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广外盛情迎新生 各方关怀随处见

文字:广外新闻社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8-28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8月28日上午,艳阳高照、彩旗纷飞,我校2011级新生正式到校注册报到。早晨6点起,各学院各团体的迎新横幅在校道早已高高挂起,服务新生的帐篷布满校道以及各个路口。身着各色服装的迎新志愿者已在校道上恭候新生,为新生和家长指引方向、解答疑惑、搬运行李。迎新现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各方关怀处处可见。


迎新现场

隋广军、仲伟合等校领导到现场慰问新生

  我校党委书记隋广军、校长仲伟合等校领导分别在南北校区视察迎新工作。在南校区,隋广军与校党委副书记陈建平、副校长陈德萍等视察了南校区各学院的迎新工作。隋广军赞赏各迎新点设立家长休息区这一做法,“这样一来家长就有地方稍作休息,值得发扬。”隋广军还亲自走访了新生宿舍,与新生及家长们进行亲切交谈。交谈中,来自新疆的新生苗忠杰告诉隋广军,他是只身一人搭乘三天两夜的火车从新疆来到广州入学的,隋广军的赞扬了这种独立自强精神。随后,隋广军为其发放了慰问金,并希望他尽快习惯广外的生活。在新生接待咨询点,隋广军慰问了家庭有困难的学生。除了亲自给他们发放慰问金外,还和学生们逐个交流,询问他们的家庭情况,并鼓励他们珍惜在广外学习的机会,争做国家的栋梁。


隋广军与志愿者亲切交流 

  在北校区,仲伟合与校党委副书记许国彬等一同对北校区各个学院的迎新工作进行视察。期间,仲伟合向学校几个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发放了慰问金,他希望这些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四年的学业,在这宝贵的四年时光里,做到自尊、自信、自强。同时,他还叮嘱同学们,经济上遇到困难可以跟辅导员或学院反映,学校一定会积极帮助大家解决。


仲伟合来到宿舍细心询问新生的生活情况

绿色通道,温暖关怀为助学圆梦

  在各个学院的迎新场地,都有标有“绿色通道”标志的接待处,这是我校沿袭历年传统,在新生报到当天,设立的特别通道,接待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协助他们报到。

  据了解,我校2010年的绿色通道受益者有400人,约为2010届学生的10%到15%,共发放国家助学金1050万、社会助学金100万元。而在今年,学校将从事业收入中提取640万,用于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并安排新生专项补助金76万,用于学生生活困难补助等慰问。


绿色通道为贫困生提供帮助

  绿色通道为贫困学子打开了一扇梦想的窗。陈建平表示,学校应该给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多关怀,以人为本。勤工助学科的陈老师则认为,这项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大学生的关怀与支持,也兑现了国家学校对学子们的承诺: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另外,学校还在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咨询点设置了“报平安热线”,方便到学的贫困学子给远方家人报一声平安。

小小资料袋,新生生活资讯一应俱全

  据了解,学生处给新生报到提供了一个资料袋,内含校卡、钥匙、体检表、胸卡、学生手册、团学报名表、新生指南、军训手册、新生特刊以及警示录。一个小小的档案袋,囊括了新生报到的全部资料,让新生在新的环境里可以及时地了解、查询到自己需要各项信息。例如,一张小小的校卡就集合了在校就餐卡、购物卡、图书借阅卡以及热水卡等多重功能;学生手册和新生指南,记载了我校校歌《凤鸣岭南》、学校团学发展情况、学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等,对于新生入学后的常见问题也进行了相信的解答,让同学们对新校园有了全面具体的了解。军训手册、新生特刊以及警示录则对同学们的生活、心理等做了相关指导,帮助每位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在新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小小资料袋内容丰富,为新生指点迷津

  同时,新生注册继续沿用 “身份条形码”注册技术。新生的录取通知书上,附带了条形码感应条。新生在报到处签名领取资料袋后,就可以在与学校联网的电脑感应区进行电子身份确认。条形码感应成功后,校园网络可立刻统计新生的报道情况,迎新系统上,各个学院报到情况统计表、新生注册环节办理情况统计表、学生预计到达时间、随行人数等信息及时更新,一目了然。  
 

  文字记者:刘巷、邱瑞玉、谢秋姿、郑丹妍、杜静、倪涵、陈琴、李一苇

    摄影记者:许铭姗、黄志鹏、彭卓文、贾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