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发挥学科优势 拟建两类中心——陈伟光解读“2011计划”

文字:记者 杨小煜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2-06-10 点击数:


 
 20114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此后,教育部则出台了“2011计划”和“质量30条”两份文件。为了使全校师生对“2011计划”这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使其在我校能得到较好的实施,记者采访了我校发展规划处处长陈伟光。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深度研读“2011计划”。


                    陈伟光解读“2011计划”

“2011计划”的基本解读

  陈伟光介绍,作为重要文件,“ 2011计划”与“质量30条”两者是相互支撑、互为一体的,两者有其相同之处:两类文件均是以质量主题,同时强调以内涵发展为要求的。而特别地,“2011计划”是“质量30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突破口,要想提升质量,“2011计划”必然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突破口。“‘2011计划’是一种改革机制,是一种组织方式,一种资源的配置,是一种权利和义务。”陈伟光如是说。此外,“2011计划”还是“211工程”、“985工程”的发展与延续、丰富与创新,它更侧重创新要素内外互动、有机融合、协同推进。


“2011计划”的总体思路:“1148”

  “2011计划”遵循“1148”的思路来发展。对于“2011计划”的实施,应把握好一个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探索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和推进八个方面机制体制改革。
  
陈伟光详细介绍到,其一,是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出发点;其二,要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其中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其三,要深度结合,形成真正的战略联盟,达到协同效应,即1+1大于2。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来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自然科学为主体)、行业产业(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区域发展(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及文化传承创(人文社会科学)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谈及此处,陈伟光特别指出,高校要积极组织培育四类中心,并向教育部申报;最后,通过开展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进行改革,推动实现三个转变。 即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组织管理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从而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我校实施“2011计划”的构思

  陈伟光说到,学校非常重视“2011计划”的落实,已经成立主要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另外学校的“2011计划”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2011计划”的工作落实情况的时间表也已经形成。在机遇面前,我校实施好“2011计划”的总体设想是:按照“国际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以国家和省协同创新计划为指针,制定我校协同创新计划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多语种集群优势,以外国语言文学、国际战略与对外经贸领域等为突破口,倾全校之力,协同相关单位深度融合,创建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培育,将其建设成为省级和国家级创新中心。
  
根据我校的优势和特色,可建立两类中心,一是文化传承创新类的协同创新中心,二是区域发展类的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中心的培育关键是建设一流的跨学科、跨单位的协同创新团队,可以考虑组建“中国走出去战略”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两支团队,强力支撑两类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