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两会召开之际,全国各地都在热议两会的焦点话题,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改革、社会管理和教育公平等话题再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对于政府的工作报告以及人大代表们的提案,广外人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今天记者就带您走进校园采访师生,一同了解他们对两会话题的看法。
原副校长董小麟教授:
GDP增长7.5%与西方经济现状相适应
今年温家宝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GDP增长7.5%,这是近八年来,政府首次调低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目标。对于我国GDP增长近八年来首次低于8%,董小麟指出,这个数值与西方经济仍未完全恢复有关,中央的调整,实际上与西方经济现状相适应。众所周知,拉动我国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西方经济不景气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额,三驾马车其中一架马力有所减退,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国GDP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中央把GDP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为了引导各省政府调整经济结构,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快经济转型上,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他还表示,地方政府不应该一味盲目地追求数值,应该注重实干,让经济的增长看得到成效,不含半点水分。
思政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宋善文教授:
社会公平问题是关注的重点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师和研究者,宋善文教授谈到今年两会时,表示最关注社会公平,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
关于教育问题,今年两会明确提出要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这一目标。资金的分配涉及到公平问题,211和985高校所获资金已经很多,如果再把资金投向这些高校,显然对其他高校不公平。同时,宋善文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高校间的公平问题等表示担忧。一些政府机关和国有事业单位在录用高校毕业生时只选择211、985高校毕业生,无疑影响了一些实力很强、学生素质又很高的高校学生就业,过去城乡教育不公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又逐渐形成新的教育不公。
社会公平方面,宋善文认为,有些人信“访”不信“法”,主要原因是社会不公、司法不公等。他强调“信访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渠道,解决问题的主渠道应该是依靠法制”。相信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的法制化进程会大大加快。
翻译学院党委书记高云坚:
引进以PM2.5为空气质量衡量标准,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管理的需求
高云坚认为,在空气质量衡量标准公布前,国内外空气质量衡量标准的差别较大,而现在我国引进以PM2.5为空气质量衡量标准,将PM2.5放入强制性污染物监测范围,有利于消除公众自我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这非常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管理的需求。
他还表示,他个人更倾向于使用国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为给大家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他希望全国各地都要严格按照该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
广州市白云区人大代表、我校体育部主任林少娜教授:
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在今年两会的小组讨论上,北京政协委员石定果提出教育部应尽量放权给高校,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并开放本地高考权利。对于这一提议,林少娜表示认同,她认为这对促进教育公平,扶持地方高等教育有着积极意义。但她同时指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教育资源会向城镇地区和重点高校倾斜,学校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往往决定着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林少娜认为,如果“一刀切”式地进行激进的教育改革,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可能激化地域之间的社会矛盾。“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可以搞试点。”
法学院教授叶昌富:
刑诉法修改是重大进步,但和理想状态比还有差距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本次两会的一个亮点。叶昌富认为,“本次修改是程序法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他指出,本次修改涉及到原法三分之一左右的内容。在设计内容上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例如,在总则写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条款;在诉讼程序上,规定了律师提前介入,非法证据排除等原则和制度。这有利于改变在人权保障方面刑诉法滞后于刑法的局面,使宪法对人权的保障落到实处。
关于一些人对新法的质疑,叶昌富认为,这是因为本次修改跟人们的的期望值还有差距,有些规定不太明确,含糊其辞。在逮捕拘留嫌疑人通知家属问题、不得自证其罪问题和沉默权问题上,进步幅度还不够大。本次修改比起过去有全面重大的进步,但和理想状态相比还是有差距。
思政学院副教授黄胜海: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也应以学生为本
“生本教育”是今年两会的热点问题之一。黄胜海表示十分同意广东省教科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倡导的立足课堂、改变过去以师为本的“生本教育”。他表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学校教育就应该以学生为本。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当下的应试教育逐步演变成更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素质教育,这种“生本”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将更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拓展,更加有利于中国学生的成长。
他认为,我校附属中小学引进“生本教育”这一举措是十分明智的,这两间学校的基础教育都做得比较好。如果条件允许,在广东乃至全国提倡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也非常可取。
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很多人把责任推给高校的问题,黄胜海指出,大学生的就业难与国家产业结构有关,国家应加大企业转型升级的力度,以便为高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高校的教育以及学生自己的努力也是密不可分的。
翻译学院07级谢同学:
政府有必要将大学应届毕业生纳入廉租房受惠对象
对于近年颇受关注的“廉租房”问题,翻译学院的谢同学表示,广州的房租较贵,他的许多朋友每月房租基本在700元以上。这对于刚刚毕业,月薪收入两千不到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廉租房”住宿条件较好,房租又比市面上的便宜,如此高的性价比当然减轻了大学生们的压力。
但是,谢同学也对此政策的可行性表示一定担忧。他认为,“廉租房”政策必须保证其透明度,审核制度要清晰,不要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以谋取私利,真正让每一个有需要的大学生成为其受惠者。
新闻学院10级李同学:
从账目公开入手,加强监督机制,削减三公经费
在三公问题上,“三公浪费应入刑”是引起李同学思考的的提案之一。但是李同学并不认为“入刑”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我觉得还是要从账目公开入手吧、加强监督机制、削减三公经费。” 李同学认为公共监督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最重要的还是从问题的根本出发。“最重要还是政府要从财政支出的源头入手,公众监督只是一种手段。如果财政预算把三公方面的进行削减,合理地安排,并且对账目进行细分,每一项都有上限,而公众监督就负责对政府部门公布的账目进行监督,因为公众并不能时时刻刻去监督。”李同学说。
英文学院10级吴同学:
异地高考总体上是好事
吴同学认为,开放异地高考仍然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开放异地高考将使异地学子的学籍归属成为难题,“学生的户籍并不在常住地的,如果学生考上了大学,而大学对不同地区的分数要求是不同的,那又应该以哪个标准去录取?”他提问到。此外,他认为,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将对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产生更大影响,容易造成另一种歧视。虽然还有这些问题尚待解决,但吴同学认为,异地学子和本地学子同在一个地方上学,他们的父母也同为一地经济建设献力,异地学子和本地学子理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学生和家长都是希望能得到更好好的教育资源,开放异地高考这个方案总体而言还是公平的,只是在这些小问题上还需要妥善解决。”吴同学说。
中文学院09级王同学:
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和就业压力主要是来自于飞涨的物价
王同学最关注的两会议题是物价问题,她谈到自己是来自于工薪家庭,物价不断飞涨,父母的固定工资却多年没涨,生活成本不断增加。近几年的两会多次提出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却忽略了工薪阶层这一块的收入情况,这也是两会需要关注到的问题。
她还反映每次放假回来,饭菜、生活用品等都会悄然升价,这些都使得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大大缩水。她说:“我觉得现在生活和就业压力从未如此之大,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高居不下的物价。要找到一份很好地应付物价压力的工作很难,如果物价没有得到很好地抑制,我们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2012年两会的帷幕即将拉下,可我们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却从未停止。两会是一次契机,能让我们回首过去发现问题,更能让我们展望未来。作为广外人,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关心祖国的发展,以自身的专业优势回报社会。
专题策划:朱嘉茵、聂烽
专题采写:记 者 张以红 聂烽 李一苇 周倩彬
实习生 林嘉妮、张瀚文、马瑶、吴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