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26日晚6点30分,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建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签约仪式在我校图书馆多媒体报告厅举行。

签约仪式现场
出席仪式的校外领导嘉宾包括:广州市副市长、广州亚组委常委副秘书长许瑞生,广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古石阳、广州亚组委外联部副部长黄卡,广州亚组委志愿者副部长林燕芬,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亚运办公室主任苏文桂,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亚运办公室副主任绍永新,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广外校友、广州市楚京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晖。
我校领导嘉宾有校长仲伟合、校党委副书记许国彬、党委宣传部部长孔晓明、国际交流处处长焦方太、体育部主任林少娜等。大批广外学生、志愿者和校外媒体到场见证了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签约仪式由我校团委书记刘志军主持。
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仲伟合致辞时,首先对共筑广州亚运会多语言中心的盛事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向关心中心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仲伟合表示,我校不仅要做好教学科研工作,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他本人就带头注册成为00003号志愿者。仲伟合还指出,亚组委把光荣的任务交给广外,我们就要充分展示广东对外开放的友好窗口,坚守语言服务的最后一道防线。

仲伟合承诺我校将展示广东对外开放的友好窗口
许瑞生发言时肯定了广外对广州亚运会的直接支持,并表示多语言服务是亚运不可或缺的工作。多语言服务中心将加强彼此的沟通,创造优质服务平台,以语言优势为广州亚运会增添光彩,描绘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瑞生说:“200天后,全亚洲的目光将聚焦广州,为了祥和精彩的亚运会盛事,我们‘一起来,更精彩’!”

许瑞生强调多语言服务的重要性
在各位领导及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由黄卡与许国彬亲笔签订合约,第16届亚组委与我校共同筹建的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正式宣告成立。

黄卡与许国彬亲笔签订合约
讲解亚运知识 解答亚运疑问
签约仪式结束后,黄卡给到场的志愿者们开了主题为“亚运,一起来,更精彩”的专题讲座。

黄卡进行亚运专题讲座
黄卡首先对亚组委的运作以及场馆运行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说明,其中包括组委会架构图、场馆示意图、非竞赛场馆通用组织结构图、运动员村组织结构图、竞赛场馆通用组织结构图等。黄卡强调,亚组委的各个部门并没有次要重要之分,每个部门都不可或缺。
在问答环节中,问题大多围绕志愿者分类、职责、选拔等方面展开。黄卡对志愿者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他表示,志愿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关怀、友爱、互助、尊重、公平、灵活、谦虚、乐观、能力、技巧十大要点。针对尊重这一点,黄卡对亚残会中的尊重问题进行了特殊说明。他指出,亚残会推崇的是“参与”而非“竞争”,残疾人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因而志愿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处理突发事件。
在被问及志愿者分配的依据时,黄卡表示,从大的方向上,分配依据为学校类型;其次,则从面试表现、培训表现等要素对志愿者进行考核分类。但同时黄卡强调,志愿者无贵贱之分,每一类志愿者都值得尊重,每一项志愿任务都是光荣的,并且作为志愿者的经历将成为同学们宝贵的经验。黄卡结束前呼吁各位志愿者共同为亚运努力,“只有不同批类人员和志愿者共同努力,亚运会才能取得成功。让亚运会的火炬点燃广州夜空,让我们共同期待亚运的到来。”
附: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简介
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第六教学楼,由广州亚组委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建,是广州亚运会的服务场所。
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将利用热线电话为OCA(亚奥理事会)大家庭贵宾、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人员等各类注册人员在无法获得面对面口译服务时提供英—汉、日—汉、阿—汉、韩—汉、俄—汉、泰—汉、柬埔寨—汉、印尼—汉、越—汉共九个语种的口译服务。它设有20条热线电话,其中英语4条,日语、韩语、俄语、阿拉伯语各3条,泰语、柬埔寨语、印尼语、越南语各1条,每个语种一个热线号码。它被誉为“语言服务的最后一道防线”。
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的译员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生担任,译员中硕士以上学历占38%,有国外学习经历占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