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罗怀臻诠释琼剧独特魅力

文字:记者 林森妍 官文清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5-12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5月11日晚,正逢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举行之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文大讲坛第52讲邀请到中国著名剧作家罗怀臻畅谈传统戏剧现代化,旨在引领当代青年走近传统艺术,回归文化传统,记住文化基因。讲座在南校区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出席的嘉宾有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张海国、海南省政协副秘书长王扬俊、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副厅长许振凌、海南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先春、海南省琼剧基金会理事长李桂英等。讲坛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孔晓明主持。


讲座现场

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地域文化消逝

  “传统艺术门槛低,当代青年却不敢走近传统艺术。”罗怀臻首先指出了传统艺术与当代青年的距离。“任何艺术离不开内容”,他从传播者自身的角度道出了当中的原因,传统戏剧是祖辈、父辈等老一辈对过去生活方式的提炼,将优美的表演方式与生活结合起来,是对外在世界的模仿表达,而现代戏剧更注重的是以内心世界为依据的情感宣泄。

  “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罗怀臻说到,这把双刃剑主要带来了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最先进技术无度消耗人类千秋万载共享有的有限资源;二是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强盛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传送自身的精神文明,造成了文化的趋同化以及审美一致化。


罗怀臻生动讲解传统文化

  罗怀臻表示,“生命图谱无法重叠,”接受外来文化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消逝。他提出了对待地域文化的做法,“知识、文化、生命需要我们关注地域文化,感受当中的历史传统和集体生命气息,寻找文化的精神原乡。”

  谈及即将在南校区上演的琼剧《下南洋》,罗怀臻给予了高度评价,“《下南洋》是不可再遇的。张艺谋、陈凯歌的作品作用于人的感官,琼剧是作用于人的灵魂的,《下南洋》将带来的感动绝不亚于张艺谋、陈凯歌。”

今天琼剧“回家”了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张海国,作为一名忠实的琼剧爱好者,也亲临现场为在场学生讲解琼剧。他提出,琼剧与广东戏剧有着深厚渊源,是岭南四大剧种之一,此次来广外开讲座,琼剧是名副其实地“回家”了。同时,他还对琼剧及至传统戏剧在学生群体中被打入冷宫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张海国认为,当今学生接触太多西方文化,使学生在理念方面有所偏颇。在学习西方文化时应该有选择性,因为西方与中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两者存在地域性的差异。而中国戏曲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在实践中总结并提炼出来的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应该作为一种宝贵财富一代代传承下去。最后,他还强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应该成为每一位公民的共识。


张海国:琼剧“回家”了

近距离接触琼剧演出

  在提问环节中,广外学子竞相踊跃提问。而罗怀臻和张海国亦热心积极为广大学生释疑,向学生解释琼剧中戏剧美学的体现,并探讨了如何在学生群体中进行推广的问题。有学生问到是否会因第二天戏曲《下南洋》票源供给不足而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时,张海国表示,如果有必要会考虑加演,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现场上演琼剧“真人秀”

  最后,毕业于海南戏剧学院的两名演员表演著名琼剧《张文秀》片段以做示范。两名演员凭借出色的演唱以及真实的神态动作赢得了现场众多观众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