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徐真华专题讲座传授为人治学之道

文字:实习生 莫莹 叶嘉仪 吴梦婷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11-24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1123日晚,广外第七届学术节“闻道·致远”学习经验交流会在北校区六教报告厅举办。我校原党委书记、校长徐真华教授在会上以“学问与人生”为题作了专题讲座。我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卢景辉,各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以及各学院的师生一同聆听学习。

把握自我,探索存在   

“学习永无止境,人生却是短暂的。对于人生,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看法;对于学问,一百个人也会有一百种观点。当代许多大学生为了文凭、考研功利地学习,极易迷失自我、忽视学问的真正价值所在。”徐真华开篇即点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通病。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把握“自我”呢?他引用黑格尔“存在即合理”、尼采的“人生于偶然,死于必然”、叔本华“生活就是盲目渴望”辩证地分析了自我。随后,他引用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小说中写过的一句话“唯有对自己有正确把握,才能在重与轻之间把握。”对如何把握自我进行了更深一步的阐述。


徐真华:学习永无止境,人生却是短暂的

追求理想,坚定信念

面对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的问题,徐真华从两个瑞典人重走长征路的故事引入。他指出,长征入选为人类千年以来的百件大事之一,正是由于共产党人不畏路途艰险长风破浪的长征精神。他表示,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为实现理想而不是一张文凭学习,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动力。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对自己有所期待,知道怎样发挥自己的才华。

徐真华指出,若想使学生具备全球化的竞争力,学校需要提供全球化的高等教育;而全球化的高等教育需要全球化的教学理念的支持。高等教育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些,致力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全球化学生,而不仅仅是追求学生某方面技能的提高。作为学生,也应该树立远大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迎接机遇和挑战。


会议现场

立足平凡,追求卓越

什么是平凡?徐真华解释说,“在家里做一个孝顺的儿子或者女儿,在小区里做个好邻居,做称职的公务员、合格的职员……”立足平凡,重在为实现目标一步步踏实地努力;立足平凡,从基层做起,更容易树立敬业精神、养成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责任感。立足平凡,不意味着成为一个平凡的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徐真华引用了爱因斯坦的名言勉励大家除了课堂学习外,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泡馆”、积极参加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增长见闻,积累经验,在平凡中追求卓越,把平凡变成出类拔萃。

在观众提问环节,一名来自翻译学院的同学就如何正确做出人生选择提出问题,徐真华指出,面对人生的无数选择和无数可能性,我们做出的选择首要应该基于自己的兴趣,之后才是其它的因素。他还补充到,我们不应该将目光放在如何选择的问题上,而应该通过不断积累、拓宽知识面、加大思维弹性来完善自己,使自己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学生代表提问
学生积极提问

会后,许多同学表示自己通过讲座收获了许多感悟。西语学院的温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对于“选择”这个问题有许多感悟。“我作为一名大三学生,目前正面临着诸如考研、出国等多方面的选择,常常会因此感到迷茫,不知未来何去何从。”他表示,听了徐教授的讲座,明白了学习并不是为了得到一技之长,而更多的是一种人格的完善。“听了徐教授的讲座,想沉下心来多学些东西。”

教授高举学生们送上的鲜花
徐真华高举同学赠送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