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特别策划】勤勉治学育桃李 刚柔相济写人生——寻访广外女博导

文字:校报编辑部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2-03-07 点击数:


   

    编者按月天里,百花盛开,三八妇女节在春天里携着芬芳款款走来。在广外这个女性比例显著突出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个女性群体:女性博士生导师。她们既是机敏睿智的学科前沿的领航者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园丁,又是温情优雅的妻子和含辛茹苦的母亲。身为女博导,她们注定要在学术和科研的道路上孜孜不倦。而为人妻为人母的她们,也用心经营着自己美满的家庭。身兼数职,她们给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生活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她们对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对学生有着诚挚的关怀,对生活有着真诚的热爱。她们就如那三月里的花,悄然开放,却芬芳灿烂了整个春天。在这个女性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走近她们中的三位,一起欣赏她们的才华与美丽。  

 董燕萍: 执着做学问 纯粹爱生活 

    三月氤氲,微弱的阳光无法逐去空气中的阴霾。与董燕萍教授相约于这样一个下午,她的纯粹与执着让记者印象深刻。董燕萍是一个很纯粹的人,坦率直白,敢作敢为;董燕萍是一个很执着的人,她专著于学术,专著于研究,一路向前。1986年,她取得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科技英语)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她取得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特殊用途英语)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她取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心理语言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开始了她的广外情缘。现在的她身肩多职,既是博士生导师,又是我校国家级文科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一路走来,她收获了荣誉,也付出了艰辛。


                     董燕萍(右四与学生
帮助学生是核心,遵循学徒式教育
    2000年,按照我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当时的操作模式,董燕萍作为副博士生导师,开始了指导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年仅35岁的她,虽尚缺经验,却有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的“运筹帷幄”,多年的历练让董燕萍积累了丰富的指导经验,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方法。“其实,谈到该如何带好学生的问题,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就是四个字——帮助学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帮助学生解答做论文时遇到的问题;二、帮助学生把握论文的大方向,告诉他们什么值得去做,什么具有生命力;三、帮助学生融入科研团队之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一个团结的队伍。”董燕萍认真地说道。而她的学生,博士生在读的林洁绚则提到,董老师即使肩负着繁重的行政工作,她也坚持每周进行一次导读,从无间断。为了缩短学生撰写论文的时间,她甚至通宵达旦,翻看同学们的论文。此外,董燕萍十分重视对课堂气氛的营造。研究生在读的余志斌提道:“老师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做事说话都很简单明了。还经常把课文与自身的经历结合起来,课堂的氛围十分活跃。”
    董燕萍要求学生对待学术问题要严肃认真,而在平时的相处中,她与学生的关系又非常融洽。研究生在读的温韫说董老师是一个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老师。学生遇到问题,她都会主动提出帮助。“读博的压力很大,老师在生活上也会不时地给予关心,大家都觉得很温暖。”林同学微笑着说道。
    关于指导方式,董燕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指导博士生有两种方式——学徒式和放养式。我本人是遵循学徒式教学的。放养式的教育主要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由于学生自身的视野等因素限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选到有价值的课题,而且没有团队的帮助,当中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但采用学徒式的教学方式,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我通常都会自己选定方向,并申请项目,再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等进行分组,通力合作,围绕课题进行研究。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多自己提问题,再一起解决。毕竟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当然如果学生自己有不同的兴趣,我也会根据情况建议他们是否继续做下去。” 


董燕萍与儿子

恩师、贤妻、良母三不误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既为人师,也为人妻、为人母的董燕萍能巧妙地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她坦言:“近一年来的工作量越来越大,陪家人的时间也有所减少,但还是尽可能多地与家人一起。”工作中的董燕萍细致认真,刻苦耐劳;生活中的她则非常重视家庭。她认为,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拥有发言权。所以无论家里有什么事情她都会与家人商量,相互交流意见。虽然不能像一般主妇那样有时间做很多的家务,照料家中大小事务,但她尽力去经营好自己的美满家庭。她笑言:“幸运的是我的丈夫很体谅我。”话语间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从事教育工作的董燕萍在对待孩子教育方面必然也有自己的方法。她说自己会很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当成孩子,把孩子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孩子”让董燕萍的团队充满了家庭氛围,而“把孩子当成学生”又让她对孩子的教育有另一种观点。正因为如此,她栽培出不少优秀的人才,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一般独生子女的骄惯。她补充道:“母亲与老师的角色并不矛盾。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外表柔弱,内心坚强
    外表柔弱的董燕萍,骨子里却藏有一种豪放的情怀。她十分喜爱运动,有时间还会和学生一起去跑步或爬山。她喜欢北方的辽阔,也喜欢北方人豪爽的性格,喜欢像《青藏高原》那种奔放豪壮的歌曲。她非常推崇敢做敢当的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她强调,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矛盾时,自己会义无反顾地牺牲个人利益。董燕萍认为,女人不一定就要表现得很娇弱,女人的素质也不一定比男人的差;现在的社会是相对比较公平的,女性一样可以做得像男性那样好,甚至比男性更好;某些时候,女性的承受力甚至比男性更好一些,因为女性通常敢于表达自己的压力,也善于去表达。

结缘广州  情系广外
    喜欢北方的董燕萍在离开军校之后却选择了广外,主要是被广外的桂诗春教授所吸引。她回忆道:“桂老师留给广外乃至外语界的精神品质,就是他的心胸和包容。他胸怀天下,从不为自己的弟子谋取私利,因此赢得了大家的敬重。桂老师还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擅长学科布点工作。我校乃至我国外语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与桂老师的学科布点工作分不开。现在,学科布点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们目前希望能够把相关科学做大做强。”目前,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对此,董燕萍认为校领导们已经把大计划规划得很好,她与其他同事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走出去”。作为一名导师,她希望能让自己的课题研究与国家的发展相符,并且要把研究做好,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杨可:未出土时先有节 已到凌云仍虚心

    若是要用两句诗来形容杨可,那么“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则相当贴切,因为她就是那么一个谦逊的人。与杨可聊天的过程轻松而愉快,她一直那么淡淡地笑着,对于记者的夸赞她会孩子气地说:“没有没有”,她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当记者问及她认为女性的魅力源自什么的时候,杨可笑着说回答不上来。而在记者看来,眼前这个笑意盈盈的女人,魅力来自她时刻谦卑的心态和热爱生活的性格。

求学之路多艰辛
    从1980年开始学俄语,到今天的俄语研究专家,一路走来杨可也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困难。初学俄语,正值中苏关系低潮期,学习条件跟现在相比是天壤之别。当时,学习的途径非常有限,主要都是靠啃课本。而且大二大三的学生不像今天那样能有许多兼职以及实习的机会,实践只是纸上谈兵。但是,学习条件虽然很艰苦,杨可未惧艰辛,通过加倍的努力来弥补。经过在国内的学习与摸索后,杨可赴苏联留学,在当时,苏联的学习条件虽然比国内要好,但适逢苏联解体前后,苏联国内形势十分严峻,所以杨可的留学之旅也是困难重重。但对于这些,杨可只淡淡地说:“当你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有些东西就会变成次要的困难;当你喜欢做一件事的时候,困难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一直以来,杨可都在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她认为一个大学老师,除了上好课、教好书之外,做研究是必须的。二者相辅相成。对于十二五规划提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杨可十分赞许。她从俄语专业的角度出发,非常赞同“学术外译”的提议。就本校的语言类优势,杨可认为学校各语言学科可在汉译外上下功夫,把汉语经典传到国外。当然,具体汉语经典的选材以及外国人对这些汉语作品的接受程度是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对于自己在学术上的成就,杨可说,热爱以及责任感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她看来,不管是上课,还是搞学术研究,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热情与精力,但她自己却也能在其中收获莫大的乐趣。
          

工作家庭两不误
    当记者与杨可聊起“女博导”这一头衔、这一工作时,杨可谦虚地说道:“博导无论男女,学术上的要求都是相同的。而且博导并不是什么光环,有些优秀的老师没有成为博导,只是因为其专业没有设博士点。学校有全国很强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我校也设了俄语博士点,是学校给了我这个平台。”
    作为博导,工作繁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杨可也从来没有想过埋怨。而且工作繁忙的她也能很好地经营自己的家庭。尽管工作很忙,但她认为工作和家庭都是她不得不去面对的事情,没有孰轻孰重,只有不断的挤时间来将两者完成好。对于家庭,她认为最重要的是和谐,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和谐都是很重要的。杨可告诉记者在她印象中,并没有出现过家庭和工作冲突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家人的理解与包容,另一方则是因为对于很多问题,家庭成员之间都能形成一致的看法。

为人师表关怀多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杨可老师给人的第一感觉,正因为这样,她总让人印象深刻。现任商英学院大一辅导员陈娓老师在读研究生时,导师正是杨可。陈娓向记者称赞道:“杨老师治学严谨、和蔼可亲,处处为学生着想,时刻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身为教授和博导,仍然与学生亲切相处,时刻让我们感受到她的关爱。” 陈娓还记得她读研期间杨可对她和同学们的关怀。一次,杨可想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帮研究生的同学补回落下的课。但她觉得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实在不应该,所以为了表示歉意,她邀请了全班同学出去聚餐,让大家觉得惊讶之余倍感温暖。当时,在杨可指导和多次修改下,陈娓才得以顺利完成硕士论文。而在陈娓硕士毕业留校担任辅导员工作以来,杨可仍然教导她要公平对待学生、温暖对待学生,时刻与学生保持沟通。陈娓感叹:“杨可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老师之一。”

                                           

      穆雷:治学初感严如父 相处方觉慈如母   

    早就听说我校女博导之一的穆雷教授,是一位爱学生的好老师。当我们提出采访要求时,她跟以往一样笑着婉拒了,说自己从不接受记者采访,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不过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而已。我们想,既然学生中间穆老师有那么好的口碑,我们就看看学生眼中的老师吧。于是,在穆老师跟研究生进行导读的时候,我们便“闯”了进去,可她却躲了出去。趁她不在场,学生们七嘴八舌跟记者聊了起来。


                    穆雷(左四)与学生讨论中
治学:“搞学术容不得半点马虎”
    “对研究生来说,重要的一是研究方法,二是学术规范,这两点是穆老师最看重的。‘是什么就什么,搞研究容不得半点马虎’用这句话来形容老师的治学原则最好不过了,”博士生蓝红军告诉记者,“穆老师认为学术规范对于学术研究,特别是正在起步阶段的研究生来说很重要,所以常会很严肃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以免我们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在她的严格要求下,一点一滴地培养起良好的学术规范意识,不断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善谈的博士生王巍巍说:“在穆老师的潜移默化影响下,我从一个不怎么懂方法论的学生,变成了一个方法论的超级大粉,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常常下意识地使用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少走很多弯路。”而博士生欧阳东峰接着说道:“老师是个很有计划很有效率的人,拿到一个课题或项目,她往往首先构思好研究的步骤、过程和具体的方法,带领我们按计划进行。她常常告诫我们不要临时抱佛脚。” 她告诉记者做研究学术总是不免要熬夜,可对此穆雷老师并不赞同,她曾多次让我们不要熬夜,一方面不希望学生熬坏身体,另一方面这种学习方法效率不高,因此,她建议学生要好好规划好时间,有效率地完成任务,而不要到了最后那几天才去熬夜突击完成任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从她学生的口中得知,穆雷老师做学问很严谨很认真,而她的严谨认真记者也亲眼见识。采访之前,记者旁听了她跟学生们的翻译讨论,做presentation的那位硕士生引用了一位学者的话,将它翻译成中文却没有下注,穆雷老师指出了她的错误,并强调,“引用别人的话一定要加注,不能把英语翻译成中文或者把中文译成英文就说是你的东西了,这种错误是绝对要避免的。”她的严谨认真,还表现在对于细节的关注。学生们赞叹道:“我们的论文,她总是很认真地审阅,许多细微的错误都逃不过她的眼睛,从研究思路、表述方式,到标点符号、排版格式之类,她都要求我们仔细思考,认真写作,反复修改。特别是我们跟老师合作的研究,她会反反复复讨论和修改许多次,她的每次修改都让我们获益。节假日,寒暑假,她从不休息,在办公室跟我们一起做研究,讨论问题,备课,批改作业。”

育才:面面俱到的关心与爱护
    每天沉浸在理论和典籍中,学术道路上学子们未免感到孤独和受挫,而穆雷老师对他们面面俱到的关心就是支持他们一直不放弃的驱动力。
    “刚一见到穆雷老师时,你可能会被她的一脸威严吓到,但当你和她相处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个老师,很温暖,很可爱。”博士生王巍巍告诉记者。说道这里硕士生A同学就忍不住发话:“老师真的很关心我们。我的脊椎不太舒服,有一次我只是不经意地和老师提了一下,过后给她在上海东方医院担任该病专家的同学和南方医院的相关专家打了电话,询问相关的治疗方法,甚至比我自己询问得都仔细。我真的很感动,从来没有想过工作繁忙的老师会把我这件小事放在心上。”
    一名硕士生还“偷偷”告诉记者:“先前有个毕业了的师姐说她父亲病故后,母亲身体不好,家里生活也比较困难,一度感到精神压力比较大。穆雷老师听说之后,主动资助了她好几千元,就为了让她安心读书。这件事师姐不说,我们都不知道。”学生们一致认为,对于自己的学生,穆老师的关心甚至超过对她自己的孩子。学生或者学生的孩子病了,她着急地帮助寻医问药;学生有困难,她一定会出手相助;哪个学生家里有事,哪个学生生活有问题,她都了解,学生们除了学术问题,也常常主动跟她聊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问题,常有学生亲切地叫她妈妈,穆老师也为自己拥有一大群儿女而自豪。
    说起老师的温暖,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好像永远也说不完,感恩氤氲在这一片小小的天地里。像所有无私奉献的老师一样,穆雷老师也不要求学生报答她,在她看来,学生们长成苍天的大树,给予生命翠绿无疑就是对她最大的回报。每次学生参赛获奖,或是发表论文,有了成果和荣誉,穆雷都特别开心,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穆雷的硕士生已经有十余名考上博士生,最多的一次是2006年,有5名应届毕业硕士生同时考上了博士生,她自己也激动地落泪了。现在这些博士都毕业了,都在高校当老师,在穆雷看来,这就是最大的成果,也是当老师最开心的事情。


穆雷2011年4月于美国旧金山大桥

生活:她是女博士的好榜样
    在获取高学历的同时,很多女博士都到了家长逼婚的年纪,或者要开始照顾家庭和孩子了。有的人,把全部心思放在学术上,最后导致自己成了“黄金剩斗士”,即使学术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人生似乎也总是缺少一点东西。而有些人则在家庭与学术中,无奈地选择了家庭,在学术的道路上半途而废。鱼和熊掌到底能不能兼得?从穆雷身上便可得知答案。作为一个女博导,她不仅仅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取得较大成就,还经营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据学生们说,穆雷老师和她的丈夫共同经营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很受学生们羡慕。

    “老师在家庭方面的角色扮演得很好,是学生的榜样,尤其是对女博士来说。”王巍巍笑着说,欧阳东峰也表示同意她的说法,“确实是这样,老师平时常会提醒我们,已婚的学生要好好照顾家人,谈恋爱的要关心男朋友,大家都要孝敬父母,不可以只顾着学术研究而忽略他们。”
    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还有一种是女博士,这样的调侃大概和很多女博士因为学术研究而忽略家庭生活有关。的确,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男博士比女博士有优势,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去搞研究,把照顾家庭的任务交给贤淑的妻子,而女博士却往往会受到家庭的束缚。但是束缚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放弃,像穆雷一样,“两手一起抓”,必定也能给生活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那个小小的课室里,大家有说有笑,气氛轻松而温馨。短短的时间内,记者已经喜欢上这个富有人情味的团队,甚至想在他们中间待久一点儿,但是时间有限,他们还要继续讨论学术问题,采访不得不结束。身处其境时不难发现,学生们还有很多很多话要说,许多的感激之情还没有表达,然而那一种能有穆老师作为导师的幸福感却不言而喻。

 

专题策划:校报编辑部

撰稿:廖梓彤 吕绿茵 李彤儿 黄莉婷

图片:李彤儿 黄莉婷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