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进一步促进我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了解并学习国内兄弟院校科研工作的先进经验,做好我校科研“十二五”规划工作,3月31日-4月2日,副校长刘建达率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穆雷、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朱建成、科研处副处长阳爱民、经贸学院副院长易行健、中文学院副院长刘小平、信息学院副院长蒋盛益等一行9人前往北京,走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三所高校,就“十二五”科研事业发展的初步设想、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国际交流合作、科研机构建设与管理、交叉学科科研项目的培育、科研团队建设及科研业绩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调研。
3月31日下午,调研小组来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该校主管科研的张新民副校长偕科研处处长王强、副处长张瑞、学科办主任仇鸿伟等接待并召开了座谈会。张新民向调研小组介绍了该校推行国际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坚持学校特色和学科特色的前提下,实行校领导责任制,通过师资、学缘结构进行选择和引进外来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整合内部资源,实现重大及重点项目的突破。同时通过主办学术影响力大、学术水平高的国际会议及聘请国外知名学者讲座,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提升国际交往基础,促进科研成果产出国际化。其他部门领导就学科建设、研究机构建设、团队建设及科研奖励政策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刘建达(左)和张新民(右)合影
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科研成果及经费均排在前列,调研小组抱着学习取经的态度前去调研。4月1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与学科处处长陈丽、科技处副处长娄安如、社科处副处长韦蔚接待了调研小组一行。董奇指出,北京师范大学的定位是本、研并重,大力扶持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培育,研究生是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适当减少本科生,提高研究生数量是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科研工作能否持续发展,学校决策层面非常关键,机构体制改革和政策扶持都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开展。在谈到研究平台建设时,他们提出一定要在保持优势和特色的前提下,进行院系调整,将多学科、交叉学科资源进行整合,这样才能建设出世界一流或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对国家有独特贡献的学科和成果。

董奇(右)赠送纪念品给我校
4月1日下午,调研小组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主管科研的副校长金莉一见面就说道:“广外,我们的兄弟院校来了,见到你们我们非常高兴!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她用简短而充满热情的话语表达了对调研小组的欢迎。随后科研处处长张朝意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的科研工作情况。由于北外隶属教育部,语言品类较多,他们认为,提升科研水平,加强科研管理是促进大学从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关键。他们以重点建设单位为突破,加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以211工程项目为导向,以外研中心为龙头, 重构学科布局,打破院系屏障,盘活学术资源,建设研究团队。

北外调研会议现场

“两外”合影
通过此次调研,调研小组和北京三所高校在科研工作管理及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这次调研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学习了经验,也为我校科研“十二五”规划工作的编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提高我校科研实力及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