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我校MBA创新推出“知行周实践教学”模式

文字:MBA中心吴芝华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7-27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7月23日至25日,副校长董小麟和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孙建军率领26位MBA同学深入东莞企业开展知行周实践教学活动,并在东莞市以纯集团有限公司和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吴易明、主任助理马绍壮、办公室主任徐艺青,国际经贸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以及黄磊副教授参加了活动。活动得到我校董事会董事、校友会姚柏祥的支持。

  本次知行周活动主题为产业转型下的企业战略研究,共选取了4家知名的东莞民营企业:东莞市以纯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产学研基地: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活动旨在创新传统MBA教学模式,丰富学生企业实践经验,提高学生调研能力,凝聚MBA师生感情。

  东莞市以纯集团有限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服装批发到自主品牌与连锁经营的跨越式发展。该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近3万名员工,上缴国家税收近2亿元龙头企业。同学们参观了以纯公司的产品展览馆和工厂车间,包括缝纫车间、裁剪车间、熨烫车间、包装车间、洗涤部。然后,与企业创始人郭东林董事长就企业在战略转型与运作管理进行面对面交流。郭东林低调、务实、简单的领导风格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东林与学生交流

  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科技企业龙头企业。该企业在转型前先后生产过五金塑料和圣诞灯以及户外装饰灯。其灯饰曾经占全球份额的70%,但因为产品没有核心技术,利润越来越薄。企业如何转型?李旭亮董事长果断决定进军功率LED照明领域。经过6年的艰苦创业,勤上公司在技术创新、专利发明、销售渠道、资本运作和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中公布专利占行业总专利的45%。“把创新当发明做,把产品当体系做,把照明当艺术做”。李旭亮的这些理念能够让我们理解为什么勤上公司的LED产品能够在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印象刘三姐等等重要的项目上光彩四射。在李旭亮的精彩演讲和学生们的踊跃提问后,董小麟指出,企业管理的第一层面在于管理实践,第二层面在于文化营造,而勤上光电公司已经上升到管理哲学的高度了。

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当初由12人起家,现拥有8位博士后,300名博士,在技术方面领先,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易:是指做事简单;事:是指讲究实干,做实事追求实干精神;特:是指追求创新,具备特色。易事特的成功在于其拥有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公司采取一个技术带头人率领1博士,3硕士,10个本科的项目小组的方式。对于人才采取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造就“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企业文化。公司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员工,奖励只针对团队,以结果第一、团队第一、执行力最强、团队最强、留住员工最强的方式考核团队。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思模先生独特的军旅生涯和从善如流的个性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在场MBA师生。董小麟认为,易事特公司创新管理的突破在于敢于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而不是享受无限风光的优越。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何思模亲自带领调研团参观研发部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述峰先生是我校的杰出校友。刘述峰介绍了广东生益科技把道德、能力、责任作为衡量职业经理人的三项关键指标。企业重视过程控制,强调与合作伙伴的长远关系,追求个人目标与企业成长融为一体。作为典型的职业经理人,刘述峰特别强调职业经理人的道德修为和市场经济的力量。同学们被他的专业职业经理人的魅力所打动。董小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广东生益科技公司的管理者善于融贯东西方智慧,企业管理文化中既有传统的东方文化,也具有全球视野和意识。

刘述峰介绍企业概况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是东莞市人民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为了促进产学研合作,探索新型研究院的体制模式,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东莞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联合共建。刘国祥副院长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制造装备数字化工程研究中心、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激光工程中心、模具重点实验室等功能性的区域。

  董小麟、孙建军、陈万灵、吴易明、马绍壮和黄磊等老师先后采取提问、点评、分析和综述等方式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同学们也踊跃提问,积极跟企业家交流,受益匪浅。李晓军同学说,这次活动令自己为东莞企业的发展感到骄傲,为岭南商业文化的务实感到欣喜,同时体会到企业家精神的难能可贵。他希望学校继续坚持这种教学的新模式,并将其打造成为广外MBA新的亮点。张轶同学说,对于广外MBA同学来说:行万里路就是多实践书本上的理论,多调查研究企业问题。此次知行周活动提供深入企业与经验丰富的各级管理者交流的机会,是一次非常好的体验。四家企业的领军人物和老师们的现场点评给我们很多启示,这些启示无论对我们今后的学习还是工作,都将使我们受益良多。

  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孙建军表示,MBA教学必须不断贴近中国企业的实践,不断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如果总是在停留在书本和课堂,那么MBA教学将来会沦为“远程教学”。

  据悉,MBA教育中心将继续深化知行周实践教学活动,并在广东珠三角乃至海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MBA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广阔平台。

调研团合影