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喜讯:我校获2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立项

文字:科研处 陈平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10-11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十二五”开局之年我校科研工作再传捷报,2011年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我校石佑启教授申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合作的法律问题研究”和陈万灵教授申报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需求结构变化研究”中标。这是我校历史上首次中标此类高层次重大课题。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教育部设立,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齐名的文科类最高级别科研项目。它以支持高等学校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握学科前沿,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为宗旨。自2003年启动以来,产出了一批重要成果,影响广泛,效果显著,成为衡量高校科研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面向全国高校及各中央部委征集选题,经专家充分论证、评审后每年遴选出50项左右选题面向全国高校招标。应标课题通过专家通讯评审后确定进入答辩环节,经答辩专家确定最后中标课题。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我校科研实力的提升,学校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等方面形成良好的积累,但高层次重大课题一直是制约学校科研工作再上台阶的瓶颈。对此,学校领导多次指示要在此类课题上取得突破,并将此列为学校科研 “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目标。2011年,我校上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选题3项,其中2项获入选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指南。据悉,2011年度教育部共遴选出50个选题进行招标,其中逾半数的选题为中央部委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提出,全国高校入选选题仅20项。

据介绍,2011年度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申报得到校领导高度支持。7月份,校党委书记隋广军亲自带队赴教育部汇报项目申报情况,并在课题组赴京答辩前及答辩期间为课题组加油打气。校长仲伟合多次指示要高度重视本次申报工作,要求课题组和科研处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做好项目申报和答辩工作,并亲自出席校内预答辩环节为课题组指导、鼓劲。副校长顾也力在项目申报全过程对申报工作高度关注,多次与科研处及课题组探讨申报、答辩工作,并答辩期间赶赴北京参加了两个课题的答辩环节,为课题组答辩阐明学校支持措施和保障工作。

近年来科研处对此类课题选题、申报、答辩等环节进行了深入调研,全面、深入了解了此类项目的申报技巧和申报程序,并于教育部主管处室领导进行了多次沟通和深入交流,为本次申报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选题征集、申报启动、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预答辩等环节全程跟踪、服务、指导项目申报工作。答辩期间,科研处阳爱民处长、余鹏翼副处长及项目科工作人员陪同课题组成员提前赴京进一步完善答辩材料并提供后勤保障。在京期间,董小麟教授作为教育部聘请的答辩专家在自己评审任务结束后也给课题组进行指导。项目申报期间,“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合作的法律问题研究”项目首席专家石佑启教授和“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需求结构变化研究”项目首席专家陈万灵教授分别带领各自课题组对课题的解题、论证、子课题设计、准备答辩材料等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为项目的中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直至答辩前夕,课题组仍在不断完善答辩材料、查漏补缺,确保了答辩环节万无一失。

科研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两项课题成功中标,是克服了我校学科基础相对薄弱,高质量科研成果相对不足等不利条件下取得的重大突破。此次成果的获得,为将来在此类课题及其他高层次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中取得新突破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校科研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