受关注是其长期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果:通过对汉英两种音系及英汉话语基频模式的对比分析和我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难点分析,掌握多项实验的第一手数据,从较深层次揭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了语流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地位--这些科研成果成了该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以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有效交际作为教学的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将英语语音的学习与英语的听说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材“代表了我国语音教学的新路子”(我国外语界著名专家李筱菊教授语)。她对汉英两种音系及英汉话语基频模式的对比分析以及我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难点分析所进行的科研揭示了许多带规律性的东西,所得出的实验结果具原创性与学术价值,得到同行的充分肯定。她所编著的专业教材成为国内高校英语专业使用量最大的同类教材之一,每年印刷量均在十万左右,获得极大的社会效益。她新近作为项目第二主持人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篇模式对比研究》于2009年3月被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为“优秀”。在该项目中她主要研究的内容为汉英篇章语调的对比。 她在英语语音教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同行的认可并于2008年当选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语音专业委员会的首任会长。 王教授曾担任多项教学行政工作: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并多次担任大学教学督导,无论是在担任教学单位行政领导还是在承担教学与科研项目的工作中,她都能严以律己,身体力行,团结同事,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并起到带头作用,表现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良好的科学道德和教学科研水平,并从本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助教队伍的成长;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课程的负责人,非常注意引导青年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进行探索,并身体力行;作为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教研项目的主持人,注意通过项目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参加过她主持的项目或在她指导下进行教学的青年教师中,许多已成长为教学骨干,为本学科的建设以及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做出了贡献。她所负责的“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方面成绩突出,2008年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在本单位的学科建设中做出了贡献。 尽管王桂珍教授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喜人的硕果,但她始终保持着从容谦逊的学者气度。“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王教授用古人的话作为自己的“名师名言”,谓之“与学生共勉”;而她对学生的寄语则是:“我希望我的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中华强盛而努力学习和工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桂珍教授正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在三尺教坛上辛勤耕耘,春风化雨,执着无悔,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智慧,是值得后辈们学习的教书育人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