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顾也力科研诚信座谈会强调学术道德建设

文字:记者 曹得宝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6-22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6月21日下午,由我校科研处举办的以“弘扬学术道德,维护科研诚信”为主题的科研诚信座谈会在北校区第二会议室召开。我校副校长顾也力,人事处处长方迎生,科研处处长阳爱民、副处长余鹏翼以及校学术委员会代表、校学术道德委员会代表、教师代表、各学院主管科研负责人和科研机构负责人等出席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顾也力主持。据悉,本次座谈会是我校科技活动月的一项重要活动。


顾也力讲话

  会议伊始,顾也力首先向大家通报了我校科研工作进展的大体概况。他指出,近年来我校科研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捷报频传,目前已经走入良性循环态势,尤其是根据全国社科规划办近日下发的通知,我校有10位教师申报的2011年度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获得立项,立项数目再创历史新高。但是,随着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的变化,在一些高校包括我们学校在科研诚信与学术风气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他希望大家在此次座谈会上能够根据学术道德、学术规范问题畅所欲言,积极交流。

    阳爱民向大家介绍了有关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的相关学习文件。他指出,我校在2009年7月就制定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术道德规范(试行)》文件,这为我校的科研诚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他希望各学院分管科研负责人和科研机构负责人能够积极领悟文件的精神和意旨并引导本学院、本科研机构的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学术自律。他还表示,我校科研处将继续完善科研奖励体制,并将着重奖励高端学术成果。他也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我校科研事业的良性发展。

    余鹏翼向大家通报了我校2010年度的科研成果统计工作情况。他指出,我校教师在2010年度共发表论文1458篇,其中在一类刊物上发表54篇,这反映出我校教师的高端学术成果较少;各学院科研业绩发展不平衡;全校只有40%的教师完成了学校规定的科研工作量。


会议现场

    在接下来的交流阶段,与会人员围绕学术道德及诚信制度建设的话题进行了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需要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大家列举了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剖析了导致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的社会根源,对比分析了中外学术文化差异,分析了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倾向。其中,我校法学院教授唐小松针对当前学术剽窃行为鉴定可行性规范的问题,建议我校科研处积极寻找和研发相关技术性手段。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栾栋教授则根据法国的“大史学派”的观点指出我们不应只看到目前进行科研工作的阻力,要坚信黑暗是光明之母,要继续怀有极大信心和热忱搞好科研工作。

    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之后,顾也力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科研诚信建设工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他希望各单位主管科研负责人一定要把科研诚信工作作为常规工作重视起来,做到“年年讲、月月讲”。要完善制度建设,在制度设计做到既要科学合理,又要有威慑力。要求科研处要与各单位加强协作、通力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他告诫大家要坚持把好科研成果的质量关,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积极推动我校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