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国际粤商论坛广外开坛 论民营经济与制度变迁

文字:杜静 实习生 李黎星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2-05-18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5月18日上午,第三届国际粤商论坛——民营经济发展与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研讨会于南校区八角楼报告厅举行。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广州岭南集团总经理张竹筠,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新春,华农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万俊毅,《中国改革》杂志主编王佳宁,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卢昌崇,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贺小刚,《经济研究》杂志常务主编郑红亮,我校副校长顾也力、《战略决策研究》执行主编杨韶刚以及粤商研中心主任申明浩等。本次研讨会由广外管理学院院长钟育赣主持。

  顾也力在开幕词中提到商人阶层与国家社会制度变迁之间的问题是涉及到中国整体运行的核心问题,国家之间、商人阶层之间同外来的声音这三种力量的角逐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研究民营经济与制度变迁之间的互动机制,能够为中国当代发展的路径、现代经商运营面对的挑战、人的价值观和商业组织以及现代社会出现的不和谐表现等问题提供有力的借鉴。


                          顾也力致开幕辞

    粤商作为中国的三大商帮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强烈的对外性,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勇于创新,逐渐发展壮大并成功实现了代际传承。粤商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和我国与世界经贸往来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顾也力提到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背景下“民营经济该如何灵活经营并持续发展”、“商人与制度之间的相互机制是如何运作的”、“这些互动与碰撞能够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和体制改革提供怎样的借鉴”等一系列问题。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举办此次研讨会,通过各位专家的声音,希望对于推动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接下来的研讨中,卢昌崇从产权保护与企业家创新的视角来说明晋商衰落的原因,把问题归结为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的消失和产权受到严重侵害,认为只有政策环境的稳定,企业家的经营预期才会更加明朗。李新春针对“失德创业”创业的问题,引用Baumol的区分创业精神理论,结合当前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努力为寻求创业精神寻求出路。张竹筠作为国有企业负责人,介绍了企业一线的运作情况,分享了在完全竞争和市场环境下打造岭南核心竞争力的经验。随后,申明浩针对粤商组织、模式和创新百年发展历程,贺小刚针对政治关联导致能力创造还是破坏问题,万俊毅以东牧有限公司为例针对企业家净胜与广东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问题依次作了发言。


卢昌崇从产权保护与企业家创新的视角说明晋商衰落的原因

  各位专家教授的发言过后,现场师生又进行了进一步交流讨论。谈到晋商兴衰是否缘于其政治依附和地缘优势问题时,卢昌崇认为晋商兴衰确实受到了政治原因影响,但仍应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而其地缘优势也不仅仅局限于靠近政治中心,“拉骆驼”的贸易形势、便于开拓疆土的地理位置等因素也对晋商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